古代的狀元放到現在是不是大學生?

華娛周文王


可以負責任的說,大學生和古代的狀元壓根就不在一個等級之上,大學生絕對是比不了狀元的,別的不說就說說現在大學難考嗎?其實並不難,只要好好學習,基本都能考的上大學,當然一部分純粹不看書不學習的高中生除外。現在每年的大學生多如牛毛,在古時候狀元是這樣嗎?

古代狀元是科舉制度下的產物,相信大家都看過古裝劇,在古代考個秀才都不容易,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錄取率非常低,鄉試的時候,一個縣裡面也只有前三名能成秀才,現在高中的大學錄取率已經超過了百分之四十。在古代狀元是要經過層層選拔的,先是鄉試,然是會試,最後是殿試,過五關斬六將才能夠成為狀元。

還有一個關鍵的問題,古時候大考可不是每年都有的,三年一次,也就是說三年出一個狀元,這個狀元得打敗當時所有報考的讀書人,可能有人要說了,古時候讀書人不多,普通家庭都要務農不會去考試。其實恰恰相反,科舉考試是窮人改變命運的捷徑,因此無數人會拼了命的讀書,以此來改變現狀。

現在每年大學畢業生將近快有一千萬了,請注意是每年,而狀元三年就那一個,所以說通過以上數據我們可以得出,古代的狀元比現在大學生厲害了不知道多少倍。其實都不用看這些數據,現在大學生遍地都是,古代狀元可不是遍地都是,含金量自然不一樣。

如果非要說現在的大學生放到過去算什麼,我個人覺得可能是舉人和秀才之類的,看大學是什麼如果是非常好的大學那肯定就是個舉人了,如果是很差的大學估計就是個秀才之類的,其實古時候秀才之類的也不好考的。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六月,在這個熱情似火的季節裡,很多莘莘學子即將迎來人生第一次大考,十年寒窗苦,有人通過高考一朝改變命運,待到揭榜時各地便會湧現出文科、理科“狀元”。


同樣是“狀元”,如果古代的狀元放到現在應該是什麼學歷呢?



我們先看一組數據,中國的科舉制度實行千年,到了唐朝得以完善,自唐高祖至清光緒三十年最後一次科考,共1282年間,科考的榜數為745榜,共產生了592名狀元,加上其他短命政權的選考,中國歷史上可考的文武狀元為777人,幾年才出一個狀元,而現在的“狀元”年年有。


現在的大學每年的錄取人數都在幾百萬,這一數據表明現在的大學生跟古代的狀元根本不是一個等級。


古時候讀書人少,科舉考試也是不定期舉行,經過層層篩選以後真正能進到殿試選拔的前三甲,而第一甲第一名才是狀元,也就說這個成績是全國考試第一名,第二名為探花,第三名為榜眼。


古代的讀書名頭,先從童生開始,依次是童生、生員、舉人、貢士、進士;有點像我們現在的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碩士、博士,每一個階段都需要幾年時間苦讀進階。



古人想走科舉之路並不容易,先不說幾年一次的科考,就說從鄉試到殿試的層層選拔,有人從稚氣少年直到古稀老人也沒能打通進階之路,這讓我想起了魯迅筆下的孔乙己,他也是讀書之人,最後生活落魄。


古人剛開始入學是沒有學位的,初入學叫童生,相當於現在的小升初義務教育,童生學成後就要去縣裡參加秀才的晉級考試。


考過了就是秀才,相當於今天的高中生,秀才學成就去參加鄉試,考過了是舉人,這個學歷才相當於現在的大學生,但看古人的學識程度,古代的舉人放到現在也是985名校學霸。


鄉試過後就可以參加國家級的考試了,叫會試,考上了就成為貢士,考過了貢士才能參加由皇帝親自主考的殿試,由皇帝親自評出狀元、榜眼、探花。


明清時期的狀元地位特殊,新進狀元可享受六品的翰林院修撰。翰林素有“儲相”之名,因為這個職位較接近皇帝,升遷的機會也比同榜者快。


按照這個道理推算,古代的狀元是有可能直接入中央政治局的,最差也能做箇中科院院士,所以現在的大學生要想跟古代的狀元一論高低,那差的還真不是一點兩點。



我國古代的每一位狀元,基本上都是一位

書法大家,甚至還是詩詞界的大家,比如,唐朝張若虛、賀知章、柳公權等。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有書君祝願備考的每一位學子都能取得好成績。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現代的大學生較古代的狀元,完全不是一個等級。

狀元,這個中國科舉史上最耀眼的名銜,是眾多莘莘學子苦苦追尋的夢,它象徵著卓絕於世的才華,代表著平步青雲的仕途,引得多少英雄為其燃盡一生卻未必得償所願。古代的狀元,萬沒有現在的大學生那麼簡單。

大學生的產生大家瞭如指掌,這裡不再贅述,我們就說一說狀元是怎麼來的,其中差異大家相較便知。

古代讀書人,想要高中狀元,需要經歷層層選拔,從童生開始,分別要獲得童生、生員、舉人、貢士、進士這一系列成就,這一路過關斬將,任何一個門檻跨不過去,都無緣下一場文墨拼殺。

當你選擇了讀書這條路之後,首先要通過縣試、府試兩場考試,才能確定你“讀書人”的身份,無論年紀大小,都叫“童生”。拿下了童生,你才有資格參加院試,通過了院試的童生就升級為“生員”了,也就是俗稱的“秀才”,此時此刻,你才真正進入了士大夫階層,開始享受學習帶給你的政治優惠和實在福利。成為了生員,便拿到了參加鄉試的入場卷,經過鄉試的優中選優,脫穎而出的你成為了“舉人”,也就是所謂的被舉薦之人。此時你終於可以走出家鄉,來到天子腳下,參加由中央組織的會試,和全天下的才俊同臺競技,一番拼殺,你終於通過會試,成為了一名“貢生”。成為貢生,證明你已經是天下人才中的佼佼者了,如此卓絕的人才,當然要進貢給天子,參加天子主持的殿試。在天子大殿中從各個方面接受考察,最後躋身前十才有機會得到天子提點,高中“狀元”。

如此看來,如果非要把大學生和古代的學子做個比對,考上大學,只能證明你在局部地區的才學高於他人,那麼也頂多算是個舉人。古代科舉與現代社會不同,沒有那麼多學科分類,所以當你仰望本專業研究生考試前幾名的大神時,他們並不及古時的貢生,而後在你考博士時跪倒在第一名的成績單前時,他也並不及當年的狀元。所以千萬不要被高考時某某省狀元的宣傳誤導,考上大學照比當年的高中狀元,實在是相去甚遠。



國家人文歷史


不是。大學生比狀元差太遠了。

狀元是科舉考試中,“殿試”的第一名。殿試,是科舉的最後階段。

古代讀書,名頭從童生開始,依次是童生、生員、舉人、貢士、進士。

童生並非是孩童,而是經過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之後,才能取得的最初級的功名,或者說是文憑。

也就是說,啟蒙階段,按現在講叫義務教育,通過中考之後,才相當於童生。換句話說,童生相當於高中生。

生員就是俗稱的秀才。秀才不好當,通過童試,六等成績裡的第一等,才能當上秀才。他們參加的是院試,即相當於現在的高考。

之後,秀才會升為舉人,參加鄉試。大學生,僅相當於舉人。但是舉人這個階層也有不同,除了一般的舉人,還有能夠進入國子監讀書的監生、廕生、官生、貢生。這大概就相當於現在的雜牌大學和名牌大學。

當然了,大學生的地位遠不如舉人,但也這麼算了,就當是古代扶持高文化人群的政策吧。

舉人之後,是貢士。參加的考試叫會試,頭名稱為“會元”。貢士,應該相當於現在的碩士。

進士,也就是學科的最後最高的等級,相當於博士。狀元則是博士裡是第一名。

貢士和進士,其實更接近於現在的公務員考試,不過,難度要大太多。因此,也可以認為,他們就是文科裡的碩士和博士。

所以,大學生比起狀元,那還是有相當大的差距。畢竟,大學生這玩意滿地都是,但是全國範圍的考試,能考到博士第一名,這就太不容易了。


純鈞LHGR


先不說狀元,就古代的舉人,學識差不多就與現在清華的優秀博士等量齊觀了,一般的還比不上古代的舉人,舉人上面才是進士、榜眼和探花,也就是狀元了。因此說,古代的狀元放到現在肯定不是大學生,而是大學生的老師,甚至是研究生的老師――碩導博導!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就說箇中舉最有名的人,魯迅筆下的范進,其實舉人已經不是誰想考就考取得了,前面已經說了,這句人已經堪比重點985院校的優秀博士了。

沒有特殊情況,巨人沒三年開考一次,這比年年開考的高考已經是拔高了不少的難度了,每年一個省也就一二百人的規模,算二十個省大約也就是三四千人的樣子,這三四千人裡面,大約有一千人左右會被錄取,大概就是三四個取一個。

需要注意的是,這是全國的錄取人數和比例,而且是三年才取千人的規模。

而清華大學每年的招生規模,在七千人左右,人們都說清華、北大難考取,但從這裡就可以直觀的看出來舉人的考中更是難上加難!

范進可是考了60年才考中了一個舉人,當時在鄉里就牛氣的不得了了,范進的牛氣不顯露於他本人,主要在於鄉鄰四舍以及他的老丈人對於他態度的轉變。

人們只知道進士能做官,其實這舉人已經算是進入體制了,當官可做縣太爺,讀書可保一世無愁,總而言之,算是鯉魚條進了龍門,化身為龍了!

因此,古代的狀元放到現在肯定不是大學生,稍加努力,個頂個都是國學大師,大學問家,百家講壇請過去這些古代的狀元,就不是現在的局面了!


歷史三日談


這也太小看狀元了,現在大街上一板磚拍死的都是大學生,在古代一板磚只能拍死自己。


我們先統計一下古代狀元數據。從隋朝開始算起,古代科考制度持續了有一千三百多年。而在這一千三百多年裡,總計可考究的狀元也才777位,一年一個都沒有。

再看看現在,大學生?一年幾百萬的產量總有吧?就算是博士生博士後,年年都有人考上,也年年都有人畢業。這個產量和古代狀元相比,那可就太高了。

我們再看一看古代的科舉制度。初入學沒有學位的,叫做童生。童生學成後去參加縣級考試,考過了就是秀才。秀才可以考鄉試,是省級考試,考上了就是舉人。鄉試過後是國家級的會試,考上者為貢士。終極考試就是皇帝主考的殿試,在這裡會誕生狀元,榜眼,探花。

而在明、清時期的殿試,會分為三甲,第一甲三名:第一名為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都是進士及第;第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張掛黃榜公佈,俗稱為“金榜題名”。

經過重重選拔的狀元都很厲害嗎?其實並非如此。

古代考試主要考文化,能考中的大多比較會寫文章,對經書有所鑽研。在走上仕途後,或鑽研官場。並不求有所作為的,或遊山玩水,寫一些文人雅士的文章。還有一些甚至窮困潦倒到喝酒都沒錢,唐朝的狀元盧文煥就是如此。

但是話說回來,現代大學生在古代是什麼水平呢?大概就是舉人貢士這一級吧。而古代狀元的水平是在研究生和博士之間!


史之策


按古代科舉制度,初入學無學位的學生叫童生。童生參加鄉一級的考試,考取了的叫秀才。秀才參加省一級的考試(會試),考取了的叫舉人,會試第一名叫解元。全國最高級的考試,在京城貢院考,叫殿試。只有舉人學位的才能報考,考取了的叫進士。進士的第一名叫狀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考取了進士的,通常會留在京城,等待朝廷委任官職或候補官職。

科舉制有學籍管理及學位等級制度。朝廷最高教育管理官員是大司空、司空、國子監祭酒等。各道各省,各州各縣也有專職司衙。考試須逐級考。童生只能參加鄉試,秀才只能參加會試,進士才能參加殿試。不能越級參加考試。因特殊原因,被褫革了功名學位的,也嚴禁參加考試。如明代唐寅會試考了舉人第一名,自稱“南京解元“。後因牽涉科場舞弊案,被褫奪了功名,被省教育廳除名了學籍,終生不得參加考試。

舊時的考試名為科舉,是國家擢用人才的一個渠道。但是,走科舉做官的道路十分艱難。據統計,從隋朝開科取士,到清末民初廢科舉,1600年內,因進士做到省州級以上官員的,不足5百人。朝廷官員依然是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科舉考試其實是個偉大的騙局,唐太宗李世民不無得意地說:天下英雄盡入我轂中。

這種科舉制度,與現在的教育考試製度,迥然不同,不可同日而語。但在學歷學位上,似可作個對比。古代的舉人,可比作大學本科畢業生。進士可比作博士畢業生。翰林院學士可比作兩院院士。


華中小隱


古代狀元可以差不多現在全國博士後考試(假如有集中考試的話)第一名,大學生最多是個舉人或者說貢士的級別。

我們看一看一段史料:


看完,你是不是要嚇死了,中國科舉制度1300多年裡,總計可考的狀元才777位。而大學生一年就幾百萬。

別說博士,比我們現在博士後還少吧?博士後年年都有人能考,並且考上,狀元可是幾年全國才出一位。這真的就讀書而言,是精英中的精英,層層選拔之後,拋開權勢影響,還得派人到家鄉秘密的查找風水,看祖墳是不是有這個風水,冒不冒這個青煙,真是比登天還難。你拿來和大學生比,我雖然是大學生,但我可不敢比啊,我頂多不過是個普普通通的貢士級別,不過這也不錯,在古代也有一些特權了,也有一定的社會地位,不像現在大學生滿大街走,我都不好意思說自己上過個大學了。

狀元也未必有大成就

但有個有趣的現象,儘管我古代社會出了七百多位狀元,這些狀元都是因為寫文章,讀解經典而高中,但真正在文化藝術上,以及仕途上有成就的似乎並沒有太多。我們知道的也就楊慎、柳公權、文天祥這麼寥寥幾位,很多人都讀書讀成書呆子,或者高中後,心思都在官場鑽營上了,根本沒有作為,還有一些甚至窮困潦倒到喝酒都沒錢,唐朝的盧文煥狀元就是如此。


有一點得承認的是,中了狀元還是非常非常榮耀的,一方水土都會因此感到無比榮耀,家族裡更覺得是可以橫著走了,民間更是會不斷的流傳關於這位狀元的傳說,而我們這些大學生呢,即使你是市裡省裡第一名也恐怕沒有這待遇吧?因為雖然少,但全國一看還是一批的。


現在的大學生,做不了古代的狀元,可以做三百六十行的狀元

以前的狀元,一般註定要踏入仕途,沒什麼選擇,但是官場險惡,勾心鬥角,一不小心就被玩死。我們現在雖然大學生多,但機會也多,選擇也多,一不小心就搞的風生水起,逍遙自在你。所以,不要羨慕古代狀元,反倒是可以好好的把握我們自己的機會,投身三百六十行,甚至三千六百行,三萬六千行,三十六萬行,行行都可以出狀元的,這個才真正牛呢。


我是文藝的,也是犀利的,請關注我“李藝泓萬川之月”


盛唐豪歌李藝泓


古代的狀元不能和現在的大學生比,因為現代教育體系與古代完全不同。之所以有人拿現代教育體制去比,完全是不瞭解的緣故。

無獨有偶,辛亥革命初始,許多地方自治政府都有拿秀才、舉人和進士去命名現代教育體制下的學生。比如那時的小學畢業生被稱之為為秀才,中學畢業生被稱之為為舉人,大學畢業生被稱之為進士等。那時許多教育官員都是前清的官吏,對於現代教育也完全不瞭解,為了推廣現代教育,不得不迎合普通百姓的理解能力,就簡單粗暴地對應類比了。

現在也是這樣,我們中的大部分人都不瞭解科舉制度下的考試內容和考生的實際能力,只是猜測他們的水平一般都很高,不是今天普通大學生能比的。其實也沒有什麼,科舉制度下的考生在國學和古典文化方面的水平肯定很高,但不全面,放在今天就是嚴重偏科一類的。

拿秀才舉例。秀才的童子試考四書五經、詩詞歌賦和八股文寫作。這些內容在今天的學科劃分裡大致相當於古代漢語及寫作、先秦哲學、唐宋詩詞和儒學經典等內容。

如果要在今天的學生裡找對應關係,秀才考試涉及到的古代漢語和唐宋詩詞部分大致相當於大學中文系本科畢業生的程度。先秦哲學和儒學經典部分大致相當於中國古代哲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生的程度。但今天大學中文系畢業生和中國古代哲學碩士畢業生所掌握的整體知識體系是古代的秀才遠遠不及的。

至於舉人和貢士,包括狀元,他們在考試中所涉及的中國古典的文史哲知識放在今天應該是那種學有專長、國學造詣很高的專家型人才才能與之比較,屬於比較稀少的人才。

這並不是說古代科舉制度下的士子比現在的學生水平更高。相反,我們該慶幸中國及時廢止了科舉考試實行了現代教育制度。

還是拿秀才舉例。雖然秀才的文學水平要比現在大多數本科畢業生要高,但要論知識面和技能則遠不如今天的大學生。今天我們如果在大街上碰到一個從清朝穿越過來的秀才,你一定會被他那種除了之乎者也之外啥都不明白的冬烘先生的做派而笑掉大牙。

古代的科舉考試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為官場選拔官員。而一個社會要正常運行,公務員以外還需要教師、工程師、律師、醫生、記者、經濟學家、哲學家、科學家、飛行員、航海家、設計師、藝術家等等各種類型的人才。所以科舉考試那種單一專業選拔人才的方式是肯定不適宜的。

我們今天的社會瀰漫著一種濃厚的厚古薄今情結,什麼都是古代好,什麼都是過去好。80年代的中專生比現在的博士都厲害,於是前清的秀才可以直接去北大當教授了。

可真實的情況不是這樣。我本人經歷過80年代的高等教育,對當下的大學也有一定的瞭解,我負責任地說,今天的高等教育比80年代進步太大了。那個時候,中國的教育非常落後,高校的教師以今天的標準來看基本不合格。可是現在大不同了,中國經過30年的追趕,與世界發達國家的差距已經很小了。

所以,我們今天完全沒有必要妄自菲薄。用厚古薄今的心態看問題是有害的。

古代的狀元的學問固然很大,秀才、舉人和進士要想考上的確也不容易。但那是教育不發達的結果。如果你想穿越到清朝考秀才,以今天衡水中學和新東方這種培訓能力,一點都不難。


國史館


狀元,本來是指科舉考試中殿試考取一甲第一名的人,但現在也比喻在本領域中成績最好的人。在高考中獲得本省第一名的考生,經常會被人們稱為“高考狀元”,於是就有人將大學生和狀元進行對比,甚至有人認為大學生已經相當於古代的“進士”了,這其實都是不對的,高考狀元其實說的是高考的第一名,這裡的“狀元”和水泥工行業的“技能比賽第一名”意思是一樣的。

那麼,古代的狀元到底是什麼學歷呢?現在的大學生相當於古代的哪級讀書人呢?

1、古代科舉考試的各等級錄取者:

科舉制度從隋朝開始,清朝結束,最完善的是在明朝時期,是以本文都會按明朝的科舉制度作為例子。

參加科舉考試的各級讀書人依次是:

識字者-童生-秀才(生員)-舉人(孝廉)-進士

明代的科舉制度規定,一般的讀書人必須經過縣試和府試才能成為童生,而童生在院試中被錄取者稱為生員或秀才,生員經過鄉試被錄取者稱為舉人,舉人參加會試被錄取者稱為貢士,最後通過殿試確定進士的名次。

2、各級考試的第一名:

在各級考試中,院試的第一名稱為案首,鄉試的第一名稱為解元,會試的第一名稱為會元,殿試的第一名稱為狀元。

各級考試的第一名都是不容易的,尤其是狀元,全國考試就那麼一個,但是中國歷史上不乏創造奇蹟者,居然還有17人“連中三元”,連中三元指的是一個考生在鄉試、會試、殿試都獲得第一名,北宋名相王曾就是三元及第者。

但還有比連中三元更奇蹟的,是“連中六元”,明初的黃觀和清朝的錢棨都在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都獲得第一名,是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兩位“六元狀元”。

3、哪級考級錄取者可以做官?

科舉考試是中國古代重要的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只有通過鄉試被錄取的舉人才具備入仕資格。舉人本來是指被推舉之人材,隋唐宋時,也指被地方推舉而赴京應試者,明清則指稱鄉試錄取者。

在各級錄取者中,秀才是一種身份,是進入士大夫階層的最低門坎,“功名”在身,受到尊重,也有各種特權,例如免除差徭,見知縣不跪,知縣不可隨意用刑等。而舉人則是有了當官的資格,比如可以當學官或知縣,當然也不一定能當官。至於進士身份,那肯定可以當官了,而且是全國統一分配的官員。

明朝的進士多入為翰林官,一甲第一名為狀元,授修撰,大約是從六品官位,一甲第二、三名分別為榜眼、探花,授編修,正七品官位,而二、三甲可選為庶吉士,或授給事中、主事、中書舍人、行人、太常博士、國子博士等官,或授地方府推官、府同知、縣令、縣丞等官,大約是正七品到從正八品之間的官位。

4、現在的大學生相當於科舉考試哪級讀書人?

這個問題就比較尷尬了,真實情況會讓很多朋友不高興,正如上文提到了,古代的舉人已經具備了當官的基本資格,而進士是鐵定當官了,最低是正八品官員,如果按照今天的情況來說,舉人至少可以出任副科長或副主任科員,也就是相當於副鎮長或縣級副局長了。

而當代的本科大學生畢業生如要從政,還必須通過國考或省考,被錄取後從最底層的行政級別開始,碩士研究生畢業的好點,能考取副主任科員的崗位,按照這樣的對比,碩士畢業生只能相當於秀才,其參加的國考或省考相當於鄉試,而本科大學畢業生也就相當於童生,碩士研究生考試相當於院試,也就是說:

高考只是相當於科舉考試中第二極的府試而已,大學生就是科舉考試最低級別的童生身份。

5、狀元相當於哪級學歷?

明清時期,每三年才舉辦一次會試,也就是說,每三年才出一個狀元,在一千多年科舉考試中,出現了數百萬舉人和十多萬進士,但正式狀元只有592人,算上短命政權及武狀元,也才777人,這個數字比各朝代一品官職的人數都要少。

能考上狀元者,當然都不是泛泛之輩,其中就有王維、郭子儀、房玄齡、柳公權、文天祥、楊慎、翁同龢等各代重要人物,他們的學術水平至少相當於當時的博士生導師,甚至院士水平。

通過以上5個小問題,相信已經解答了大家的疑問,也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更多精彩,敬請關注:六甲番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