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行天下」酒为什么有“药性”?

在白酒酿造中,有“无药不成曲”的神秘说法,即在制作酒曲的过程中,添加几十甚至上百种配伍精良的本草。《峒溪纤志》记载:“以米杂草子为之,以火酿成”,此处的“杂草”即指草药,亦是最早“百草入曲”的雏形;酿酒时掺入一些中草药,在调节酒的风味同时,这些中草药在参与发酵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生物活性成分,是以“曲有用药者,所以治疾也”。

基于以上两点,为白酒在中国古代被誉为“百药之长”的名誉夯实了基础,而提到白酒与健康的关系,不得不提到的就是药曲,它不仅承载了中国白酒的传统工艺,更体现了“酒行药势”和“药食同源”双重医药价值。

草药入曲,为何历久弥新?

关注中国传统白酒酿造史,不难发现,以中草药入曲古已有之,据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出土的帛书《杂疗方》记载可见,西汉初年,先人就有酿酒加入药材的工艺。元宋伯仁在《酒小史》中明确记录了“汉武百味旨酒”,所谓“百味旨酒”就是指上百种本草连同粮食、酒曲酿成的酒。上古时期从中原迁徙到贵州的水族,至今传承着采药制曲的传统,几味主要的草药更是被编进“敬酒歌”中永世传唱。

很多酒曲的制作,所添加本草都经过严格配伍。

北宋时期重要的酿酒专著《北山酒经》,详细总结了酿酒制曲工艺的理论与实践。该书把酒曲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罨曲,其中包括顿递祠祭曲、香泉曲、香桂曲、杏仁曲等4种;第二类为风曲,包括瑶泉曲、金波曲、滑台曲、豆花曲等4种;第三类为䤖曲,包括玉友曲、白醪曲、小酒曲、真一曲、莲子曲等5种。共计13种。对每一种酒曲都详细介绍了制作方法、过程及注意事项。特别是对于配方、用料、用量、用法所述甚样。如总论中概述:“凡法,曲于六月三伏中踏造。先造峭汁。每瓮用甜水三石五斗,苍耳一百斤,蛇麻,辣蓼各二十斤,剉碎、烂捣入瓮内。同煎五七日,天阴至十日。”此书所记录的13种药曲进一步证明了中国古代“无药不成曲”的历史实践。

古人在酿酒的过程中,以中药入曲,经过发酵,将中药精华融合,去掉了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保留了对人体有益的成分,以达到一种平衡、协调,既改善了酒曲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增加了酒中的呈香呈味物质,提高了酿酒质量,更增加了白酒的健康因素。


「酒行天下」酒为什么有“药性”?

若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新朋友】请点击标题下方“酒行天下”关注!【老朋友】请点击右上角,转发或分享本文内容!【关于酒行天下】最全面的红酒白酒文化知识,与您一起探讨酒文化,一起在酒的世界里享受那份自在和逍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