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臨帖總臨不像

任何人學另一人的筆跡,都不能完全像,如果學了就像,還都無法辨別,那麼簽字在法律上就失效了。所以王獻之的字不能十分像王羲之,米友仁的字不能十分像米芾。蘇轍的字不能十分像蘇軾,蔡卞的字不能十分像蔡京。


為什麼有人臨帖總臨不像

歐陽詢


為什麼有人臨帖總臨不像

歐陽通

所謂“雖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曹丕語),指的是即使父親兄弟(指長輩)有這種氣質,也不一定能遺傳到下一代的身上。說明每個人的書法都具有鮮明的創作個性,而這種個性只能為個人所獨有,何況時間地點相隔很遠,未曾見過面的古人呢?臨學是吸取方法,而不是為造假帖。學習求“似”,方法才“準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