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至此,病毒之凶攜傲慢偏見之害為禍全球

此次疫情的兇猛,現在全球蔓延勢頭不減,讓我們見證了很多歷史,若探究何以至此,雖有病毒的威猛,但也比不上傲慢和偏見對此次疫情擴展的推波助瀾。

疫情至此,病毒之兇攜傲慢偏見之害為禍全球


傲慢和偏見,很多時候會矇蔽雙眼,致使認知不全,常鬧出啼笑皆非的笑話。就像乾隆皇帝在接見當時英國使團,因為人家不願行跪拜之禮,就說腿會打彎膝蓋沒膝蓋,於是乾隆就信了,還一直在思索為啥人家沒有膝蓋。

對不瞭解不熟悉的事物要麼恐懼,要麼傲慢,也算是人類的通病。先說說國內,從第一例到大爆發,該怎麼處置,要付出什麼代價處置,就算現在,怕是還有爭論,而病毒傳播不等人,須臾之間,已經超出了以往的認知,審視當初,對病毒和疫情的認知是有偏見的,普遍反思下,對這種陌生的東西應對,怎麼才會做的好?是動員體制有問題?還是國民素質有問題?還是科學技術有問題?還是中醫西醫有問題?

不過很快,劇本在海外重演了無數遍。,我們當初做的並沒有太出彩的,而海外做的也是半斤八兩,甚至在我們給了那麼多標準答案的情況下,也做的差。我們輿論泛起了抄作業的聲音,這倒又是另一種偏見了。

其實細想來,疫情國內爆發原因,傲慢和偏見少不了。海外爆發,又何嘗不是傲慢和偏見所致?一個十幾億人口的第三世界國家,當初鋪天蓋地說吃蝙蝠導致的病毒,加上疫情應對初期的各種論調,除了流行病學界的專業人士,哪個人會把這病毒當回事?誰會把遠在幾千裡之外的一場流行病當回事。非洲的埃博拉,北美的禽流感,歐洲的瘋牛病....我們電視上看一下,除了學點名詞,該幹啥幹啥。

而咱們倉促之間緊急動員隔離,也付出巨大的代價。但這些別人的經驗,通常會成為小馬過河當中的牛和松鼠的經驗。幾番回合下來,大家都成了小馬過河當中的那個小馬,自己試了試水,知道了深淺,也開始應對了,而這時的偏見又從海外轉移到了國內,總覺得對方應付不了。


疫情至此,病毒之兇攜傲慢偏見之害為禍全球


從遠古時代一路走來,各種文明都有其生存之道。生存的威脅之下,通常會打破常規,傲慢和偏見都讓我們付出了代價。在挫折中成長起來,總結起來,也算是對因此逝去的人們的一種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