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鄉鎮:因黃酒出名,被譽為“陝西藤編之鄉”——南鄭區黃官鎮

在陝西省漢中市,有這樣一個鎮,它因為黃酒而出名,同時又因為藤編技藝的傳承而被譽為“陝西藤編之鄉”,大家先猜一猜是哪一個呢?

中國鄉鎮:因黃酒出名,被譽為“陝西藤編之鄉”——南鄭區黃官鎮

黃官鎮界牌

這就是位於陝南的黃官鎮,隸屬於陝西省漢中市,它位於縣境西南部,地處濂水河上游,東接青樹鎮,南鄰紅廟鎮,北與濂水鎮毗鄰,西北與黎坪鎮、四川桃源鎮交界。地域面積41.95平方公里,屬淺山丘陵區,地勢西南高、東北地,主要山脈有老龍池山、後河秦巴山。河流屬漢江、嘉陵江水系,流入漢江的有濂水河、漾家河,過境段為12.5公里和18.6公里;流入嘉陵江的焦家河境內長12.5公里。海拔最高點在假果山為2140米,最低點在濂水河出境處為560米。(資料來源於南鄭區政府網站)

中國鄉鎮:因黃酒出名,被譽為“陝西藤編之鄉”——南鄭區黃官鎮

黃官鎮又名黃官嶺、嶺鎮,清代為褒城縣黃官巡檢司駐地,民國初年在此設有縣佐,分理褒城南山事務,民國25年(1936年)後,黃官鎮為褒城縣第三區公所,黃官鎮聯保處(鎮公所)駐地。

1949年12月,褒城縣解放。

1961年為黃官公社、塘口公社、廟壩公社,1984年改黃官鎮、塘口鄉、廟壩鄉。

1996年,漢中市撤區並鄉,原黃官鎮、水井鄉和高石鄉組建成新的黃官鎮,鎮政府駐地嶺鎮村,轄河坎、嶺鎮、青龍、武營、寶鼎、定金、水井、朝陽、雙喜、桂花樹、五豐、長嶺、潮水、莊子、李家嘴、高石坎、觀音溝、何家溝18個行政村;

2001年,撤銷廟壩鄉併入塘口鄉。緊接著,撤銷了塘口鄉併入黃官鎮,並將原屬魏家橋鄉的店子、雲河、梨樹、乾溝、紙坊5個村劃歸黃官鎮管轄。如今的黃官鎮轄30個村、1個居委會、274個村民小組。 總人口21467人,其中農業人口19749人,總面積265.8平方公里。(資料來源於南鄭縣誌、陝西省撤鄉相關文件等)

中國鄉鎮:因黃酒出名,被譽為“陝西藤編之鄉”——南鄭區黃官鎮

黃官鎮

成書於清朝康熙年間的《漢南郡志》中記載:明清時,褒城縣(於1958年撤縣)境內其主要道路:以縣城為中心……南過長林集(今勉縣長林鎮),渡漢江,越梁山,至高臺寺(今高臺鎮)、協稅集(今協稅鎮協稅村)、黃官嶺(今黃官鎮)、濂水等處。黃官以南,路通四川南江、巴州、廣元,跬步皆山,路徑崎嶇。在黃官設巡檢與把總(武裝力量)駐防。又經黃官,走鋼廠、西流河等,通寧羌(今寧強縣)、廣元等地……在鋼廠也設守備,以防(賊寇與匪盜)擾襲。

中國鄉鎮:因黃酒出名,被譽為“陝西藤編之鄉”——南鄭區黃官鎮

黃官集鎮一角

黃官鎮歷史悠久,古鎮形成歷史可追朔到千年以前。北宋時代,鎮西上馬石有一黃姓天官傳說稱之為“黃天官”,為朝庭一品文職,極幹練有為,忠心不二,穩保趙氏宋王朝政權。北宋時,因開國皇帝趙匡胤是篡奪後周政權而建立宋王朝。因此,中央不設宰相一職,大權集皇帝一人,因此“天官”一職是文職的最高級別。黃官鎮建有“南華宮”“南清宮”等天宮居所,至今仍有遺址考證。可見黃官地名由此而來。相傳北宋未年,造反義軍來到黃官,為了破除掉“黃天官”老屋的風水脈氣,便將老屋後一山埡斬斷,至今此山仍叫斬龍埡。

根據資料考證,黃官集鎮大約形成於民國初期,地處三黃(三門子-黃官)、青黃(青樹-黃官)、黃塘(黃官-塘口)公路交匯處,為漢中通往四川的又一條要道,商業比較繁榮。民國37一38年《1948一1949) ,鎮上有各類店鋪 70餘家。解放後,為西南山區重要的山貨土特產集散地。天天逢集〈舊時為農曆單日逢集,現在的青樹鎮便是如此)。正街、閱樓壩、賣樑子、模街子、蘇家坡等主要街道分別開設離蛋、柴草、竹木器和木材專集 ;街區東部又新壁肉食、糧油、薦菜等農貿市場一處。黃官集鎮早期的街道比較狹窄,數量也較少,建築多以土木結構為主,下層經營工商業、小手業,上層為居住使用。街區依地勢而建,呈“T”字型佈局,為當時縣境西南部農副產品交易市場。

中國鄉鎮:因黃酒出名,被譽為“陝西藤編之鄉”——南鄭區黃官鎮

黃官集鎮老街一角

如今青黎公路(青樹—黎坪)過境黃官,使得黃官集鎮更為繁榮,曾經的單日逢集也改為了每日逢集,趕集的時候熱鬧非凡,在黃官集鎮上,藤編不可或缺,由於黃官鎮地理位置西接秦嶺、南臨巴山,野生青藤資源甚多藤編歷史悠久,被譽為陝西的“ 藤編之鄉 ”,而地處黃官鎮山區的水井村則被譽為“藤編上的村莊”,漢中的藤編歷史悠久,這一地方物產不僅是一種很好的生活用具,而且還是一種奇特的生產乃至戰爭器材。《三國志》有關於“藤甲軍”的記載,所謂“藤甲”即用藤條編織的戰衣,“渡江不沉,經水不溼,刀箭皆不能入”。往昔邊境的明光、界頭、古永一帶的許多道路逢江遇河之外,均沿用古代的藤橋。這種以藤條牽引編制的便橋狀如網槽,風雨飄搖而歷久不朽,人行其上,晃晃悠悠,坐橋似的。也許是因為藤條在漢中的大量利用,古代漢中的地名用字也以“藤越”、“藤川”等較為多見,並有因“盛產藤條得名”的記載,那“藤”字直到明末清初才雅化並規範為“騰”。

中國鄉鎮:因黃酒出名,被譽為“陝西藤編之鄉”——南鄭區黃官鎮

黃官鎮藤編

很久以前,水井村家家戶戶多少都會有些藤編手藝,但隨著光陰的變遷和生活需求的改變,人們慢慢放下了這門手藝。後來在黃官鎮一些老藝人的堅守下,黃官藤編又開始迎來了自己的春天,如今,黃官鎮的以黃官藤編為代表的“漢中藤編技藝”被評選為“陝西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黃官鎮水井村也被譽為“陝西藤編之鄉”。

中國鄉鎮:因黃酒出名,被譽為“陝西藤編之鄉”——南鄭區黃官鎮

黃官黃酒(現在改為黃關黃酒,是陝西省著名商標)

在陝南,至少在漢中,有兩種黃酒可謂人盡皆知,一個是洋縣的謝村黃酒,另一個就是南鄭黃官的黃官黃酒,以前家裡辦事、坐席,沒有不用到的,2017年8月4日,在西安曲江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幕的絲綢之旅國際旅遊博覽會上,黃官黃酒作為漢中旅遊特色產品與海內外各地參展產品一起展現給眾人,黃官黃酒優美瓶型、獨到口感引來各地參展遊客駐足品嚐,好評一片。

中國鄉鎮:因黃酒出名,被譽為“陝西藤編之鄉”——南鄭區黃官鎮

另外,黃官鹽菜黃官的鹽菜在漢中可是一絕。有句俗話說,“巴山姑娘怪,出嫁要鹽菜;嫁妝沒鹽菜,往後頭難抬”。這首民謠裡說的鹽菜,就是黃官鎮的一大特色品牌——黃官鹽菜。

黃官鹽菜的製作工藝由來以久,其風味獨特,南、北口感都能適宜,在上千年的歷史進程中,逐步工藝改進,吸納南北風味,其口感近似川味,而淡於川味,具有代表性的巴蜀風味。黃官鹽菜以各種野生、新鮮蔬菜為原料如野生椿芽,魚腥草、野蔥、青菜、捲心菜,豇豆、洋芋、苦瓜、蘿蔔、青辣椒、豆角等,配以佐料、自然晾曬及多年實操經驗,加工而成。打開黃官鹽菜壇蓋一股濃濃的香味撲鼻而來,真是應了那句“開壇香十里,嘗過永留味”的古話。

中國鄉鎮:因黃酒出名,被譽為“陝西藤編之鄉”——南鄭區黃官鎮

黃官鹽菜的發明,主要來源於歷史上的大移民。黃官鎮居民之先祖多為明代及清代初葉移民,加工鹽菜是為解決冬季菜食缺少之困難,在夏,秋季加工鹽制,儲存冬季食用。在當時,農家加工鹽菜已成為風尚,而且互相比看誰家的鹽菜更香,更可口,為了顯示主婦的能幹,在女兒出嫁時,要陪嫁一箱鹽菜。新郎、新娘夜晚在洞房吃合食必有鹽菜,新婚次日早飯,用陪嫁鹽菜招待鄰里親朋,也包括新娘的孃家人,當地稱為“擺茶”,黃官鹽菜在近百年來一直作為禮品,敬奉親朋、上司,得到了社會廣泛的讚譽。

黃官鹽菜可對各種野生、新鮮蔬菜都可加工,如野生椿芽,魚腥草、野蔥、青菜、捲心菜,豇豆、洋芋、苦瓜、羅卜、青辣椒、豆角等,加工工藝原理基本一致,不同的鮮菜加工程序不一樣,配之佐料也不一樣,採用自然曬乾。因為這樣,幹掉水份,但原汁與營養都還保留在鹽菜裡。加鹽根據不同品種,分殺青、和醃製兩次,既靠鹽醃製保質,又要適當,不能太鹹,撐握好各種要令,各類鮮菜加工的鹽菜均香味醇厚。可燒、蒸、作湯或直接食用。

鹽菜製作有長短之分,長鹽菜不用刀切,保留蔬菜原樣,如椿芽、青菜、豇豆用棕葉綁成小把,再用準備好的幹荷葉包起來,再入壇儲存一個月後,開壇香味四溢,吃時滋味別來。

中國鄉鎮:因黃酒出名,被譽為“陝西藤編之鄉”——南鄭區黃官鎮

黃官鎮龍池景色

黃官鎮的龍池是境內較好的景點之一,龍池位於黃官鎮西南部、米倉山北麓,南與四川省南江縣光霧山旅遊風景區接壤,西北與黎坪國家森林公園相連。該區域在撤區並鄉前屬廟壩鄉,面積66平方公里,森林面積5萬畝,是我省少有的一片原生態稀缺自然美景資源。黃官鎮的龍池據傳說是清乾隆皇帝曾從此路過,並在距湖1公里處親手種下三棵銀杏,至今已是參天大樹,後人為作紀念,才將這個天然湖命名為龍池,並在銀杏樹南面建廟立碑以作紀念。

中國鄉鎮:因黃酒出名,被譽為“陝西藤編之鄉”——南鄭區黃官鎮

黃官鎮龍池景色

今日的黃官集鎮已經擴展為包括老街在內的新街街道和水井新村街道等7條,並且全部硬化亮化,新建供水站、垃圾填埋場,有綜合農貿市場1個,集鎮規劃面積5平方公里,已建成區域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200人,日客流量1萬餘人,醫院、學校、銀行等服務設施齊全,從漢中到黃官的班車也是附近幾個鎮裡班次比較密集的,交通極為便利。 黃官鎮成為了南鄭區西南片經濟和文化的集市貿易中心,也是陝南地區竹、木、棕、藤、草及其他它農產的加工銷售的重要集散地,主要經濟作物有烤煙、茶葉、蠶桑、青藤、油茶、中藥材等。黃官藤編、黃酒、醃菜是黃官的特有產品,在市場中具有較高的知名度,成為全鎮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

中國鄉鎮:因黃酒出名,被譽為“陝西藤編之鄉”——南鄭區黃官鎮

黃官老街,後面是新建的房子

古老的集鎮的變遷,就是一部部活歷史,在黃官老街上,還有很多的舊房子,它們都是這個集鎮興衰的見證者,然而對於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來說,希望老街拆掉,建起好房子,改善居住條件,集鎮對於這些老建築沒有多少的保護權,一年年,他們都在不斷地減少,但同時,街道也在一天天擴寬亮化,變得更加美麗,這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中國鄉鎮:因黃酒出名,被譽為“陝西藤編之鄉”——南鄭區黃官鎮

黃官鎮集市一角

希望黃官鎮越來越好,為政者能多多為這個古老的集鎮作出應有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