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曉嵐在信中放了一把鹽和一把茶,乾隆大怒你告密,隨後丟官罷爵

話說紀曉嵐作為清朝的一名才子,也深受乾隆皇帝的厚愛。我們都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既然紀曉嵐是個才子,那麼他也喜歡跟文人打交道,這樣才有共同語言。這不,連自己女兒的對象,都要找才華出眾的。

紀曉嵐的長女嫁給了一位才子,叫盧蔭文。此人很早就考取了進士,但他後來並不願意為官,而是隱居山林去了。不過盧蔭文的爺爺,名叫盧見曾,卻是朝廷中的大員,擔任兩淮鹽運使一職,是個肥差,油水不少。盧見曾早年為官的時候,還是做了點事情的,並沒有嚴重的貪汙腐敗行為,所以受到朝廷重用,一路提拔。只是自從擔任兩淮鹽運使之後,朝廷的不良風氣又漸漸嚴重。盧見曾也就染上了貪腐行為。不過他還比較幸運,直到退休了,也沒被朝廷查出。

紀曉嵐在信中放了一把鹽和一把茶,乾隆大怒你告密,隨後丟官罷爵

但是乾隆皇帝在發現鹽務問題出現一千萬兩白銀虧空後,當即派人嚴厲查處起了涉及了此事。在這個過程中得知乾隆皇帝命令的紀曉嵐暗中通知了他涉及到此案的親家盧見曾,而據聞紀曉嵐通知他親家的方法是在一個紙質信封裡放入一把鹽和一把茶葉 。

紀曉嵐在信中放了一把鹽和一把茶,乾隆大怒你告密,隨後丟官罷爵

當時收到信封的盧見曾對信封裡面的兩件東西是很蒙圈的,但是後來在他的兒女們的提醒下,他才發現了紀曉嵐所要表露的意思。原來紀曉嵐裝一把鹽和一把茶的意思是:嚴查(鹽茶)、查鹽(茶鹽)。如果是沒接觸過這些事情的人可能會對紀曉嵐的提示無動於衷,但是盧見曾不同, 他曾經掌管著鹽務大權,還因此收穫到了不少的好處,對這些事情自然是非常敏感的。在知道紀曉嵐的意思後,他馬上讓家人把家中的金銀財寶隱藏、轉移到了別處。

紀曉嵐在信中放了一把鹽和一把茶,乾隆大怒你告密,隨後丟官罷爵

不過最終還是某些原因出現了問題,查處此事的官員們在發現盧見曾家中豪華的建築格局與來屋中擺設的寒酸物品根本無法對應起來後,當即生出了疑心,所以盧見曾就栽在了這件事情上,被乾隆皇帝查辦了。而通風報信的紀曉嵐也因此丟了烏紗帽,被乾隆貶去了新疆,後來因為要編撰四庫全書的原因,才把紀曉嵐調回朝中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