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種高發癌症“青睞”哪些人


五種高發癌症“青睞”哪些人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預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過早期發現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運用現有的醫療措施延長生命、減輕痛苦、改善生活質量。


數據顯示,肺癌、肝癌、上消化系統腫瘤、結直腸癌、乳腺癌依然是我國主要的惡性腫瘤,肺癌發病人數和死亡人數居惡性腫瘤首位。


如何早期發現這些癌症,尤為重要。


肺癌


肺癌一直有著“癌症之王”的稱號,這和肺癌的高發病率、高死亡率有很大關係。


對高危人群來說,一定要儘早去醫院做肺癌篩查。


肺癌的高危人群主要有五類:


>>>年齡


大於45歲,有些國家或地區是大於50歲,為高危人群範疇。


>>>吸菸史


吸菸和肺癌的關係為:肺癌的吸菸指數=每天吸菸支數x煙齡


如果結果大於400,這些菸民朋友就會被視為肺癌的高危人群。


>>>既往病史


曾患過肺部疾病,比如肺結核等,這類人群也是高危人群。


因為隨著年齡的增加,抵抗力的下降,之前的良性疾病,會存在惡變的可能。


>>>腫瘤家族史


有腫瘤家族史的人群,如果年齡在四五十歲以上,再有吸菸情況的,更是高危人群,這類人群體檢的時候一定要做胸部CT。


>>>職業相關因素


從事石油化工、水泥、煤炭等職業,長期接觸大量的粉塵,也會對肺功能有影響。


肝癌


據2018年發佈的《中國肝癌大數據報告》顯示,原發性肝癌全球每年新發病例85.4萬,中國46.6萬,約佔全球的55%,全球新發肝癌一半以上在中國。


肝癌多是由小結節發展而來,這個小結節通常是緩慢、逐漸長大的,在這個過程中,只要小結節沒有侵犯到膽管、肝細胞膜、沒有引起破裂,患者就不會出現任何症狀。


所以,

肝癌早期患者,看起來和正常人一樣。


早期沒有異常症狀,想要發現肝癌,就必須要藉助醫療手段——定期體檢。


體檢不僅能夠檢查出癌症,對於生活習慣不好、常常飲酒、有家族遺傳史、年齡在45歲以上的人群,體檢也可以幫助及早發現肝臟疲勞、損傷等問題。


胃癌


胃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人體吃下去的東西都需要經過胃的消化,胃黏膜上皮細胞如果發生惡性增生,出現癌性病變,也就會出現胃癌。


早期胃癌五年生存率能夠達到90%

,胃癌中期為60%,而晚期胃癌五年生存率僅為30%。


所謂五年生存率,是臨床上認為的癌症治癒的說法。是癌症經過治療後,五年內沒有復發。


胃癌的早期,大多人都沒有症狀,一旦出現症狀,可能已經不是早期。


不過,也會有一些患者,在胃癌早期出現蛛絲馬跡,需要自己去細心的發現,比如突然上腹不適;食慾不振,吃飯覺著噁心;大便黝黑;體重下降等,出現這些症狀,都應該引起重視。


尤其是年紀較大,有家族遺傳史的患者,更需要定期體檢,進行篩查。


結直腸癌


結直腸癌是胃腸道中常見的惡性腫瘤,早期症狀不明顯,隨著癌腫的增大而表現為排便習慣改變、便血、腹瀉、腹瀉與便秘交替、局部腹痛等症狀,晚期表現為貧血、體重減輕等全身症狀。


從臨床研究看,結直腸癌的發病與遺傳基因和環境因素有關,其發病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


在影響結直腸癌發病的環境因素中,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與發病密切相關,高熱量、高脂肪、高蛋白和低纖維素的飲食結構和吸菸、飲酒等不良習慣都可能增加結直腸癌的發病風險。


對於存在結直腸癌高危因素的人群,最好要儘早進行腸鏡篩查,而對於沒有結直腸癌家族史,日常飲食也科學健康的人群來說,年齡達到50歲以上,也要注意篩查。


乳腺癌


乳腺癌是發生在乳腺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有的教科書中會有“乳腺癌的好發部位在外上象限”的說法。


實際上,乳房所有象限出現乳腺癌的概率差不多。即乳房有腺體的地方,都可能長乳腺癌。


乳腺癌的症狀有很多,如果出現以下症狀,就要警惕乳腺癌的發生:


>>> 小結節或包塊


如果大家發現自己的乳房裡存在小結節或包塊,就要及時去醫院檢查。


>>> 酒窩徵


如果疾病侵犯了支撐乳房的cooper韌帶,則可能造成乳房處皮膚向下凹陷的症狀,這個症狀也被稱為酒窩徵。


>>> 乳頭異常


如果出現兩側乳頭明顯不在同一水平線的情況,也要警惕,及時去檢查。


>>> 乳頭溢液


正常情況下,特別女性在哺乳期的時候,乳頭可能會出現正常的生理性溢液,但如果溢液呈黃褐色或血色,就要提高警惕,及時就醫。


>>> 乳房疼痛


如果出現乳房疼痛,比如隱痛、針刺樣疼痛等,要及時去醫院檢查。


需要注意的是,有一部分患者患上乳腺癌後沒有任何症狀。因此建議40歲以上的女性定期到專業機構進行體檢,有助於早期發現疾病。

總 結


很多癌症在早期都沒有明顯的症狀,可能一旦發現,就已經是中晚期。


面對這種情況,除了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做好預防,還要定期體檢,及時進行疾病篩查。

— END —

值班丨王麗娜

統籌丨王嘉譯


本文來源 醫學微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