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镇•中国年|怀念我们的年味,其实都是人情味


青龙镇•中国年|怀念我们的年味,其实都是人情味

2020年春节,你的“年味”是什么样的?

当所有人都缠着家的方向狂奔

当所有的心都变得柔软

当所有的年货都已备齐

当打开家门的那一刻

看着满桌丰富的饭菜

看着家人温暖的笑容

你就知道

要过年了

青龙镇•中国年|怀念我们的年味,其实都是人情味

现在,大家都说年味淡了,

然而不是年味淡了

而是现在的你长大啦

其实你最怀念的不就是

大年三十晚上和家人团聚看春晚包饺子

......

还有那已经远去的

无忧无虑的

童年时光

青龙镇•中国年|怀念我们的年味,其实都是人情味

这些深埋在记忆里的琐碎细节,构成了我们心心念念的“年味”。有人觉得,爆竹禁放了,年味就没有了;有人觉得,一年到头吃惯了大鱼大肉,不再期盼年底的家庭美食,年味就没有了;有人觉得,孩子们手里越来越宽裕,一个厚厚的红包,都换不来一句真诚的拜年,年味就没有了;还有人觉得,除夕夜那台晚会越来越乏善可陈,年味就没有了。

青龙镇•中国年|怀念我们的年味,其实都是人情味

诚然,一些习俗消失了,一些习惯在渐渐改变,一些新的事物挤占了我们宝贵的团圆时光。但是,流动在所谓年味之下的,是中国人细腻绵长的人情味。只要这种温厚的感情没有改变,即使载体从放爆竹、看春晚变成了抢红包、打游戏,年味都不会消散。

青龙镇•中国年|怀念我们的年味,其实都是人情味

过年抢红包,花样百出,越来越好玩。

当我们怀念年味时,我们在怀念什么?

—————————————————

记忆由多种元素构成,包括光影、色彩、旋律、气息、味道。春节,一定是我们心底里最五光十色的一段记忆。

春节总有扰攘的人群。在商场,在庙会,在乡村和城市的大街小巷,人们采买年货,围观表演,相互拜访,用形形色色的口音传递祝福。

春节总有眼花缭乱的色彩。鲜红的灯笼、春联、剪纸,在漆黑的夜空里绽放的金色烟花,散落在雪地的爆竹碎屑,泛着油光的菜肴,揭开蒸锅,在寒冷冬日里腾起的一团白汽,共同组成节日的光影。

春节总有满满的仪式感。从灶王爷、妈祖到财神爷、观音菩萨,再到祖先的牌位,桌前的长辈,最小的儿童,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天南海北的中国人,用繁复的习俗,连接起家庭的全部温情。

青龙镇•中国年|怀念我们的年味,其实都是人情味

人情味就是最好的年味

而以上种种,仿佛都在一夜之间消散而成为记忆。告别贫穷、住进高楼、接入网络的中国人,开始真诚地怀念起它们。回过头来看看,我们怀念的这些年味,背后都是浓得化不开的人情味。

年夜饭里,除了浓郁的滋味与喜乐的气氛,还流淌着传承了两代以上的家族情感。夫妻、母女、父子、兄弟姐妹之间的温情,全都浓缩在热气蒸腾的菜肴里。大年初一的早上,从长辈的手中接过新年红包,还会附带几句叮嘱,是这个时代少见的最真心的祝福。出门拜年,遇到相熟多年的邻居带着裹成球的小孩子,随手给出一个小小的新年红包,一如我们年少时从他们手上接过压岁钱。代代交替,生生不息,时光的流动在中国的年俗里显得自然而生动。

青龙镇•中国年|怀念我们的年味,其实都是人情味

不是年味淡了,是表达方式变了

老舍先生在《北京的春节》里,深情地回忆了年前年后胡同里的景象:“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们最喜欢。”

如今连文中描写的这些糖,都已经很少见到了。可是过年的气息,就真的消散在记忆里了吗?

青龙镇•中国年|怀念我们的年味,其实都是人情味

记得小时候村头卖糖葫芦的张大爷吗?

这不,搬到了青龙古镇的戏台边上

隔壁就是吹糖人的李大爷

还有咱村里的庙会,可热闹啦

舞龙舞狮、扭秧歌

川剧变脸、划旱船

背棍铁棍、抬花轿

青龙古镇

找到您儿时记忆中的家乡庙会

......

青龙镇•中国年|怀念我们的年味,其实都是人情味

青龙镇•中国年|怀念我们的年味,其实都是人情味

青龙镇•中国年|怀念我们的年味,其实都是人情味

青龙镇•中国年|怀念我们的年味,其实都是人情味

到青龙古镇感受中国民俗年味

青龙镇•中国年|怀念我们的年味,其实都是人情味

什么叫过年?

一个字:累

二个字:消费

三个字:大聚会

四个字:胡吃海睡

五个字:短信满天飞

六个字:大家拜年贺岁

七个字:鞭炮声震天欲碎

八个字:探亲旅游纯粹受罪

九个字:酗酒深醉伤身又伤胃

十个字:长假放纵后还是回原位

十一字:春节就是全民折腾运动会

十二字:最麻烦的是从此还得长一岁

青龙镇•中国年|怀念我们的年味,其实都是人情味

青龙镇•中国年|怀念我们的年味,其实都是人情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