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散文:东北舌尖上的美食——蘸酱菜


乡情散文:东北舌尖上的美食——蘸酱菜


东北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习惯,也决定了人们的饮食爱好,吃蘸酱菜就是其中之一的美食。

东北地区特产黄豆,用黄豆做的大酱,可为酱中之佳品。吃饭光吃大酱哪行,必须有蔬菜来相伴,用蔬菜蘸大酱,这样吃起来才更加有滋有味,又下饭,又有营养,身体棒棒地,干力气活有使不完的劲。

谷雨种大田这个季节,是农村春天里最舒服的日子。天渐渐地暖和,束服人笨手笨脚的棉衣服脱去了,人们换上了单衣服,轻轻松松地开始播种种地。田野上除了人欢马叫,拖拉机轰鸣,鹰飞鸟叫外,还多了一群人,她们挎着小筐,拿着小镰刀头,目不转睛盯着草棵里面,寻找一棵棵野菜,挖回去蘸酱吃。

从入春开始,可用蘸酱菜的品种越来越多。人们由冬天吃的干白菜,干萝卜条等蘸酱外,开始吃房前屋后小菜园里“还阳”的孽葱,新种的小白菜等。随着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野地里的婆婆丁,小根蒜,苣麻菜,柳蒿芽,车轱辘菜也相继生长出来,人们的饭桌上多了绿色,蘸酱菜把人吃的水灵灵起来。

山野菜蘸酱吃很有讲究。野地里的菜,有的能吃,有的不能吃,有的菜可以生吃,有的菜必须用热水“炸”了,才能够吃。婆婆丁、小根蒜和苣麻菜可以生吃,从山上挖回来,摘干净,用凉水洗干净,就可以蘸酱吃。柳蒿芽有树木的属性,不能生吃,必须在开水中“炸”一会儿,然后用凉水涮一下,才可以吃。它有一股特殊的清香味道,透骨髓地香,整个胃肠都舒服。

挖山野菜还需要有一定的经验,首先要认识它们,然后还必须会挖,知道怎么挖。婆婆丁、苣麻菜、车轱辘菜生长在地表面上,用菜刀或者小镰刀头就可以挖下来。小根蒜则不同,小根蒜一般都长在荒地格子或者地头地脑比较硬的地块上,菜刀和镰刀头根本挖不到小根蒜的“脑袋”,小根蒜最诱人好吃的是蒜头,蒜头入地很深,必须用铁锹才能挖出来,这样,才能够保证蒜头的完整无损,吃起来才有辣滋滋的味道,才是不缺胳膊少腿货真价实的“脑白金”。


乡情散文:东北舌尖上的美食——蘸酱菜


农村里的人几乎每天都与野菜打交道,对野菜习性了如指掌,每种菜长什么样,哪种菜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熟透于心。相反,城市人往往容易搞错,将野蒿子当柳蒿芽,把苦麻菜当苣麻菜挖回去,闹出来很多笑话。

农村蘸酱菜最旺季是春夏两季,春天野菜非常多,数不胜数。夏天小菜园里的黄瓜、生菜、香菜、大小辣椒等,变花样地吃。

好菜配好酱,吃起来才嘎嘎地香。

东北的大酱区别于南方的面酱,口味好,营养价值高。大酱制作程序比较繁杂,整个过程需要很长时间。首先要把黄豆选好,过去的做法一般是把炕桌放在炕上,一头用东西垫起来有十多度的倾斜角度,桌子两边挡上窄木板,抓一把黄豆往上一放,成实的黄豆很快就会滚到桌下的盆子里。不成实的,甚至被虫子蛀过的,就会留在桌子上。黄豆选好之后,放在盆子里泡胀,然后下到大铁锅里烀豆子。烀豆子需要时间长,往往早晨下锅,要等到点灯的时候才能烀好。烀好的豆子呈油汪汪的古铜色,用酱杵子在铁锅里直接捣成泥,然后把豆泥放在饭桌上摔打成四方的块子,用纸包好,用谷草扎起吊在房梁上,一方面阴干着,另一方面也让它在慢慢地发着酵。下酱的日子基本在阴历四月份,一般都是逢“八”的日子,意思是快点“发”。把酱块子取下,用手掰碎,兑上食盐和水下到缸里。每天用酱耙把里面的酱块不断捣碎,大约打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直到大酱里面的豆瓣碎了为止。酱缸都是放在窗下或是小园里,让阳光晒足,便于大酱再发酵。下大酱也分人,虽然家家都会下酱,有的人下酱好吃,有的人下酱就不好吃,这里面的学问和讲究很大,也很微妙。

吃蘸酱菜,有人喜欢吃生大酱,就是从酱缸里把酱舀到碟子里直接蘸菜吃。有的人喜欢炸熟酱吃,如炸鸡蛋酱,瘦肉酱等,口味不同,可心可口就是口福。

这些年,农村的野菜已经很难挖到,都让农药给药死了,挖一棵野菜比寻“灵芝”都难。一些有商品经济头脑的人,利用塑料大棚种植一些过去山上的野菜。但是,野菜一旦失去了野性,味道就发生了变化,缺乏了原生态的味道,失去了原生态的营养。

现在,每年的春天,我都要寻找机会去乡下挖野菜,虽然,收获甚微。但是,我还在寻找当年的乐趣,寻找当年的味道,寻找当年春天的氛围。


乡情散文:东北舌尖上的美食——蘸酱菜


乡情散文:东北舌尖上的美食——蘸酱菜


乡情散文:东北舌尖上的美食——蘸酱菜


乡情散文:东北舌尖上的美食——蘸酱菜


乡情散文:东北舌尖上的美食——蘸酱菜


乡情散文:东北舌尖上的美食——蘸酱菜


乡情散文:东北舌尖上的美食——蘸酱菜


乡情散文:东北舌尖上的美食——蘸酱菜


乡情散文:东北舌尖上的美食——蘸酱菜


乡情散文:东北舌尖上的美食——蘸酱菜


乡情散文:东北舌尖上的美食——蘸酱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