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红6师,朱德专门发电给项英,要求调洪超当师长

75个红军师19

在工农红军历史上,红军主力部队先后存在过三个红6师,分别是红3军团8军6师(即前文介绍的红3军团2师)、红3军团6师和红2军团6师。本文介绍的是红3军团6师,这支部队和红1军团3师一样,都是由地方武装升级而成的。

组建红6师,朱德专门发电给项英,要求调洪超当师长

1933年6月7日,按照上级将“小军小师”改编为“大军大师”、取消军一级编制的要求,红3军团所属各部队被合编为第4、5、6师。其中红6师由地方武装兴国模范师升级而成,兵员主要是兴国子弟,师长洪超,政委陈阿金,下辖第16、17、18三个团,16团长李寿轩,17团长王松青,18团长曾春鉴。

师长洪超,1909年出生于湖北黄梅,参加过广州起义,曾任红3军团司令部作战参谋、红1师师长,在1932年因作战负伤导致一支手臂伤残洪超是红一方面军中公认的杰出青年将领之一,朱总司令、周总政委为此特地发电报给项英,要求调洪超来任师长。不过,为了处理原先部队中的事务,洪超直到8月才正式走马上任。

由于洪超未到职,训练这支新部队的任务便落到师政委陈阿金身上。陈阿金,原名陈建金,1898年出生于江苏阜宁,参加过上海工人起义,曾赴苏联学习,回国后曾任军校教员、红59团政委。陈阿金这次升任师政委,显然和他拥有军校教学经验不无关系。陈阿金也确实没让上级失望,在这两个月里他对部队进行了严格训练,大大增强了红6师的战斗力。

组建红6师,朱德专门发电给项英,要求调洪超当师长

红3军团6师首任师长洪超,政委陈阿金

1933年8月下旬,刚训练完毕的红6师在师长洪超的指挥下,开赴福建前线,支援彭德怀指挥的东方军。红6师被派往去攻打将乐城,由于部队经验不足,几次攻击没有奏效,只能改为长期围困。一个月后,上级忽然命令东方军全军返回江西苏区,原来蒋军4个师趁虚攻占了位于苏区北大门的黎川,第五次反围剿正式打响。

由于红6师是新部队,上级一开始也没轻易动用该师。在1933年11月的浒湾、八角亭战斗中,红3军团主力与红7军团围攻蒋军第4师失利,被迫转移,这时蒋军一部又从金溪方向赶来袭击红3军团侧后,作为军团预备队的红6师终于派上了用处。洪超指挥红6师与敌激战三昼夜,掩护了军团主力的成功转移,随后他率部在黑夜的掩护下成功突围而出。

1934年1月,蒋军转向福建讨伐第19路军,红一方面军得到了一段休整的时间。洪超被调去任红4师师长,陈阿金被调去任红5师政委,红6师的师长政委由曹德清和徐策接任。

曹德清,1909年出生于湖南益阳,参加过北伐战争和平江起义,曾任红5军连长、红3军团1师3团团长,是一位从普通士兵一直成长为高级指挥员的青年将领。

组建红6师,朱德专门发电给项英,要求调洪超当师长

位于沙县西郊村的东方军司令部旧址

徐策,原名徐联甲,1902年出生于湖北大冶,1927年参加农民运动,曾任大冶中心县书记、红8军3纵队政委、红3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长,是一位有长期地方和政工经验的资深干部。人事调整后,为锻炼部队战斗力,红6师随军团部入闽攻打沙县,花费近两周后才在红4师的支援下协助下将该城攻克。

1934年4月,红6师被部署在盱江东岸、全军战线的右翼,负责守备广昌的大罗山、延福嶂等阵地。4月19日,蒋军集中两个师的兵力,对红6师阵地发起猛攻。蒋军炮兵采用德国顾问新教授的间接射击法,让红6师指战员还没侦察到对方的火炮位置就被击中,损失惨重。红6师被迫在坚守三个小时后撤退,师政治部主任曹其灿也在战斗中牺牲。

广昌战役失利后,李德命红军兵分六路全面防御,红6师奉命与红61、62团一起守备兴国东北地区。由于红6师战士大部分都是兴国子弟兵,为了保卫家乡,全师指战员在西线总指挥陈毅的指挥下,与来犯之敌浴血奋战,两个半月的时间内伤亡2000余人。直到1934年9月中旬,为了准备参加长征,红6师才从西线前线撤下。

组建红6师,朱德专门发电给项英,要求调洪超当师长

新圩阻击战纪念雕像

1934年10月,红6师随方面军主力踏上长征之路,红3军团走在全军的左翼,而红6师则走在全军团的最后。11月30日下午,红6师抵达湘江东岸的灌阳新圩,为了掩护方面军主力渡过湘江,红5师已经在这里与桂军血战了三天三夜,折损过半,红6师奉命接防新圩阵地,接应尚未赶到的红8、9军团和红5军团34师。

为了截断尚未渡江的红军部队,桂军集中了3个师的兵力对红6师阵地发起攻击,曹德清、徐策指挥部队打退了敌人的一轮又一轮的猛攻。战斗到当日午夜,由于敌情紧急,上级命红6师16、17团先行渡江,另留下第18团继续执行接应任务。由于防守光华铺的红1军团已经撤走,界首渡口失守,红16、17团利用夜幕的掩护就近徒涉渡过湘江。

这样,尚未渡江的红军部队境遇就更为险恶,红8、9军团被迫另在距界首12公里处的凤凰嘴渡江,红18团和红34师作为阻击部队,与敌人战斗到了最后一刻。红18团最后仅剩百余人,团长曾春鉴命令剩下的战士分散突围,但在桂军和民团的联合搜剿下,拥有近2000人的红18团只有曾春鉴等十余人渡过湘江回到大部队,其余战士大部分壮烈牺牲!

组建红6师,朱德专门发电给项英,要求调洪超当师长

红16团团长,1955年中将李寿轩

渡过湘江后,红6师作为军团后卫继续执行阻击任务。1935年1月,按照上级命令,减员较大的红6师缩编为红3军团独立团,团长李寿轩,政委余瑞祥。原师长曹德清因病于一个月后去世,原师政委徐策后调任川南游击纵队政委,半年后在云南威信牺牲。2月,由于土城战斗失利,独立团番号也被撤销,余部被分散编入其他部队,这也是红6师没有传承部队的原因。

红3军团6师历任师长

洪超(1933.06-1934.01,1934年牺牲)

曹德清(1934.01-1935.01,病逝)

红3军团6师历任政委

陈阿金(1933.06-1934.01,1934年牺牲)

徐策(1934.01-1935.01,1935年牺牲)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