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央視“新聞聯播”報道“西貝外賣”鼓舞餐飲業振興?

特殊時期“西貝外賣”上了央視“新聞聯播”

戰“疫”特殊時期,也是全國餐飲、住宿、旅遊、交通等行業“受到重大損失、力圖恢復元氣”之時,2月16日晚間,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罕見”地報道了“餐飲企業”:西貝外賣的報道對西貝僅僅“14秒、70個字”,但是“字字千金”。春節期間,網上一篇《西貝賈國龍:疫情致2萬多員工待業,貸款發工資也只能撐3月》的報道引起廣泛關注和“熱議”,央視“新聞聯播”的報道也說明了西貝餐飲與全國知名餐飲企業一樣,“共戰疫情,轉型創新,責任擔當”。

為什麼說央視“新聞聯播”報道“西貝外賣”鼓舞餐飲業振興?

賈國龍董事長與作者宋和平品鑑巴盟燜面(2019年)


央視“新聞聯播”報道“西貝外賣”僅僅“14秒、70個字符號:“餐飲企業西貝,通過企業微信,一月份在線上添加了3萬多名客戶,現在全國每天二百多家門店‘客戶經理’,與9萬多名顧客緊密鏈接,併為顧客提供線上送餐和食材服務”。

為什麼說央視“新聞聯播”報道“西貝外賣”鼓舞餐飲業振興?

2019年,賈國龍在內蒙古味道論壇上


當晚:央視以“共戰疫情,企業在行動”為“欄”報道了聯想、君樂寶、西貝餐飲等知名企業在“共戰疫情”方面的做法,並且配發了“評論”,這也是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生產的重要號角。

為什麼說央視“新聞聯播”報道“西貝外賣”鼓舞餐飲業振興?


2月1日,一篇《西貝賈國龍:疫情致2萬多員工待業貸款發工資也只能撐3月》的文章一夜之間刷了屏,引起廣泛關注和熱議。面對全國網民“關注”和業界“熱議”,內蒙古西貝餐飲集團董事長賈國龍先後“寫了2封公開信”,一封信是“給顧客的”,一封信是“給員工的”,兩封信都談到“西貝外賣”,特殊時期,自信比黃金可貴。

為什麼說央視“新聞聯播”報道“西貝外賣”鼓舞餐飲業振興?


果然,西貝人說道做到,央視“新聞聯播”也報道了,可謂是“冬天過後是春天”。

特殊時期,面對全國網民“關注”和業界“熱議”,內蒙古西貝餐飲集團董事長賈國龍先後“寫了2封公開信”,

第一封信:2月4日,賈國龍發表《給西貝顧客的一封信——一路有你,喜悅同行》;信中說:“2020,註定不平凡的一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我們所在的餐飲業正在經歷著一次史無前例的大考。但無論何時,‘一頓好飯,隨時隨地’始終是西貝人的本分,只是現在我們更多隻能為顧客提供外賣服務”;“正所謂‘上下同欲者勝,風雨同舟者興’,讓每一個顧客吃上安心好吃的外賣,是我們餐飲人當下義不容辭的責任和擔當”。

第二封信:是2月6日,西貝餐飲集團董事長賈國龍發表了《致西貝所有夥伴的一封信》(員工),信中說:“由於突如其來的疫情,西貝和全國所有餐飲行業都正在經歷著一場史無前例的考驗,我們全國有超過4/5的門店受疫情影響關閉了堂食業務。但在夥伴們的齊心協力下,我們逐漸開放外賣業務,現在已經有近200家門店外賣正在穩步運營,外賣的業績也在不斷提升”;“比起生意,我更關心咱們每位夥伴是不是安全,是不是還滿懷信心與熱情。在此,特別感謝武漢的夥伴們,感謝你們的堅守和信念,給予我們無窮的力量!公司將是你們最堅強的靠山,你們是西貝最寶貴的財富;”“我和所有領導團隊幹部始終都在思考,怎麼才能讓大家更有歸屬感,怎麼才能更好地成就他人,讓每位夥伴都能夠在西貝這個平臺上不斷地學習、成長,收入不斷增長,人生充實而喜悅”。

為什麼說央視“新聞聯播”報道“西貝外賣”鼓舞餐飲業振興?


2封信體現了賈國龍一貫的自信與執著,既要對顧客負責,更要關懷員工,同時,千方百計做好“外賣生意”。西貝餐飲目前在全國60多個城市、400多家餐廳、2萬名員工,按照國家政策規定工資要繼續發,一個月的工資支出就在1.5億左右。餐飲對於就業及家庭收入太重要了。

根據恆大研究院發佈的《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分析與政策建議》中指出:2019年春節七天假期內,全國零售和餐飲業銷售額約10050億元;2020年春節受疫情影響,餐飲行業零售額僅在7天內就會有5000億元的損失。

餐飲業是中國服務業的“頂樑柱”,2020年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佈消息稱,2019年餐飲收入為4.67萬億元,同比增長9.4%,相較於GDP增速,高出3%以上。

餐飲是一個高度勞動密集型的行業,就業人數超過3000萬人。自1978年起,全國餐飲收入破萬億元用了28年(2006年),破2萬億元用了5年(2011年),破3萬億元用了4年(2015年),破4萬億用了3年(2018年)。

中國飯店協會曾樂觀預估,2020年中國餐飲業的全行業收入有望突破5萬億。

疫情過後是春天,相信,餐飲企業的春天馬上到來。

(資深媒體人宋和平)。

��\u0013�J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