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釘:趣味求饒帶來口碑反轉

釘釘:趣味求饒帶來口碑反轉

  用戶的負面評價一直是品牌頭疼的大問題,網絡上的差評不僅會讓品牌蒙塵,甚至會消磨用戶好感,使品牌失去市場競爭力。不過,危機同時也是轉機,只要應對妥當,負面評論也能變為正面宣傳。

  最近,辦公軟件釘釘被教育部指名為首批通過備案的教育應用。本來是好事一樁,卻沒想到釘釘的“在線課堂”功能變相增加了學生的課業量。這也使得學生們在APP評論區進行集合行動,將釘釘的軟件評論拉底至1.3分。面對這群惹不起的學生用戶,釘釘立馬認慫,推出廣告片《釘釘本釘,在線求饒》,吉祥物釘三多開啟自黑模式,直呼“少俠們求饒命,被選中我也沒辦法”“不要再打一星了,不然我只能自刷”。影片還加入年輕人喜愛的鬼畜文化,用調侃的方式玩轉評論梗,最後還選在青年喜愛的B站進行發佈,迅速獲得了學生群體的好感。

  疫情影響下,在線教育不斷升溫,原本是一件技術支持的公益事件,卻沒想到演變成了負面輿情。好在釘釘的反映能力迅速,對青年學生的社交文化洞察到位,用學生黨喜聞樂見的方式“低頭認錯”,從而疏導用戶的負面情緒,重新樹立口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