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富聯:研發投入突破90億,黃金賽道的種子選手

日前,工業富聯發佈了2019年報,錄得營收4086.98億元,同比基本持平;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186.06億元,同比增長10.08%。研發費用達94.27億元,較上年增長4.76%。工業富聯方面表示,圍繞公司未來所需要的5G、AI、大數據、物聯網、新材料、新制造等領域將持續增加研發投入。

年報顯示,工業富聯已形成的全球3C電子行業最完整、最高效的供應鏈和最大規模、快速量產的智能製造能力。作為國家級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工業富聯在智能製造上積極跨界,不斷探索和拓寬著能力的邊界。

新冠肺炎疫情中,工業富聯不僅轉產自制口罩和口罩機,還利用自身多年製造經驗和優勢,幫助上海潓美醫療進行氫氧氣霧化機的高效智能化生產,並捐贈了1000臺霧化機用於武漢患者的康復治療。此外,2019年工業富聯憑藉著納米級的切削工藝和基於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運維控制技術,成功研發出了“智能化鋼軌銑刀”,解決了中國軌道交通一大“卡脖子”技術。

作為工業富聯的核心業務之一,雲計算業務增長6%,實現營收1629 億元,主要來自於客戶結構的多元化,來自阿里、愛奇藝、騰訊、字節跳動等中國客戶的營收增長148%,來自亞馬遜、微軟等雲服務商的營收增長49%。

在新基建政策引領下,工業富聯5G的研發亦是不遺餘力,包括積極參與5G+工業互聯網的3GPP 國際標準制定,還成功發佈了全球首款工業互聯網5G 小基站,目前5G小基站已開始量產出貨。在組件方面,工業富聯聯合中國移動為全球首款5G 筆記本電腦提供全世界規格最小的5G M.2通用模組,在5G雲辦公終端嵌入式模組等產品線建立了領先優勢,並已量產出貨Wi-Fi 6 路由器。

據瞭解,隨著5G應用場景會廣泛推開,除了在國內的產業以外,工業富聯也將在全球各地也同時在推開,做5G工業互聯網的應用,包含5G視覺導航的AGV、智能倉儲中心,結合5G做智慧園區的安全監控、智能提升工廠等等,透過5G結合雲計算對工業場景進行智能化的改造,進而推廣複製到各行各業和全球各地。

工業富聯管理層在投資者關係活動上指出,公司目標是持續優化公司的業務組合、提高包括高增長的雲計算、5G通信及移動網絡設備,以及對外科技服務業務的比例來逐步提升公司整體業務的毛利潤率水平,同時公司將繼續通過工業互聯網技術對內提質增效、降本減存來實現良好的淨利潤增長。

對於未來,李軍旗在《致股東的一封信》中指出,“要保持長期主義的戰略韌性,迴歸商業本質。這種戰略韌性,不僅來自於我們在雙輪驅動戰略佈局上取得的豐碩成果,更源自公司在智能製造+工業互聯網、5G+AI等新基建關鍵板塊的超前佈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