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耳穴必須謹記的四條箴言

學好耳穴必須謹記的四條箴言


耳穴療法因其安全高效、簡便易行、無副作用風靡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然而,在耳穴療法治病方面,由於種種原因,對於同一疾病,不同的操作人員治療,其療效差異仍然很大。

目前,很多的醫院都已開展了耳穴療法服務,但是多數的操作人員未經正規培訓、未跟師學習,僅按圖照方施治,其治療效果遠遠不如參加系統學習的非醫學專業人員!!

這又是因為什麼原因呢?

學好耳穴必須謹記的四條箴言

為啥你的療效不理想呢?

學好耳穴必須謹記的四條箴言

告訴你四大原因

NEW


✦ 一、診斷不準確 ✦

學好耳穴必須謹記的四條箴言

學好耳穴必須謹記的四條箴言

比如腹痛已經是生活中常見的病症,不同病種引起的腹痛表現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治療有很大的差異,因此明確診斷才能更好的治療,更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學好耳穴必須謹記的四條箴言

學好耳穴必須謹記的四條箴言


腸痙攣


學好耳穴必須謹記的四條箴言


宮外孕


學好耳穴必須謹記的四條箴言


結石症


學好耳穴必須謹記的四條箴言


闌尾炎


我們可以應用耳穴的視診法、觸診法、壓痛法、電測法等,為腹痛的定位診斷提供一定的依據。例如闌尾穴出現陽性反應時,可能是闌尾炎急性發作;如膽道出現陽性反應,可能是膽結石引發的疼痛等。在耳診過程中,將多種方法結合起來,做到一視、二壓、三探、四辨,並結合患者的主訴,與中醫的望、聞、問、切及西醫的視、觸、叩、聽相配合,必要時藉助現代醫學的各種檢查後方可得出一個疾病的確切診斷。


✦ 二、配穴不合理 ✦

耳穴取穴必須對症;必須考慮到人體的統一性,疾病的階段性和變化;必須熟悉各耳穴的主治功能;必須全面的考慮各耳穴配合運用的綜合作用;在治療上耳穴療法融合了中西醫多學科的理論研究成果,不同耳穴之間存在協同或拮抗作用,需配方嚴謹,才能直達病所,病證兼治。

學好耳穴必須謹記的四條箴言

經驗


目前,能夠靈活應用耳穴,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只有多年從事耳穴臨床的老師,才會有這方面豐富經驗。在擬定耳穴治療處方時,切切不可守著基本穴位處方一成不變,而應根據不同患者的具體病情,辨證加減。

如:交感穴以舒張功能為主,具有活血功效,多用於血管閉塞性病症。張耕田教授將此穴應用於功能性子宮出血症,展現了治療出血重活血止血的含意,即血止而不留瘀,以防後患,血活而不妄行,血歸正道,張老稱之謂“活血止血法”。這是他多年治療各種出血疾患的獨特心悟。因此,跟隨具有豐富臨床實踐的大師們學習,才能學的全面些。

學好耳穴必須謹記的四條箴言

學好耳穴必須謹記的四條箴言

精少


耳穴取穴,宜精少不宜多雜,如張老治療便秘,僅取交感、便秘兩穴;治療無乳、缺乳,僅取乳腺、膻中兩穴。穴多則氣驟至,唯正氣不虛之人可用。若元氣不足者,病癒而氣散,數日方可回覆。耳穴能夠調動的氣機力量非常之大,尤其關乎元氣,一定結合診斷辯證,合理取穴,不要為了治病過多調動元氣,犯了虛虛之戒。


學好耳穴必須謹記的四條箴言


✦ 三、穴位找不準 ✦

耳穴是一個極其精微的世界,在小小的耳廓上分佈有上百個穴位,異常密集,再加上每個人的耳廓外形存在差異,定位各有不同。這給學習增加了一定的難度,也使一些愛好者甚至醫務工作者因為受挫而中途放棄。


耳穴取準不是指機械地按耳穴的解剖部位扎準就算穴位準了,因為耳穴雖不大,但有它一定的區域。當人患病時,敏感點常不是一個穴位的整個區域,往往是這個區域中的點。這就需要在治療前仔細地尋找其陽性反應點,然後再準確地紮在最佳治療點上。

傳統針灸的取穴講究「離穴不離經」,但對於耳穴, 「差不多」的取穴方法實際可能「謬以千里」,因此在定位取穴上需掌握其尋穴要領,定位精準。


學好耳穴必須謹記的四條箴言

✦ 四、手法不到位 ✦

《靈樞》:“刺之要,氣至而有效”。欲氣至就要施以一定的手法。若能激發經氣,使其傳至病所,則可大大提高療效。用耳穴貼壓法和耳針治療疾病雖使用工具不同,但都是用物理刺激的方法激發經氣、疏通經絡、調和陰陽,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學好耳穴必須謹記的四條箴言


學好耳穴必須謹記的四條箴言

學好耳穴必須謹記的四條箴言


耳貼手法

耳穴貼壓臨床中用手法提高療效具有普遍意義的是“辨證施術”。所謂“辯證施術”就是根據不同的病人,不同的病症,按其虛實寒熱,對各耳穴施以不同的按壓手法。

耳穴貼壓之後要根據補瀉原理給予適當的按壓手法,一般來說,虛證、老弱孕婦兒童等常用點壓法;實證、年輕體壯者常施以對壓法。“辨證施術”還是獲得“氣至病所”的關節,對實證用重壓洩法則較容易獲得,對虛證則以點按的補法可輕易獲得。通過良性的持續的刺激,才能打通耳穴⇆經絡⇆臟腑三者之間的能量通道,以達到平衡經絡、調整臟腑功能、恢復健康的目的。


學好耳穴必須謹記的四條箴言


學好耳穴必須謹記的四條箴言

學好耳穴必須謹記的四條箴言

耳針手法

耳穴毫針法手法對包含三個內容,一是針刺方向,二是針感,三是刺激量。


學好耳穴必須謹記的四條箴言

1

針剌方向要根據不同的穴位和不同的病種選擇針刺的方向。

學好耳穴必須謹記的四條箴言

例如,針刺胃穴時,若是為了止吐(如防治暈車、暈船或耳針麻醉作胃腸手術時的噁心嘔吐),針尖應刺向賁門穴方向;若是為了治療消化性潰瘍,針尖應刺向十二指腸方向。臨床經驗證明,掌握好不同耳穴和病種的針刺方向,是提高耳針療效的一個重要環節。


學好耳穴必須謹記的四條箴言

2

針感耳針與體針一樣,一般的針感是痛、脹、熱、疲、麻等。如用耳針治療坐骨神經痛,針刺坐骨神經穴時,要求針感應使患肢有熱感,或冷,或疲麻,或脹,或疼痛突然消失(或大大減輕)等感覺。若無上述針感則應調整針尖方向,或拔出針另尋敏感點針刺或捻轉針(順一個方向捻轉或左右捻轉),以獲得預期針感。臨床經驗告訴我們,若針感好,常可獲得“針到病除”之良好效果。


學好耳穴必須謹記的四條箴言

3

為刺激量=刺激強度X刺激時間,故對各耳穴的刺激量就是指對各耳穴給予多大的刺激強度,以及刺激時間和留針時間的長短。我們對某一疾病進行臨床辨證後,必須正確決定對各個耳穴的刺激量,這是耳針手法的重要組成部分。


學好耳穴必須謹記的四條箴言


大量臨床實踐證明,診斷明、配穴好、取穴準、手法對是提高耳穴療效的四個基本因素。只有認真抓住這四個基本因素,才能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有的人耳穴療效不佳,不去從這四個因素查其原因,就說耳穴無效,這是不妥的。

跟師學習大師幾十年積累的經驗和技巧,可以快速找到正確的思路和方向,省下數年試錯時間,是年輕一代耳穴從業者的捷徑和必要環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