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沉浮現狀下智慧停車行業未來走向

我國汽車保有量持續增加,隨之停車需求也進一步上升,“停車難”的情況逐漸成為智慧城市建設急需解決的問題。近些年,智慧停車作為一種解決城市停車難問題的停車方式,得到了廣泛應用。本文將從我國政策扶持、資本市場融資情況、技術現狀和未來發展方向等方面論述智慧停車行業的發展。

有車一族飽受“停車難”折磨,智慧停車應運而生

隨著城市現代化的發展,我國機動車保有量呈現跳躍式增長,但停車位的數量並不與之相匹配,失衡現象嚴重,有車一族飽受“停車難”現狀的折磨。

資本沉浮現狀下智慧停車行業未來走向


解決停車難的問題無非就是從新建停車場和充分利用現有停車場兩種途徑入手:新建停車場受城市土地限制較多;充分利用現有停車場就要將城市現有的閒置停車位充分利用。無論是新建停車場還是充分利用現有的停車場,都迫切需要現代新技術來實現智慧停車。

智慧停車是一種將智能技術(無線通信、移動終端、GPS定位、GIS等技術)應用於城市停車位資源一體化,可同時滿足車位提供方和需求方的停車方式,“智慧”主要體現在智能找車位和附加的繳費等。智慧停車作為解決城市停車難等問題近些年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資本沉浮現狀下智慧停車行業未來走向

資本沉浮現狀下智慧停車行業未來走向


政策扶持智慧停車,行業熱度持續上升

據公安部公佈的最新車輛數據信息,截止到2018年12月2日,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25億輛,其中以個人名義登記的小型和微型載客汽車達1.87億輛,按每輛車每年約3000元的停車費來估算,智慧停車行業的靜態市場規模將超過6000億元。

據權威機構貝恩分析,近些年我國停車行業的市場規模增長率約18%,預計到2021年市場規模將達萬億級,因此,從政府到企業都非常重視停車行業的發展。

● 國家層面政策

2015年下半年,首先積極推進“互聯網+”在交通領域中的發展,隨後在“十三五”規劃中提出共享發展的理念,為停車場下一步規劃建設提供了新的發展方向和發展思路,同時也出臺加強城市停車設施建設和管理的等相關指導意見。

● 地方層面政策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有25個城市在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根據所轄城市的特點明確了城市停車問題的工作計劃。

北京市制定全市地面停車規劃,並充分利用地下人防空間,提供1萬個停車位、500處公益便民和社會服務場地,而且部分區政府進一步將工作細化,積極推廣智慧停車模式。

深圳市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逐步建設全市統一的智能停車系統,努力建成智慧立體停車庫20個,深發委等七部門聯合發佈的《深圳市停車設施建設專項規劃(2018—2020年)》中提出,至2020年深圳市政府將投資建設181個公共停車場項目,提供約7.12萬個泊位,並且引入社會資金填補停車設施建設缺口。

此外,多個城市均將根據自身特點積極探索智慧停車的發展。政策的密集出臺,不斷堅定從業者和投資者對智慧停車行業的信心,行業內的領軍企業將不斷湧現,為國內停車難的現狀貢獻自己的力量。

資本市場寒冬下,智慧停車行業仍被追捧

據不完全統計,從2014-2018年12月,智慧停車行業共發生56起融資事件,其中北京市融資數量佔比最多,遠多於其後的深圳市和上海市,主要原因在於北京匯聚了ETCP停車、愛泊車、停簡單等優勢企業進行多輪融資。

在2014-2018這五年間,2018年恰逢資本市場的寒冬,但融資數量佔比最高,說明資本市場對智慧停車行業的熱情仍然高漲,同時也折射出停車市場的行業景氣度。

進入2018年1月,小貓停車獲得新豪方集團8000萬元B輪融資;2月份,順易通以20%的股權作為交換,獲得上海雲鑫(螞蟻金服旗下全資子公司)2億元資金;

3月份,停簡單獲得螞蟻金服和停車產業資本陽光海天數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南京輝通科技獲得人民日報、國騰資本、東方頭條等近億元投資,北京車位管家科技獲得由錢包控股和悅道資本1億元A+輪融資,停簡單獲得阿里巴巴不明額度C輪融資;

6月份,廈門停開心獲得青銳創投和Star VC不明額度的A輪融資,愛泊車獲得蔚來資本和三利集團不明額度的B輪融資;

7月份,停開心獲得來自創客總部不明額度的A+輪融資,小強停車獲得同程網的戰略融資;

11月份,ETCP停車進行了D輪融資,投資機構和融資額度均未透露。

智慧停車行業在2017年經歷洗牌併購,在2018年融資數量迅速上升,而且融資輪次也反應出目前的商業模式得到了驗證,大部分企業均在積極擴展新業務和新領域。

資本沉浮現狀下智慧停車行業未來走向

城市中北京市融資數量佔比最高

資本沉浮現狀下智慧停車行業未來走向

2018年融資數量佔比最高

NB-IoT技術助力智慧停車行業

NB-IoT是指窄帶物聯網技術,具有高連接、低功耗、低模塊成本和廣覆蓋等特點,可以直接與GSM網絡或LTE網絡對接,技術升級簡便易行。

NB-IoT核心技術的研究工作在2016年全部完成,並獲3GPP全會的批准。隨後2017年先後在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國移動、華為和ofo小黃車等企業中實現商用,目前可以無縫接入現有的2G/3G/4G的網絡中。

目前,最常見的智能停車系統是採用半智能(技術上主要結合RFID、GIS、GPRS、ZIGBEE)+半人工的方式進行管理,但城市因土地緊缺,大量的停車場是建在地下和室內樓房式停車場,建築物的阻擋會大大降低半智能技術的信號覆蓋能力和穿牆能力,導致車位信息無法準確探測。

但NB-IoT技術在同樣頻段下,網絡信號能增益20dB,覆蓋面積能擴大100倍,信號難以到達的地方也能實現簡單覆蓋。採集到的數據可以提供給雲計算中心,對儲存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為業務的拓展和數據共享提供支持。

資本沉浮現狀下智慧停車行業未來走向

基於NB-IoT的智能停車系統架構

智慧停車行業的未來之路

商業模式上,“三免”模式——免費安裝、免費維保、免費升級,幾乎成為智慧停車行業的標配,然後按一定比例給物業和車位主提成。

目前雖然有很多的科技公司在做智慧停車模式建設,但大多集中於停車硬件設備的研發,而且線下利用各自優勢進行了大規模圈地,行業的准入門檻越來越高。因此,智慧停車未來的發展之路是根據城市特點建立城市一級的智慧停車平臺,智慧停車市場將會向更加集中的方向發展。

結語

近年來,停車難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在傳統的停車管理系統的基礎上,融合“互聯網+”技術,將智慧停車行業推到了“風口浪尖”上,智慧停車雲平臺的建設,既提高了停車場智能化管理水平,也為車主提供了準確的停車場信息,實現了資源的優化配置。

隨著智慧停車行業准入門檻的不斷抬高,智慧停車行業的發展將會更加集中。

資本沉浮現狀下智慧停車行業未來走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