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利好順豐 阿里完成結盟通達系

阿里巴巴持股韻達2%股份,除順豐外,已經入股圓通、中通、申通、百世和韻達

疫情利好順豐 阿里完成結盟通達系

入股韻達後,阿里已經與全部加盟系快遞結盟。4月29日晚,韻達披露2019年全年和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年報顯示,阿里巴巴已經持有韻達2%的股份,成為其第八大股東,以29日的收盤價計算,阿里的持股價值13.06億。

  至此,阿里已經入股了全部除順豐以外的主要民營快遞公司,包括圓通、中通、申通、百世和韻達。

  根據國家郵政局的數據,3月快遞市場全部業務量為57億件,同比增長17.7%,韻達完成業務量9.8億件,同比增長25.32%,高於市場平均增速,市佔率約為17.19%。韻達業務回彈增速高於其他兩家披露3月經營數據的通達繫上市公司:申通3月業務量5.61件,同比增長8.54%;圓通3月業務量8.47億件,同比增長20.36%

  中信證券一份個股研究報告認為,韻達在通達系中排位第二,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從去年11月以來,通達系的增長速度開始分化,韻達降價搶量效果明顯,Q4件量同增39.4%,增速為通達最高,從中長期看近4年,韻達件量年化增速為47%,通達第二。其次,韻達單票扣非淨利比圓通和申通高0.04/0.08元,盈利能力較強。另外,近3年中通、韻達、圓通、申通股權融資總額為191億、39億、60億、48億元,韻達融資最少,但目前賬面淨現金穩居通達第二。

  阿里佈局物流行業多年。2008年,阿里巴巴就投資百世物流,此後部分融資有小幅度追加;2005年5月12日,圓通獲得阿里巴巴集團與雲鋒基金共同投資,淘寶和圓通簽訂推薦物流供應商協議。2016年3月28日,菜鳥網絡宣佈成立的“菜鳥聯盟”中,百世物流也是首批主要成員之一。目前阿里巴巴對百世集團持股27.43%,位居其第一大股東。

  2017年,阿里以53億元人民幣加碼旗下物流服務公司菜鳥網絡,增持4%的股權至51%,成為絕對控股股東。2019年11月8日,阿里通過增資和購買老股的方式可投入人民幣233億元,持有菜鳥股權從51%增加到63%。

  2018年 5月29日,阿里巴巴、菜鳥網絡聯合向中通快遞投資13.8億美元,持股約10%。2019年3月11日,申通快遞發佈公告稱,阿里巴將投資46.6億元,入股申通快遞控股股東公司。

  截止目前,韻達、圓通、申通和順豐已經全部披露2020年一季報。各家一季報顯示,疫情對各家快遞公司的影響相去甚遠,行業分化正在加速。

  2020年第一季度,順豐是唯一一家受到疫情利好影響的上市快遞公司,第一季度營收335.4億元,同比增長39.5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9.07億元,下滑28%,主要因為疫情期間營業成本增長、對外捐贈支出增加所致。(詳見“業務量大增 順豐一季度緣何增收不增利”)

  其餘所有加盟系快遞均受到疫情的負面影響,營收和淨利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申通營收35.73億元下滑20.72%,扣非淨利2248萬,下滑93.96%;圓通營收55.3億元,下滑14.12%,扣非淨利2.34億,下滑34.34%;韻達營收56.2億,下滑15.86%,扣非淨利2.6億元,下滑48.02%。

  然而一季度快遞市場業務量並未回落,相反小幅增長。根據國家郵政局4月27日的數據,一季度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125.3億件,同比增長3.2%;業務收入累計完成1534億元,同比下降0.6%。尤其是3月,快遞行業看到強勁反彈,全國快遞業務量59.8億件,同比增長23%,較1-2月的同比下降10%明顯加速,國家郵政局預計二季度增速重回30%。、

  相較加盟制的圓通、韻達等快遞企業,順豐、京東物流等直營系快遞在疫情期間一直提供服務,疫情結束後復工率也較高,因此疫情利好效應明顯,市佔率提升明顯。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12月快遞服務業務量為67.3億件,2019年12月順豐業務量為5.84億,因此12月順豐的市佔率約為8.68%,1月這一數據提升到了14.97%,市佔率環比上漲了6.29個百分點。根據一季報,前3個月完成業務量17.2億件,同比增長77.1%,超過行業增速約74個百分點,市場份額約13.7%。

  中金公司在一份報告中分析稱,疫情可能導致業務量增速再次出現分化:受疫情的影響,加盟商業務量和收入不可避免有所下降,但房租等成本固定,而人工、防疫物資的成本面臨上漲,因此經營較為困難。不同快遞品牌的加盟商之間業務量規模、總部政策的不同,因此本身盈利能力就存在差異;在疫情的壓力之下,復工的進度和復工之後擴展業務的動力會出現更為明顯的分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