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壕”賭未來

順豐“壕”賭未來

老鬼邀您閱前思考:加固科技護城河,不遺餘力卡位和搶佔稀缺資源,順豐正在進行一場“壕”賭。

3月15日,順豐發佈了2018年年度報告。亮眼的業績表現和財務數據想必大家都已經瞭解了:

年報顯示,2018年度,順豐控股實現營業收入909.43億元,增幅達27.60%;歸屬上市公司淨利潤45.56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淨利潤為34.84億元。業務量方面,2018年順豐累計完成38.69億票,同比增長26.77%,日均業務量破千萬單。

順豐“壕”賭未來

除了上述核心數據,年報中透露的另外三個信息成功引起了老鬼的關注——

一是營業成本同比上漲31.17%,達到746.42億元;

二是資產負債率略有上升,由2017年底的46.23%上升至2018年底的48.45%;

三是2016、2017和2018年度,三年累計實現扣非淨利潤96.40億元,超過借殼上市時業績承諾。

成本上漲,對應的另一個結果是淨利潤首次出現下滑,較去年減少4.57%。為了確保足夠的開支,順豐加大了對外融資的力度,負債率因此有所增長。這兩點,也是去年年底以來,外界普遍質疑順豐的最主要原因。

對此,順豐也給出了具體的回應:2018年拓展新業務、廣泛佈局,增加了前置性資源投入,優化底盤,升級產業,以提升長期的經營效率,實現其長期戰略目標。

“成本上漲、淨利減少,負債增加,確是事實,但更重要的是事實背後的動因。”

老鬼的朋友安德華說,順豐營收較往年承壓的事實面前,我們也不絕不能忽視事實背後的真相。

比如,負債率雖然略有上升,但真相是仍保持較低水平,大大低於全球著名的直營快遞企業,德國郵政DHL、聯邦快遞、UPS等全球前三大快遞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均在70%左右。

再比如,淨利潤同比減少,並非盈利能力下降,而是“買買買”業務佈局加大了資本支出。

順豐“壕”賭未來

梳理2018年的年報,非常具體的一個信號是——順豐在確保完成借殼上市業績承諾的前提下,明顯加大了對內提升和對外投資的力度,可以說“壕”性十足。

平衡長短期利益,加速產業升級佈局。對順豐來講,這確是一場投資未來的“壕”賭。

內“壕”:加固科技護城河

年報顯示:

2018年,順豐在科技方面的投入累計27.23億元,研發人員人數為5139人(含外包)。截至報告期末,申報和獲得專利1645項,其中發明專利649項。

如此資金投入和研發團隊,在快遞物流行業是絕對的老大。順豐也在年報中明確提出,未來要成為科技驅動的行業解決方案服務公司。

順豐“壕”賭未來

根據年報披露的信息,順豐在科技方面的投入主要集中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精準地圖服務平臺、無人化及自動化操作、智能硬件、智慧包裝等方面。

這些科技投入已經逐步落地,為順豐日常運營的降本增效提供助力。比如——

大數據方面:經過多年自主研發,已經建成了大數據整體生態,成為順豐天網、地網、信息網的“粘合劑”。

順豐地圖平臺:已深入到客戶下單、智能調度、中轉分揀、規劃運輸、末端配送與經營管理等物流全環節,構建了智慧物流地圖服務平臺,運營迭代出了國內首家工業級物流地圖服務產品,已成為順豐數字化和智能化建設的基礎設施。

物流無人機:在實際業務應用和場景上,取得更多突破,同時開展新的商業和運輸模式探索,如農場生鮮配送、特色經濟產品配送等。目前已在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開展無人機物流配送試點運營的相關工作。

按照順豐的規劃,接下來將通過無人機實現航空物流網絡干支線對接,完成對三線及以下城市的空網覆蓋,大幅度提升物流效率。

智慧包裝:正在打造國內首個智慧包裝平臺,有利於加速快遞物流行業包裝類別的統一和標準化進程,提升行業包材生產加工效率,減少過度包裝產生的資源浪費。

……

正是依託於科技平臺的強有力支撐與保障,順豐2018年在市場方面力度最大的一個動作就是打造方案+服務,致力成為基於順豐DNA, 以數據和科技驅動,為企業重塑供應鏈、提供多場景產品化的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

外“壕”:卡位稀缺資源

對順豐來講,2018年是瘋狂的一年,瘋狂撒錢。收購要花錢,找合作伙伴要花錢,完善產業鏈更要花錢——

3月,收購了廣東新邦物流,建立獨立品牌順心捷達,發力重貨快運業務。僅控股收購一項,據說就花了17億元;

4月,參與美國流服務平臺Flexport新一輪的融資,加碼國際業務,1億美元領投;

8月,與美國夏暉集團一起成立了新夏暉,加碼冷鏈業務;

8月,中鐵順豐國際快運有限公司成立,推動快遞運輸公鐵多式聯運;

10月,斥資55億元收購DHL在大中華的供應鏈業務,整合中國內地、澳門和香港的供應鏈管理業務;

除此之外,順豐航空自有機隊規模突破50架,較2017年末的41架增加9架;位於湖北鄂州的“順豐機場”也在全速推進…每一個項目都意味著真金白銀的投入。

順豐“壕”賭未來

順豐“壕”賭未來

順豐“壕”賭未來

“要走差異化的路子,要搭建屬於自己的能力,不要走在人家的後面。”

王衛這句話,道出了順豐2018年不斷買買買的核心邏輯。“不一樣”的順豐,就是要將“不一樣”進行到底,做到極致。

這背後的邏輯和動因,是順豐對稀缺資源不遺餘力的追求和卡位。

在現有格局和形勢下,通過收購、合資等手段實現戰略卡位,無疑是最有效的方式。有證券分析師稱,品牌、網絡、流量、科技、場景正助力順豐成為超級物流平臺。

任何企業想要做大做強,肯定離不開投資。如何將有效的利潤投入到核心業務的拓展且不受外界影響,則是對企業管理智慧和戰略耐力的巨大考驗。

順豐“壕”賭未來的最大不確性也正源自於此。如何既保持主營業務的頭部效應又平衡新業務,是王衛面臨的難題。

處在直營快遞向綜合物流轉型的初期的順豐,面臨著新業務投入帶來的陣痛。但對大體量、成長性佳的頭部公司來講,陣痛、甚至小範圍內的試錯都再正常不過,從長遠看,陣痛過後的修復、成長與回報永遠是超出預期的。

你對順豐的這場“壕”賭有信心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