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 終於熬出頭了!


順豐 終於熬出頭了!



“當危機來臨,別人恐懼我貪婪。”


快遞是受疫情衝擊最大的行業之一,整個一季度,春節疊加復工困難,能夠正常運營的公司屈指可數,順豐是最亮眼的一家。


營收數字能說明一切。


今年1月份,快遞行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整體業務量和業務收入普遍下降的情況下,順豐快遞實現了單月業務同比增加40.45%,月營收超百億的戰績。


2月快遞公司經營數據出爐,順豐數據一枝獨秀,實現業務量4.75億件,同比增長118.89%,營收86.40億元,增長77.30%,市佔率更是升至17.2%。


而圓通速遞、韻達股份、申通快遞的業務量和收入則同比大幅下滑,呈現負增長。


股價上漲是一種褒獎,今年2月,順豐控股逆勢上漲,雖然與曾經的3000多億市值還有很大差距,但還是終於重回了2000億以上。


順豐 終於熬出頭了!

喜迎開門紅 順豐能笑多久?


然而,挑戰卻潛藏在這背後:


當一切恢復如常後,順豐是否還能繼續保持這種優勢?答案沒人知道。


這次疫情,讓更多人養成了網購習慣,這對電商物流規模的增長是件好事。


但是,因為缺乏電商流量的支撐,這幾年順豐的增長疲軟,市場份額被壓縮,這是其一直沒有走出的困境。


順豐 終於熬出頭了!


從2015年到2019年6月,順豐的市場佔有率從9.48%一路下滑到7.26%。


更令順豐尷尬的是業務量“掉隊”:


2017年,中通業務量已是順豐的204%,2018年達到順豐的220%;與順豐同為“老運動員”的申通、圓通,2018年業務量分別相當於順豐的132%、172%;百世、韻達兩位新秀,2018年業務量分別是順豐的141%、181%。


剛剛過去的2019年被稱為順豐的“下沉之年”,這一年整個快遞市場風雲突變,行業競爭不斷加劇從而引發了慘烈的價格戰。


2019年,中通、韻達、圓通、申通、百世的市場份額分別為19.1%、15.8%、14.3%、11.9%和11.6%,較2018年普遍提升1至2個百分點。


這給快遞老大哥順豐帶來了壓力。


於是,去年5月,順豐終於“鬆口”了:針對特定市場(電商)及客戶推出特惠專配。


順豐的特惠專配放棄了一直以來的高客單價和時效性,更貼合電商件的需求。


這種從高端進軍中低端的降維打法,讓順豐嚐到了甜頭:去年第四季度,順豐的業務量達到15.9億件,同比增長51.5%,增速超過通達系。


全年來看,順豐2019年營收、扣非淨利潤分別為1122億、42億,同比增幅分別達到23.4%、20.8%。


其中,順豐新業務板塊收入合計達到286億元,佔整體營業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18.9%上升至25.6%。


快運作為新業務中佔比最大的板塊,2019年營收126.59億元,同比增長57.16%,營收佔比也從2018年的8.9%上升到11.3%。


順豐 終於熬出頭了!

然而,快遞行業“量”和“價”難以兩全,順豐費了老大勁,業務量暴漲沒能帶來同比例的利潤增速。


2019年四季度,順豐收入334.23億元,同比增長31%,是有史以來收入最高的一個季度,但是,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6.96億元,是當年貢獻最少的一個季度。


順豐淨利潤率低的根本原因是快遞業務成本高。


按季度來看,也正是由於推出了低客單價的特惠件,毛利率才一再走低。


順豐 終於熬出頭了!


毛利潤率上不去,2019年四季度甚至只有12.96%,為了滿足增長,順豐還不得不用價格換市場,太難了。


更心酸的是,今年前兩個月,雖然總體營收上漲,但是單價卻持續下滑,2月,順豐的單價18.19元,不僅同比去年2月的22.5元下降了19%,甚至環比1月的19.7元都下降了7.7%。


以此來看,順豐單價的變動與特惠件的放量趨勢相一致,即隨著單價更低的特惠件佔比逐漸提升,對整體的單價無疑會產生越來越強的向下拉力,更是給順豐的利潤率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順豐的毛利率,恐怕不知什麼時候才能是個底。


順豐 終於熬出頭了!

為求突圍 順豐竟然自建機場?


這樣來看,快遞行業“量”和“價”難以兩全,順豐雖然向電商件“妥協”了,但是最終還是要靠區別化服務拉高利潤水平,才能走得更長遠。


順豐的解決方法之一,就是自建機場。


2018年2月,順豐宣佈自建機場,選址湖北鄂州。


從我國地理區位和人口分佈來看,鄂州位於我國中部地區,與各大城市的距離較為理想。鄂州有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距離北京、上海、成都和廣州等大城市的距離均在1000公里左右。從鄂州起飛,1.5小時內能覆蓋經濟、人口占全國90%的地區。


擁有機場就是擁有主動權。


自建機場的重要目標就是提高裝載率。雖然順豐早就買了自己的飛機,但是飛機什麼時候可以出發、停靠、裝貨卸貨,都受到機場限制。


或者說,好的時間段租金高,壞的時間段又影響裝載率。


有數據測算,順豐的裝載率只有45%,也就是說,一架飛機,一半多都是空的,想想都心痛!


但是與此同時也說明,順豐的效率其實有很大的優化空間。


順豐 終於熬出頭了!


按照測算,當裝載率提升10%時,航空運輸成本能夠下降18%,整體運輸成本下降6%。


這對當下利潤漸低的順豐來說,無疑是“救命稻草”。


鄂州機場建成之前,如果10個城市之間都需要發航空件,對於現在的順豐來說,幾乎不可能的,需要45架飛機,城市之間的航程也非常遠。


鄂州機場建成之後,如果10個城市之間發航空件,只需要9架飛機即可,每天晚上11點起飛,夜裡2點多在鄂州降落,分揀之後4點起飛,6點到達目的地,正好能趕上次日的配送。


根據順豐的安排,鄂州機場2021年試運營,到時候,能夠實現每個城市隔日達,無疑是順豐與對手差異化競爭的重要一步。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次疫情下,順豐依靠強大的航空網絡,直營模式的強控制力,再加上對員工捨得出血,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順豐在航空上面的長久佈局,成為這次疫情中得以突圍的碾壓級優勢。


順豐 終於熬出頭了!


1月24日,武漢的前兩架載著32噸醫療物資,抵達武漢天河機場,這兩架飛機均來自順豐航空,順豐也因此成為疫情中首家“逆飛”的航空公司。


從其官方公眾號裡的數據可得知,1月24至今,順豐航空逐步開啟了從深圳、杭州、北京、濰坊、寧波、呼和浩特、長春等地飛往武漢的防疫物資運輸航班。


截至2月20日,該類型航班總量已達到107個,累計貨量2682噸。另外,還恢復了去往美國、歐洲、印度等地的國際貨運航線,並承運來自海外的各類醫療防疫物資。


這家民用航空的表現甚至一度超過“國家隊”:截至3月4日,順豐航空執行的援助武漢航班總架次,比東航和南航加起來還要多!


企業的爆發不在一夕之間,靠的還是長期蓄力。其實,開始發展獨立的貨運航空,是十多年前,順豐創始人王衛就開始佈局的一盤棋。


這次自建機場,或許也早在王衛的計劃之中。


順豐 終於熬出頭了!

尋求其他市場增量 順豐拼了!


光是建機場提升效率還不夠,有人嘆息,“對於順豐這種體量的公司,保證業務增長必然要拓展業務邊界,即使試錯,也必須拿出一定資金,否則可能會錯過一些重大的機會。”


比如說,在消費互聯網時代,順豐曾多次嘗試電商,比如“嘿客”、”順豐優選”和“豐趣海淘”,都沒有激起太大的浪花。


天眼查數據顯示,2020年3月26日,深圳市順豐商業有限公司發生一般經營項目變更,新增:消毒用品銷售(涉及許可經營的項目除外),房屋租賃,無人貨架及自動售賣業務,菸草製品批發、零售等。


這樣來看,順豐似乎對零售業務沒有死心。


不過比起零售,順豐的工業級物流似乎還要更靠譜一點。


“順豐供應鏈能為客戶提供貫穿採購、生產、流通、零售、售後維修的全流程供應鏈服務。”3月24日,在一次投資者關係交流活動中,以順豐董事兼財務負責人伍瑋婷為首的管理層表示,在併購完成DHL在華供應鏈業務之後,順豐最大轉型在於通過科技把傳統供應鏈服務實現規模化、複製化。


順豐 終於熬出頭了!


供應鏈並沒有一個官方定義,通常是指從客戶的客戶,到供應商的供應商,對貫穿其中的產品流、信息流和資金流進行集成式管理。


這意味著,順豐希望從物流環節,滲透至上游的生產、供應、銷售等諸多環節。


時光往回看,早在2014年左右,順豐就圍繞快遞業務,陸續佈局冷運、重貨快運、同城、倉儲以及金融等新業務,還在過去兩年收購美國冷鏈企業夏暉和DHL在華供應鏈業務,進軍2B市場。


目前工業級物流是一個規模很大的市場,眾多企業都在提供各式各樣供應鏈環節服務,還沒有出現明顯整合。


根據中國聯合與採購聯合會公佈的數據,2019年1-11月,中國社會物流總費用12.8萬億元,由運輸、倉儲和管理三大板塊構成。順豐所屬的快遞業只有6000多億元的市場規模,在社會物流中算是細小分支,在供應鏈市場更是微不足道。


這是一次從2C到2B的轉型,從價值鏈下游的配送環節延伸至整個供應鏈,這對順豐而言註定是一次同樣艱難的嘗試。


順豐管理層坦承,目前公司用快遞化模式推進供應鏈的方法是全球唯一的,沒有對標的企業。換句話說,它在這個戰場只能摸著石頭過河。


窮則思變,對於龐大的順豐來說,增長是必須的,當下的順豐正在試圖突出增收不增利的重圍,重拾老大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