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刺殺趙襄子,豫讓為何不惜漆身吞炭?士為知己者死

春秋末年,諸侯割據、卿族崛起,孔子口中的禮崩樂壞之風愈演愈烈。作為中原霸主的晉國卻因長期推行弱公族、扶卿族的政策,其朝政逐漸被六卿所取代。公元前458年,智氏家主智伯聯同韓、趙、魏三家攻滅了範氏、中行氏,並瓜分兩家。三年之後,智伯又以晉君之名向三家索要土地,最終招致三家滅智氏之禍。

為了刺殺趙襄子,豫讓為何不惜漆身吞炭?士為知己者死


  當時,韓、趙、魏三家以趙氏家主趙襄子為首,在誅殺智伯以後,分掉了智氏的封地,並滅其宗族,這引起了智伯心腹家臣豫讓的憤恨。豫讓原先在範氏、中行氏麾下辦事,無法出人頭地。後來轉投智伯門下,大獲讚賞。正因如此,當智伯事敗身死以後,豫讓立下誓言要為他報仇,誅殺趙襄子。

  為了完成復仇大計,豫讓改名換姓,扮作囚徒,深藏匕首,潛入趙襄子宅內廁所之中,以圖行刺。奈何趙襄子為人十分警覺,眼見有生人蹤跡便立即命人將豫讓抓了起來,並搜出匕首。對此,豫讓坦蕩直言自己是智伯的家將,欲為主人報仇。趙襄子聽罷卻說智伯沒有後代,豫讓能為其復仇完全是義氣使然,是一位義士,於是便命左右釋放了他。

為了刺殺趙襄子,豫讓為何不惜漆身吞炭?士為知己者死


  趙襄子釋放了豫讓,並詢問他是否可以冰釋前嫌。對此,豫讓的回答十分清楚,他認為趙襄子的釋放是對他的恩德,但自己為智伯報仇也是自己安身立命的大義所在。

  回家以後,豫讓繼續籌劃復仇大計,為了不讓趙襄子認出自己,他決定“漆身為厲,滅須去眉,自刑以變其容”,並跑到鬧市去行乞。如此一來,即便他的妻子憑藉聲音找到跟前,也難以認出他來。為防意外,豫讓有吞下炭火改變了嗓音。準備妥當以後,他再次來到趙襄子那裡,並打聽其行蹤,然後在其必經之地的一處橋頭潛藏起來。

  然而當趙襄子來到橋頭之後,其馬突然受驚,趙襄子於是認為定是豫讓潛於附近,並派人搜獲出來。這一次,趙襄子沒有再一次將其釋放,反而責問他為何再三行刺。豫讓的回答非常出人意料,他認為智伯沒有子嗣,除了自己就再無人願替他爆出了。趙襄子感動之餘,也體驗到了豫讓的復仇之意,最終讓其自盡。

為了刺殺趙襄子,豫讓為何不惜漆身吞炭?士為知己者死


  豫讓接過劍之後,向趙襄子發起請求,想要讓他脫去外袍讓自己砍幾劍,皆以寄託為主人報仇的情意,如此才算死有瞑目了。趙襄子很讚賞豫讓的志節,當即脫下了錦袍讓他砍上三劍。爾後,豫讓仰天大呼“吾可以下報智伯矣!”,遂伏劍自殺。

  從此豫讓成為先秦時期頗具名氣的刺客,“漆身吞炭”這則成語也因此成為“士為知己者死”的典出來源。需要指出的是,豫讓之舉絕非愚忠,他在事從於智伯之前也曾在範氏、中行氏手下當值,但卻並未獲得重用。“範、中行氏皆眾人遇我,我故眾人報之。至於智伯,國士遇我,我故國士報之”,這才是豫讓所秉承的大義。

為了刺殺趙襄子,豫讓為何不惜漆身吞炭?士為知己者死


  不過,為了完成替智伯復仇的大義,豫讓依舊堅守本心,並未毫無原則、違背道義的行使手段。在他漆身吞炭以後,還是曾被一位交心友人認識,友人曾勸他屈伸於仇人,而後伺機而動(要離就是用這種辦法靠近並刺殺慶忌的),卻被豫讓一口回絕。他認為此舉“懷二心以事其君”,必為後世所鄙夷。由此可見,豫讓的行事風範多了幾分磊落,堪稱國士。

  春秋戰國時期,還有許多像豫讓這樣的布衣之士,其中就有程嬰和公孫杵臼的名字。這二位恰是趙氏孤兒的救助者,也就是趙襄子先祖趙武的恩人。或許,恰是豫讓的行徑讓趙襄子想起了先祖的事蹟,才會屢屢寬仁對待的吧。

為了刺殺趙襄子,豫讓為何不惜漆身吞炭?士為知己者死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當豫讓發出這樣的吶喊,當“士人”階層在社會中的影響愈發顯著之時,新的變革即將來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