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了"可怕的两岁"!李玫瑾:这3个行为不能惯,父母该打就打

孩子到了"可怕的两岁"!李玫瑾:这3个行为不能惯,父母该打就打

孩子到了"可怕的两岁"!李玫瑾:这3个行为不能惯,父母该打就打

孩子到了"可怕的两岁"!李玫瑾:这3个行为不能惯,父母该打就打

李玫瑾教授作为中国有名的心理学教授,长期从事研究儿童犯罪研究,其说的有些话虽然听着刺耳,但实际一针见血,直戳痛处。她曾在一次节目中谈到:孩子身上存在缺点不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路上的领路人父母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

孩子到了

孩子都是父母的小天使,刚出生的时候软软的很可爱,父母恨不得将所有的爱都给他。但是当孩子到了两岁的时候还是小天使吗?那简直是一个小恶魔有一句话叫做"两岁的孩子狗都嫌",虽然没有那么夸张,但足以说明孩子两岁之后有多"可怕"。

应该有很多年轻的爸妈慢慢的会发现,小时候可爱的小天使,到了两岁之后,非但没有越来越懂事,而是一下变成了小恶魔上蹿下跳的。让宝爸宝妈非常头疼,这是宝宝第一次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想法。

什么是"可怕的两岁"?

孩子到了

"可怕的两岁"并不单指2岁的宝宝,涵盖1岁半到三岁多之间。这个阶段是幼儿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他们有了自我意识,对父母的一切要求都会说"不",经常任性、哭闹、难以调教。

在这个阶段,孩子一方面依赖你,另一方面又想要自己的独立。孩子会在两种极端情绪之间来回摇摆,当你要离开他时就缠着你不放,当你要他听话时又跟你对着干。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孩子与家长双方都会对对方失去耐心。

孩子到了

一般来说,几乎没有哪个孩子在三岁之前没闹过,而且越是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自我意识强的孩子,"闹腾"的程度就越强。

在这个阶段,宝宝往往会暴露不少坏毛病,下面这三个,一旦发现,父母别惯着。

一、动不动就乱摔东西

孩子到了两岁左右,因为"叛逆期"的到来,脾气会慢慢变得暴躁,但是2岁的孩子表达能力还比较差,无法明确的表达自己情绪,时不时就通过哭闹向父母表达自己的不满。

孩子到了

哭闹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当孩子用摔东西来发泄情绪时,家长应该立马制止,并反省是不是家庭中有人存在摔东西的习惯被孩子模仿了去。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发泄情绪,比如画画、摔枕头等。。。

针对这个阶段的孩子,小编建议宝妈给孩子读一些引导行为习惯的绘本。比如教孩子热爱卫生、不要哭鼻子、学会分享这类的绘本。孩子一般不会抗拒绘本故事,这与讲道理不同。孩子更容易被绘本的内容所吸引,所以可以把道理通过绘本的方式讲出来。小编为粉丝们推荐两套好书,《宝宝情商培养图画书》10册

孩子到了

而且这个阶段的孩子语言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但一些发展慢的孩子,无法表述出自己的情绪,可能脾气会更加暴躁!所以要行为习惯的开发。

下方可购买

二、喜欢打人

两岁左右孩子,其实还不懂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更不知道什么能做、哪些不能做,也不知道控制自己的力度,想让孩子听话,最好的方法就是给他立规矩。

当发现孩子打人时,家长应制止并问孩子"如果我这样打你,你会开心吗?"让孩子能够的懂的站在对方角度上思考问题。

孩子到了

三、熬夜不睡觉

三岁左右,正处于孩子建立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期,特别是睡眠习惯。

有些孩子小小年纪就作息比较乱,晚上熬夜不睡觉,要么就是晚上睡得晚,家长催都没用,这是十分不好的习惯,长期下去不仅影响身体发育,甚至还会近视眼!

家长做到这些,促进两岁孩子大脑发育,还能轻松度过"可怕的两岁"

2岁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年龄段,在孩子的人生和大脑发育过程中意义重要。首先我们需要抓住时机,帮助孩子促进大脑发育,让孩子赢在起跑线。

孩子到了

哈佛大学医学院琼斯教授研究发现,宝宝智力开发,右脑特别重要。右脑主要掌管记忆和人的创新创造能力,如果得到充分开发,大脑会变得更加聪明和智慧。

孩子到了

而右脑是艺术脑、创造脑,负责想象、创意、第六感、音韵律,决定了创造力、直觉力、速读力、想象力、记忆力。然后就是要留意孩子的情绪。当孩子高兴或者低落时,对此做出反应。既要支持鼓励孩子,又要有恰当的规矩。但是不要打骂孩子,要给孩子连续不断的指导。个人认为游戏书对于3-6岁是抓住大脑发育的一个好工具。

孩子到了

《专注力训练儿童益智开发游戏书》全6册这套智力开发游戏书专注力

以游戏的形式,来吸引孩子提升孩子的智力。其中游戏方式以、找不同、连连看、颜色辨认,分类、配对等等游戏方式来锻炼孩子,让孩子乐在其中!

孩子到了

其次这套游戏书最大的特点是色彩鲜艳,有绘本的感觉,孩子可以通过图片去理解游戏的规则。同时父母可以陪孩子一起做游戏书,能够提升亲子关系,增加更多的交流!

孩子到了

专注力是一切学习的开始,是孩子基本适应环境的能力,是智力的基本因素,也是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的基础。

孩子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