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重巡洋舰的引路人——古鹰级重巡洋舰

同《 》一起食用,效果更佳!

更大的吨位、压倒性的火力

1919年的八八舰队计划将为日本海军提供12艘新的5500吨级轻巡洋舰。然而,大洋彼岸的假想敌美国建造了装备12门152毫米舰炮的奥马哈级轻巡洋舰,而计划的5500吨级轻巡洋舰只有7门140毫米舰炮,火力处于绝对的劣势。因此,12艘轻巡洋舰只有3艘(川内、神通、那珂)得以完成。

日本重巡洋舰的引路人——古鹰级重巡洋舰

奥马哈级轻巡洋舰,火力对5500吨级来说是压倒性的优势

恰逢“造舰之神”平贺让试验性的轻巡洋舰夕张取得了大成功,海军便计划建造一级吨位更大、火力更强的巡洋舰以压倒奥马哈级。新巡洋舰被称作“大型侦查巡洋舰”,标准排水量7100吨,最大航速达35节,装备6座单装200毫米舰炮,另外还有6具610毫米鱼雷发射管。

日本重巡洋舰的引路人——古鹰级重巡洋舰

平贺让的试验品:夕张号轻巡洋舰

平贺让从夕张的设计工作中已经吸取了相当的经验。尽管夕张只有不足3000吨的排水量,她拥有接近5500吨级轻巡洋舰的火力。舰体的设计也相当优秀,采用了大幅上扬的飞剪艏以提高适航性,炮塔则是全新的背负式布局。因此,新巡洋舰继承了夕张身上的这些优点。此外,新巡洋舰采用了平甲板船型,进一步降低了排水量。

设计方案于1921年8月得到了海军的认可——此时华盛顿海军条约还没有签署,而新巡洋舰的指标也显然达不到重巡洋舰的标准,因此她们实际上并不属于条约重巡洋舰,而是一级大型化的轻巡洋舰

日本重巡洋舰的引路人——古鹰级重巡洋舰

不同状态下古鹰级的初稳心高(GM值)

日本重巡洋舰的引路人——古鹰级重巡洋舰

古鹰级重量分配

1922年底一号舰古鹰于三菱长崎造船厂、二号舰加古(沿用了未建成的川内级四号舰的名字)于川崎神户造船厂开工建造。次年海军决定追加两艘古鹰级,这就是青叶和衣笠。由于1924年平贺让出国考察,他的副手藤本喜久雄在海军的压力下对青叶和衣笠展开了大幅修改,因此两舰也可以被单独划分为青叶级——我在这里不打算和古鹰一起讲,会另外开篇。

日本重巡洋舰的引路人——古鹰级重巡洋舰

古鹰

日本重巡洋舰的引路人——古鹰级重巡洋舰

加古

夕张级的舰型设计在古鹰身上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最终沿用至日本的各型重巡洋舰上,可见其成功之处。为了追求高速,古鹰级舰体细长,长宽比达到了11.72:1(妙高级为11.28:1,高雄级为11.20:1)。平贺让还创新性地把主装甲带列入承重结构中,降低了不必要的重量。全舰干舷从舰艏到舰艉呈现“降-平-降”的趋势,舰艏干舷最高可达8.53米,而舰舯干舷只有5.58米,舰艉干舷自然就更加低矮。

不过,建成时的古鹰级公试排水量达到了9500吨,显然大大超出了设计排水量(8586吨)。大幅超重导致古鹰级的干舷进一步下降,主装甲带的防护面积也缩小了三分之一,还影响到了航速和续航力。不过古鹰级的横向稳定性相当优秀,其在高速转弯测试中横摇角度也没有超过13°。如果不是后来的条约巡洋舰大量堆砌武器和上层建筑,她们其实不会出现太严重的横向稳定性问题。

日本重巡洋舰的引路人——古鹰级重巡洋舰

古鹰级线图

防护

很多人说古鹰级皮薄馅大,这其实是一种误区:古鹰级设计的假想敌是奥马哈级轻巡洋舰的152毫米舰炮而并不是203毫米舰炮——事实上,设计指标为在12000米-15000米上防护152毫米炮弹。

古鹰级的主装甲带为76毫米NVNC装甲,9°内倾。原计划主装有3.28米位于公试水线上方,但由于超重,实际只有2.21米位于水线上方,降低了防护范围。弹药库段主装为51毫米,这是因为考虑到弹药库整个位于水线下方,152毫米炮弹入水后速度衰减很快,故不需要非常厚重的装甲。

日本重巡洋舰的引路人——古鹰级重巡洋舰

古鹰级装甲布局,注意没有防雷隔舱

水平装甲为35毫米的NVNC装甲(上层建筑下面为32毫米)。这个水平装甲其实不是完全水平的,有一点微小的弧度,这是老式巡洋舰遗留下来的特征。另外,水平装甲上方还有一层外侧28.6/内侧12.7毫米+19毫米的HT钢(高张力钢)甲板。烟道高出水平装甲的地方有38毫米的NVNC装甲保护,不过这么脆弱的装甲只能说是聊胜于无。

由于巡洋舰的舰体过于狭窄,平贺让没有为古鹰级安装防雷隔舱系统(不是防雷突出部),而只是安装了防水隔舱。巡洋舰的舰宽导致其不可能得到太好的防雷能力,就算有防雷隔舱/防雷突出部也只是心理安慰罢了。

在军令部的压力下,平贺让为古鹰级设计了一道中央防水纵壁,以将并排的两座锅炉/轮机隔开。诚然中央防水纵壁有可能导致军舰因单侧进水过快而倾覆沉没,但海军认为只需要提高反向注水效率即可防止这个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不设置中央防水纵壁可能会使军舰因进水失去更多的动力,也是有得有失吧。之后的日本巡洋舰都安装了中央防水纵壁。

武备

古鹰级采用了6门三年式50倍径200毫米舰炮(三年式50口径20cm舰炮)作为主炮,分置在6个单装炮塔里(A型单装炮塔)。后来新式的203毫米(实际203.2毫米)舰炮投入使用后,该炮即改称“三年式50口径20cm 1号炮”。古鹰级的单装炮塔结构非常简单,防护极其薄弱:正面及两侧为25毫米HT钢,顶盖为19毫米,后部为6.4毫米。炮塔最大仰角25°(射程24000米)。

日本重巡洋舰的引路人——古鹰级重巡洋舰

古鹰的前部炮塔群

古鹰级最初装备4座单装三年式40倍径76毫米高射炮(三年式40口径8cm高射炮),该炮是由原本装备在战列舰上用于驱逐鱼雷艇的“子炮”发展而来,其最大仰角75°、最大俯角5°,最大射高6800米、有效射高5300米,理论射速13发/分;炮弹重5.99公斤,初速670米/秒,身管寿命1200-2000发。无防盾,可以全向装填。此外,古鹰级的舰桥上还安装了两挺7.7毫米机枪用于近距离防空。

在一开始平贺让就强烈反对为古鹰级装备鱼雷,但是奉“渐减邀击”战略为圭臬的日本海军认为大型侦查巡洋舰也应当具备雷击能力。因此平贺让不得不为古鹰级装备了6组一二式双联装610毫米鱼雷发射管,用以发射八年式2号610毫米鱼雷。由于鱼雷发射管位于舰体内部,可想而知鱼雷殉爆带来的损害将会非常之大。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该型鱼雷只能从侧面装填

日本重巡洋舰的引路人——古鹰级重巡洋舰

动力系统

古鹰和加古采用的主机型号有所不同:古鹰为三菱-帕森斯式,加古为布朗-柯蒂斯式,各四组,每组可提供25500轴马力的功率,使其达到34.5节的最大航速(公试中甚至达到了35节)。两舰都装备了12座舰本式吕号锅炉,最大蒸汽压力18.3公斤/平方厘米(156℃),分装在7个锅炉舱中,其中一至五号锅炉舱内为重油专烧锅炉,六、七号锅炉舱内为煤油混烧锅炉。

古鹰级设计续航力为7000海里/14节,但由于超重的问题,实际续航力仅仅比6000海里/14节略高,为6000海里/14.5节。

水上飞机

古鹰级计划在4号炮塔顶部安装一条26.6米滑轨以供水上飞机起飞,但服役初期仅仅安装了后面10米,剩下的部分于1926年安装。1927年古鹰放飞了德国的HD-25和HD-26水侦各一架,次年加古得到了一架二式水侦(仿自HD-25)。两舰要在30年代才能装备吴式二号弹射器和九〇式水侦。

日本重巡洋舰的引路人——古鹰级重巡洋舰

古鹰级的滑轨

火控设备

相比5500吨级轻巡洋舰的“方盒子”,古鹰级的舰桥体积更大,所以能容纳较为全面的火控、航海设备。古鹰级舰桥共分为七层,顶部为一四式主炮方位盘,为了降低舰体震动为方位盘带来的不利影响,其舰桥被设计为创新性的塔式。下方为90厘米探照灯和一三式测的盘、计算器。再下一层为露天的罗经舰桥(当然有帆布遮阳挡雨),两侧有3.5米测距仪和一四式鱼雷方位盘。

日本重巡洋舰的引路人——古鹰级重巡洋舰

水侦机库顶部安装有备份用的一四式主炮方位盘——有趣的是这个方位盘可以执行对空观测任务,但主炮并不能对空射击。

履历

古鹰于1922年12月5日在三菱长崎造船厂开工,1925年2月25日下水,1926年3月31日完工并服役;加古于1922年11月7日在川崎神户造船厂开工,1925年4月10日下水,1926年7月20日完工并于8月1日服役。两舰服役当日即被转入横须贺船籍。1931年10月1日古鹰转入吴镇守府船籍,次年2月1日加古转入吴镇守府船籍。此后再无更改。

古鹰服役第二天就成为了第五战队(轻巡洋舰名取、由良、川内)旗舰;加古服役后替代了由良,并成为新的旗舰。1927年第五战队参加了年度特别大演习,其中古鹰级扮演美军巡洋舰。演习结束后开展了特别阅舰式。年底两艘青叶级加入第五战队,替代掉了神通和那珂(第五战队的编制有过小调整),第五战队也成为了第一支全部由一等巡洋舰(重巡洋舰)编成的战队。

1929年11月7日,古鹰暂时退出现役,因此错过了昭和五年年度特别大演习和阅舰式。1930年12月1日加古暂时退出现役,此时古鹰又重新服役。加古转为预备舰的期间接受了防空强化改装,换装了十年式45倍径120毫米高射炮(B2炮架),并增加了13.2毫米哈奇开斯机枪;装备了新式的九一式对空方位盘和2米测距仪(用于引导高射炮射击);还安装了吴式二号一型火药弹射器,用以弹射九〇式水侦。

日本重巡洋舰的引路人——古鹰级重巡洋舰

新装备的十年式高炮

1931年12月1日古鹰和青叶暂时退出现役——现在整个第五战队都处于预备役状态(衣笠和加古是同一时间退役的)——接受防空强化改装。1932年12月1日加古和青叶级重组第五战队,不过很快由于高雄级重巡洋舰的服役,第五战队的7100吨级巡洋舰必须往后排一位,就成了第六战队。同年6月,古鹰重新服役,这时加古又成了预备舰并转入吴镇守府警备舰队。

1935年11月15日古鹰转为预备舰并转入吴镇守府警备舰队,同日第六战队又往后排到第七战队。三个月后古鹰回到第七战队,并于青叶级一同参加联合舰队年度特别大演习。1937年4月1日,古鹰开始接受全面的现代化改装(持续至1939年4月30日)。而加古早在1936年7月4日就开始改装(持续至1937年12月27日)。

在改装中,古鹰级的炮塔被更换为三座双联装E2型炮塔(装备二号炮)并得到了九一式穿甲弹,威力大为提高。不过两舰的主炮是旧的200毫米舰炮更换内膛得到的203.2毫米舰炮。两舰稍微往前挪了一下120毫米高射炮并新增了九六式25毫米高射炮。

日本重巡洋舰的引路人——古鹰级重巡洋舰

改装后加古的前部炮塔群

一二式鱼雷发射管被全部拆除,更换为安装在甲板上的九二式四联装鱼雷发射管,左右各一座,配备再装填系统;舰桥“改头换面”,由原来的七层增加到了八层,装备了6米测距仪和九四式主炮方位盘,为九一式对空方位盘配备了新的4.5米测距仪(不过这种测距仪和方位盘分离的射控装置还是非常费拉,但是古鹰级也轮不到九四式),用110厘米探照灯替代了90厘米探照灯,还安装了全新的鱼雷指挥装置,火控性能大大提高。另外,古鹰级的舰桥新增了防空指挥所。


日本重巡洋舰的引路人——古鹰级重巡洋舰

注意左侧的九二式鱼雷发射管

日本重巡洋舰的引路人——古鹰级重巡洋舰

改装后的舰桥

吴式二号一型弹射器被更换为三型,可以弹射更大更重的水上飞机,后桅也安装了新型起重机,水上飞机更换为九四式水侦(后来还搭载了九五式水侦)。

10座舰本式吕号重油专烧锅炉替代了原来的老旧锅炉,虽然功率不变但是启动时间更短,对于巡洋舰来说这非常重要。最大航速略有下降,为32.95节(103340轴马力),但续航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7900海里/14节)。古鹰级还装备了新式发电机以为增加的设备提供电力。

古鹰级安装了两个防雷突出部,不过优点反而是提高了稳定性和储备浮力——巡洋舰的舰体太过狭窄,防雷突出部根本达不到足够的宽度来吸收鱼雷爆炸产生的能量。此外还装备了新的注排水系统。

改装完成后,古鹰级拥有了威武的双联装炮塔和敦实的舰桥,看起来就像凶悍的武士一样,战斗力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排水量也达到了10507吨。


日本重巡洋舰的引路人——古鹰级重巡洋舰

改装后的古鹰级线图

日本重巡洋舰的引路人——古鹰级重巡洋舰

皇纪2600年特别阅舰式中的古鹰

日本重巡洋舰的引路人——古鹰级重巡洋舰

改装后的古鹰,全速公试中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第六战队奉命前往特鲁克,随后参加了威克岛战役。1942年1月下旬,第六战队南下袭击拉包尔,在陆军占领该岛后四舰顺理成章地开进了拉包尔港。但好景不长,美国航空母舰空袭马绍尔群岛,担心遭到空袭的第六战队不得不出港躲避。2月20日,发现美国航空母舰的日军立即命令第六战队和两艘轻巡洋舰出击,但一无所获。

日本重巡洋舰的引路人——古鹰级重巡洋舰

两艘古鹰级同框

3月第六战队掩护陆军运输船队攻占新几内亚,虽然遭到了一定的损失但顺利占领新几内亚大部。4月30日第六战队与航空母舰祥凤编成MO作战攻略部队,掩护陆军占领了图拉吉岛。但一周后祥凤就被TF17击沉,以第五航空战队为核心的MO机动部队与TF17展开混战,击沉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重创约克城号航空母舰,但自身也损失惨重。MO作战失利。6月5日两艘古鹰级返回吴港休整,而前一天日军在中途岛惨败。

日本重巡洋舰的引路人——古鹰级重巡洋舰

被击沉前的祥凤号

中途岛海战后,联合舰队新编了第八舰队,第六战队转战三川军一中将麾下(但是编制上仍然属于第一舰队)。8月7日美军登陆瓜岛,三川军一亲率第八舰队和第六战队突入瓜岛附近海域,击沉重巡洋舰昆西、阿里斯托亚、文森斯、堪培拉,重创重巡洋舰芝加哥,取得了辉煌的大胜。但三川军一没有顺势攻击运输船队,对瓜岛的陆战没有做出任何贡献。

日本重巡洋舰的引路人——古鹰级重巡洋舰

萨沃海战后重创的芝加哥

此战两艘古鹰级毫发无损,但被胜利冲昏头脑的日军降低了警惕。美军S-44号潜艇趁机发射了鱼雷,加古被三枚鱼雷击中并于五分钟后倾覆。经历大战而全身而退的加古居然被一艘连名字都没有的小潜艇击沉,真是绝妙的讽刺!

8月23日第六战队同重巡洋舰鸟海掩护了运输船队,行动结束后就一直在肖特兰待机。10月11日第六战队奉命南下炮击亨德森机场,但在靠近瓜岛的时候把斯科特少将的TF64(包括重巡洋舰旧金山、盐湖城,轻巡洋舰博伊斯、海伦娜)误认为是友军、水上机母舰日进的编队。双方逐渐接近,日军瞭望员猛然惊醒:“对方是敌舰!”但指挥官五藤存知少将一厢情愿地认为对方就是日进编队。雨点一样的炮弹落在第六战队头上,而旗舰青叶还在拼命发出“我是青叶!”的信号。

五藤存知当场被打死,但青叶还在努力反击,殊不知这招来了更多的炮弹。就在危急关头,后方的古鹰英勇地前出掩护旗舰。满身弹痕的青叶逃回了肖特兰,但古鹰永远留在了所罗门群岛。

日本重巡洋舰的引路人——古鹰级重巡洋舰

博伊斯号轻巡洋舰的战绩,最上面的就是古鹰

结语

作为日本重巡洋舰的开山之作,古鹰级为后来日本的条约重巡洋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两艘老舰随联合舰队南征北战,却早早地被击沉,经历了萨沃海战的辉煌的日本重巡洋舰也从此再无建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