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生九子各不同,蒲牢、狻猊、霸下它們的故事您知道嗎?

蒲牢

蒲牢在龍生九子中排行老四,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也是一種吉祥獸。相傳蒲牢的外形非常像盤曲的龍,但是比正常的龍要小很多。據說蒲牢非常喜歡鳴叫,它生活在海邊時,平時最怕的是鯨魚。每每遇到鯨魚襲擊時,它就會就大叫不止。

根據蒲牢喜歡鳴叫的特點,人們將其外形雕刻或者置於鐘上。又因蒲牢平生最害怕鯨魚,根據這一個特點,古代人們將把敲鐘的木杵作成鯨魚的形狀。人們藉著寓意希望敲鐘時,讓鯨魚木杵一下又一下撞擊蒲牢鍾,使之"響入雲霄"且"專聲獨遠"。

龍生九子各不同,蒲牢、狻猊、霸下它們的故事您知道嗎?

狻猊

狻猊是龍生九子之一,排行第五,形似獅子,平生喜靜好坐,又喜煙火,佛祖見它有耐心,便收在坐下當坐騎,常出現在宮殿建築,佛像,香爐上。

在建築方面:中國古建築的殿脊上,按照建築等級的高低裝飾著不同數量的吉祥獸,最多的是故宮太和殿共有10個,其它建築上最多使用九個走獸,按等級遞減,分別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狎魚、獬豸、鬥牛、行什。

在香爐上:因為狻猊喜煙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現在香爐上,其中安徽出土的宋代汝窯狻猊香薰製作工藝精湛,是汝窯的巔峰之作。

龍生九子各不同,蒲牢、狻猊、霸下它們的故事您知道嗎?

霸下

霸下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獸,為鱗蟲之長瑞獸龍之九子第六子,名為贔屓(bìxì),樣子似龜,喜歡負重,碑下龜是也。霸下是長壽和吉祥的象徵。它總是奮力地向前昂著頭,四隻腳頑強地撐著,努力地向前走,並且總是不停步。

霸下的形象其原形可能為斑鱉,霸下和龜十分相似,但細看卻有差異,霸下有一排牙齒,而龜類卻沒有,霸下和龜類在背甲上甲片的數目和形狀也有差異。

《堅瓠集》雲:“一曰贔屓【避戲】。形似龜。好負重。今石碑下龜趺是也。”在上古時代的中國傳說中,霸下常背起三山五嶽來興風作浪。後被夏禹收服,為夏禹立下不少汗馬功勞。治水成功後,夏禹就把它的功績,讓它自己背起,故中國的石碑多由它背起的。

龍生九子各不同,蒲牢、狻猊、霸下它們的故事您知道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