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報曝光出海基金行蹤 QDII逆市抄底海外市場


導語:新冠疫情衝擊下的一季度,QDII逆市加大了對美股、港股市場配置

開年迄今,出海的QDII基金在淨值表現上呈現出兩極分化的態勢。截至4月24日收盤,年內淨值增長率超過10%的有16家,其中因醫藥板塊“戰疫”崛起而受益的上投摩根中國生物醫藥年內的淨值增長率約為34.89%,領先排名第二位的基金將近10個百分點;淨值增長率下跌超過30%的基金將近20只,從類型看,多數為原油類出海QDII。

一季報曝光出海基金行蹤   QDII逆市抄底海外市場

在接受《紅週刊》記者採訪時,愛方財富總經理莊正指出:“QDII基金去年年底投資海外的總市值是627億元,今年一季度下降到582億元,下降7.3%。考慮到QDII基金主要投資的是香港(最新佔全部QDII持倉市值比的52.92%)和美國(36.51%),以及一季度香港恆生指數和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分別下跌16.27%和20%的影響,這樣總市值下滑幅度還是可以接受的,反映出出海基金經理們並沒有大幅減倉。”

“如果考慮基金份額變化,則是增倉了。一季度末QDII基金的總份額不跌反漲,從去年底的754億份上長到1040億份,尤其是國際股票型份額從459億份上升到了615億份。這說明投資者抄底海外意圖明顯。”他進一步強調。

QDII基金加大“中概股”配置力度

剛剛披露結束的公募基金一季報揭開了QDII業績兩極分化的原因。以富國藍籌精選為例,其淨值增長率排名位居QDII產品中的第二位。雖然從股票倉位看,在不考慮權益部分的存託憑證,其純股票部分倉位從上一季度的72.47%下降到本季度的68.77%,但從重倉股變動情況看,相比上一季度,其產品國際化的特色反而逆市增強了。

具體來看,在上一季國家或地區的公允價值佔基金資產淨值比例上,2019年末,基金投資於中國香港的佔比是52.59%,投資於中國大陸的佔比是24.24%,投資於美國的佔比是16.87%,而到了最新的2020年一季報中,基金小幅提升了香港市場的佔比,由上一季度末的52.59%提升至53.70%,美國股市的佔比由上一季度末的16.87%提升到了25.23%,而大陸股市的佔比則下降到了11.22%。

進一步分析該基金重倉的美國市場股票,《紅週刊》記者發現,在其成立後的首份季報(去年四季報中)中,僅有前兩名重倉股阿里巴巴和新東方是來自美國股市,持股市值合計佔基金資產淨值比例的13.48%,彼時的第三大重倉股開始,基金持股比例均低於5%。然而在一個季度之後,無論從重倉股的數量還是合計的基金持倉市值佔淨值比來看, 富國藍籌精選有遍地開花的趨勢,除繼續持有阿里巴巴和新東方外, 當季還重倉了好未來、唯品會兩隻中概股。此外,基金經理還選擇了一隻名為ACM RESEARCH INC-CLASSA的非中概股。《紅週刊》查閱網上資料瞭解到,這是一家成立於1998年的硅谷高科技公司。一季報顯示,基金經理對其持倉比例達到了4.87%。

此外,《紅週刊》記者還注意到,即使作為主投港股的QDII基金,其中也不乏有佈局海外重倉股的例子所在,例如南方香港成長。一季報顯示,該基金的基金經理在當季加倉了嗶哩嗶哩,將該股的持倉從上一季的1.55萬股提升至1.95萬股。一季度同樣重倉嗶哩嗶哩的還有華夏新時代,季度末持股1.2萬股。

難能可貴的是,不僅是中概股成為QDII基金經理們的香餑餑,即便是美國的本土公司,內地的QDII基金經理也及時參與了大熱的標的,如去年後半段股價一飛沖天的特斯拉。基金一季報顯示,特斯拉在當季首次出現在融通核心價值的十大重倉之中,基金經理季末持有該公司股票大約0.06萬股,持倉市值佔基金淨值比約為4.47%。當然,在融通核心價值當季十大重倉股中,除去特斯拉之外,其餘的九隻股票均來自於香港股市。

有意思的是,在QDII基金的整體統計中,雖然投資美國市場的股票市值合計和佔淨值比都比不上中國香港市場,但是投資美國的基金家數卻略高於中國香港。來自WIND資訊的統計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投資於美國的QDII基金家數為75家,而投資於香港的QDII基金家數則為71家。

一季報曝光出海基金行蹤   QDII逆市抄底海外市場

在QDII基金的一季報中,頗具看點的是阿里巴巴自家人之爭。去年11月26日,阿里巴巴集團重回港股市場, 阿里巴巴成為全市場第一隻同時在美股和港股上市的中國互聯網公司,從而引發了以QDII為代表的出海公募基金對阿里巴巴的配置區域之惑:究竟是買美國的阿里巴巴還是買香港的阿里巴巴?

《紅週刊》記者不完全統計,上文提到的富國藍籌精選、華夏新時代重倉了美股的阿里巴巴, 而南方香港成長、融通核心價值則選擇買入香港股市的阿里巴巴。整體上,偏國際型的QDII多願意選擇美股的阿里巴巴去配置,而偏港股型的QDII則多選擇在香港上市的阿里巴巴。長量基金提供的數據統計也顯示,基金一季報中持有美股阿里巴巴的產品只數為20只,而持有香港市場的阿里巴巴的產品只數僅為12只。

86只港股獲QDII增持

受疫情影響的一季度,除去美股獲得QDII公募增倉外,根據基金一季報的數據,香港市場的重要性也較以往更加突顯。濟安金信基金分析師程穎用數據指出:“2020年一季報數據顯示,有78只港股遭到了國內公募基金的減持,共減持了76946萬股,另有86只港股遭到了公募基金的增持,共增持112065萬股。”

仍以上文提到的融通核心價值為例,該基金在重倉股數量上仍保持了上個季度的9只港股,但股票倉位有進一步提高。在基金一季報中,該基金的基金經理表示:“在一季度資產配置上,我們從季度初期的高現金低股票策略轉為了季度末的高股票低現金策略,並積極地提高港股的倉位。港股也將會從估值壓縮走向估值修復和繼續消化盈利負面影響的階段。”

縱覽基金季報,《紅週刊》記者發現,當季甚至還存在基金經理清一色重倉配置10只港股的情況存在,例如華寶海外中國成長,在恆生指數一季度下跌了16.27%的背景下,一季度淨值增長率為-0.06%。在季報總結中,該基金的基金經理指出:“一季度我們減持了缺乏正面催化劑的銀行、保險、汽車經銷商類股和漲幅較大的地產開發商類股,增加了增長前景比較確定的物業管理板塊、電信基礎設施、重型卡車等行業配置。”

在華寶海外中國成長十大重倉股變化上,《紅週刊》記者注意到基金經理用港股中的融創中國替換了上一個季度的工商銀行,疊加今年首季繼續重倉的碧桂園、龍光地產、中國金茂等內房股,某種程度上該基金在集中重配單一區域的基礎上,重倉的行業也有集中於房地產產業鏈相關子行業的趨勢。不過,令人疑惑的是,作為港股中內房股的龍頭,中國恆大卻沒有出現在該股的十大重倉名單之中。

除去投資區域進一步集中於香港、美國之外,對於QDII基金來說,基金一季報中的另一大看點就是它們規模的變化。《紅週刊》記者不完全統計, 多隻主動型QDII第一季度的規模出現了一定幅度的增長,例如目前暫居首位的上投摩根中國生物醫藥。該基金一季報顯示,報告期初基金的份額總額約為2.41億份,而到了報告期末,基金的份額總額已上升到約5.20億份,單季規模增幅約為115%。

不過,對於一些本就迷你的QDII來說,新冠疫情的海外擴散所帶來的連鎖反應或許未來是個“致命傷”,以信誠金磚四國為例,一季報顯示,其最新季度末的規模僅約為0.08億,淨值增長率為-21.59%。截至最新收盤,該基金今年以來的淨值增長率雖然有所回升,但仍下跌了約-17.80%。

一季報曝光出海基金行蹤   QDII逆市抄底海外市場

一季報曝光出海基金行蹤   QDII逆市抄底海外市場

一季報曝光出海基金行蹤   QDII逆市抄底海外市場

一季報曝光出海基金行蹤   QDII逆市抄底海外市場

一季報曝光出海基金行蹤   QDII逆市抄底海外市場

一季報曝光出海基金行蹤   QDII逆市抄底海外市場

一季報曝光出海基金行蹤   QDII逆市抄底海外市場

一季報曝光出海基金行蹤   QDII逆市抄底海外市場

一季報曝光出海基金行蹤   QDII逆市抄底海外市場

(注:文章提及個股僅做舉例,不做買入或賣出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