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落戶、農民工子女上學、企業人才進入“體制內”……頂層設計為人才流動“破冰”

大城市落戶、農民工子女上學、企業人才進入“體制內”……頂層設計為人才流動“破冰”

專題:聚焦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

大城市落戶、農民工子女上學、企業人才進“體制內”……長久以來,這些難題阻礙了我國勞動力和人才進一步暢通流動。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下稱《意見》),從“頂層設計”上為破解上述難題,全面、系統地開啟“破冰”行動。

除商品和服務市場,市場體系中還包括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等要素市場。改革開放以來,我國97%以上的商品和服務價格已由市場定價,要素市場建設則仍相對滯後。

此次《意見》瞄準各類要素市場存在的突出矛盾和薄弱環節,在引導勞動力要素暢通流動方面,圍繞戶籍制度改革、平等就業、技術技能評價、人才引進等方面,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改革思路和具體舉措。

專家認為,《意見》提出引導勞動力要素合理暢通有序流動,提高了勞動力的市場化配置水平,對整體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及其重要的意義,有利於我國從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轉變。

大城市戶籍改革將“破冰”

推動超大、特大城市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

戶籍制度改革的實質並不是要一張紙,而是戶口背後的基本公共服務。

“戶籍、社會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務等的行政性分割,致使全國城鎮4.2億就業人員中有2.8億農民工,形成了就業的雙軌制,阻礙了勞動力的公平競爭與城鎮化的合理推進。”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宋曉梧表示,“《意見》的出臺這對於加快農民工市民化進程,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建立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具有重大意義。”

《意見》提出推動超大、特大城市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探索推動在長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率先實現戶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計互認。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戶限制,試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建立城鎮教育、就業創業、醫療衛生等基本公共服務與常住人口掛鉤機制,推動公共資源按常住人口規模配置,推動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常住人口。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陳彥斌指出,勞動力市場的創新舉措在戶籍制度改革方面體現得尤為明顯,這意味著大城市的戶籍改革將真正“破冰”。

暢通人才流動渠道

建立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

改革開放以來,勞動力市場迅猛發展,勞動力要素市場化配置的程度大幅提高。與此同時,伴隨而來的大規模人口流動,也給社會治理帶來了一定挑戰。

《意見》提出健全統一規範的人力資源市場體系,加快建立協調銜接的勞動力、人才流動政策體系和交流合作機制。營造公平就業環境,依法糾正身份、性別等就業歧視現象,保障城鄉勞動力享有平等的就業權利。

“近些年來,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大都市圈和城市群加快發展,各種生產要素向這些區域集中,推動提升城市聚集效應,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可以預見,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轉型升級、創新驅動、經濟增長新動能等,大部分會出現在這些區域。這就要求打通城鄉之間人員、資金等要素的雙向流動通道,”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說,“與大都市圈和城市群發展相適應,在勞動力市場上,應加快農民工市民化進程,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建立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

完善技能評價制度

探索國際模式加大人才引進制度

從計劃經濟下的勞動力由國家統包統配,企業吃國家的大鍋飯、職工吃企業的大鍋飯,轉變到企業有用人自主權、職工有擇業自主權,通過勞動契約實現就業,我國就業方式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勞動力要素的市場化配置取得了巨大進展。

《意見》提出進一步暢通企業、社會組織人員進入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的渠道。《意見》還提出,以職業能力為核心制定職業標準,暢通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自由職業專業技術人員職稱申報渠道,推進社會化職稱評審。

宋曉梧表示,這為國有企業改革和民營經濟崛起創造了前提條件,為技術、數據等要素市場的形成提供了初始動力,從而有力地促進了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

宋曉梧認為,完善技術技能評價制度,暢通職稱評審渠道,對於進一步提高高素質勞動力的創造性,激發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和自由職業者的積極性,都具有重大意義。

此外,《意見》提出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劉世錦指出,可以探索國際科技創新合作新模式,推動外籍科學家領銜承擔政府支持科技項目;暢通海外科學家來華工作通道,為外籍高層次人才來華創新創業提供便利。

宋曉梧表示,勞動力在各生產要素中是最活躍的,土地、資本只有通過勞動力才能激活與運轉,技術、數據等。因此,提高勞動力的市場化配置水平,對整體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及其重要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