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實戰的四字祕訣:王宗嶽《打手歌》集解(八)


太極拳實戰的四字秘訣:王宗嶽《打手歌》集解(八)

太極拳實戰的四字秘訣

一一王宗嶽《打手歌》集解(八)

李新方

【原文】掤捋擠按須認真,上下相隨人難進。任他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撥千斤。引進落空合即出,沾連粘隨不丟頂。

【解曰】研究實戰,如果僅就自己一家之打法作為參考系以研究,總是不客觀的,故而太極拳之實戰研究,是以整個武術為參考系的,叫做“技擊的四種境界”,霍夢魁師祖《技擊四境》雲:“以著打人,第一境也;以法打人,第二境也;以意打人,第三境也;以神打人,第四境也。學技自法始,兼於著,而後專於意,意久自神”,也就是說,太極拳實戰訓練是從第二境界(階段)開始,把第一境界超越了,即以法打人,以意打人,以神打人,與之相對應的,太極拳實戰的四字秘訣亦有三首。

太極拳實戰四字秘訣的第一首“沾連粘隨”,即出自本篇王宗嶽《打手歌》:“引進落空合即出,沾連粘隨不丟頂”,講的是以法打人。第二首“擎引鬆放”,出自李亦畬《撒放密訣》:“擎起彼勁借彼力,引到身前勁始蓄。鬆開我勁勿使屈,放時腰腳認端的”,講的是以意打人。第三首“敷蓋對吞”,出自武禹襄《四字不傳秘訣》:“此四字無形無聲,非懂勁後,練到極精地位者,不能知全。是以氣言,能直養其氣而無害,始能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矣”,講的是以神打人,即武術實戰的全自動化,是武術實戰的最高境界。

雖然太極拳實戰訓練是頓悟法門,但頓悟也是有先後順序的,從沾連粘隨,即以法打人開始,這就是最快的了,許多人學太極拳多年還不是很適合實戰要求,就是因為這個階段的功夫沒有練到身上,長期徘徊於以招打人的階段,當然以後階段也就無從談起了,更不可能做到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就免不了要用蠻力了。

沾是接手,或接勁。太極拳打手分為接手和搭手兩種不同方式,而搭手只是適用於一定範圍內訓練方法,接手則適用於同任何武術實戰而獨具優勢,故李亦畬有《接手論》一篇。武術的大部分拳派,特別是長拳類,外家拳,都以在外圈進攻為主,在拳腳有效地擊中對方前,是要避免與對方肢體接觸的,而短打類,貼身打法,以在裡圈進攻為主,就不能不注重研究接手問題,如跤術、擒拿,以及泰拳的纏抱,都講究搶把、抓把,這也是一種接手方法。

然而太極拳的沾,與搶把、抓把是有本質不同的。搶把、抓把是用力,是抓住不放,而太極拳的沾是用掤勁,用意不用力,不用力而得力,“每一動,惟手先著力,隨即鬆開”(武禹襄《十三勢說略》),“似松非松,將展未展”(武禹襄《太極拳論要解》,是接勁不接招,接勢不接形,當對方的拳腳或器械襲來,不招不架,對方縱有千斤之力,在看似已經被擊中的一瞬間,勁由內換,力點轉移了,只用四兩的力量就把對方的千斤之力引進落空了。

太極拳實戰的四字秘訣:王宗嶽《打手歌》集解(八)

當然,太極拳的沾字訣,即接手法是有一整套系統的訓練方法的,需要明師口授入門,“饒君聰慧過顏閔,不遇師傳莫強猜”(張紫陽《悟真篇·卷之中·之十四),張三丰《無根樹·九》亦云:“勸賢才,休賣乖,不遇明師莫強猜”。

連是連續進攻。外家拳的一般打法以空擊為主,如果一擊不中,就要收回來再伺機進攻,而太極拳以後發制人為主,如果自己佔絕對優勢,一個沾字訣就解決戰鬥了,當然也就不需要再用連字訣了,而如果實力相當,則肢體接觸部位就不要離開,不丟不頂,“不即不離,無縛無脫”(《圓覺經·捲上》),使對方無法再進行第二次進攻,同時勁由內換,在得機得勢的情況下將對方擊敗。跤術、擒拿等短打類在實戰中也要連,但大多是抓住不放,甚至抓死把,只有太極拳打手把連字訣發展到不丟不頂,不即不離,無縛無脫的高級境界。

粘是化打合一,攻防一體。練太極拳的人都注重化勁,但大多把化勁理解為非圓即弧,走弧線以化解對方來力,這當然也沒錯,不過這只是初級階段的化法,還不能完全適應實戰要求,不是王宗嶽先師講的粘字訣的化法,圓縮小了只是一個點,真正的化是變化,制敵全在自身變化,“粘即是走,走即是粘”(王宗嶽《太極拳論》),對方縱有千斤之力,在一個點上就完成了虛實轉換,即實即虛,即虛即實,故能知人而不為人知,制人而不為人制。

同時,粘勁與斷勁是辯證統一的,太極拳打手訓練到了高級境界,粘手即是散手,散手即是粘手,“勁斷意不斷”(武禹襄《太極拳論要解》),敵用快拳、猛拳、重拳進攻,接之即粘而不脫,敵粘我則可以隨時斷開,如敵抓死把,則恰好“引進落空合即出”。

隨是以順避害,借力打人。首先要學會以順避害,接手後隨人而動,使敵之拳腳雖挨我而不能有效擊中,“周身俱要相隨。有不相隨處,身便散亂,便不得力,其病於腰腿求之。先,以心使身,從人不從己;後,身能從心,由己仍是從人。由己則滯,從人則活”(李亦畬《五字訣》)。而後在得機得勢基礎上,機由己發,力從人借,“於彼勁將發未發之際,我勁已接入彼勁,恰好不先不後。如皮燃火,如泉湧出。前進後退,無絲毫散亂。曲中求直,蓄而後發。此所謂借力打人、四兩撥千斤也”(同上)。

沾連粘隨四個字,在講的時候只能一個一個講,而在練和用的時候只是一個意,不是形,不是什麼特定的動作,更不是什麼著,“緊要全在胸中腰間變化,不在外面”(同上)。“沾連粘隨不丟頂”,不丟不頂,就是沾連粘隨四字秘訣的總訣,訣中之訣,秘中之秘。能做到沾連粘隨,不丟不頂,則已入太極拳打手之門矣,而後再研習擎引鬆放,敷蓋對吞,默識揣摩,漸至物來順應,有王武李論的指引,凡所好者人人皆可躋身於神明之域。(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