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達夫與酒:醉中只恨歡娛少,無奈明朝酒醒何!

酒品即人品。從一個人如何對待酒,在酒桌上怎麼表現,如是否偷奸耍滑,是否做小動作,是一飲而盡還是淅淅瀝瀝,仰頭見底還是落落灑灑等等,便知道他是個什麼性情的人,尤其是對於中國文人。同時,沒有女人郁達夫將不成其為郁達夫,而沒有酒也是如此。

郁達夫與酒:醉中只恨歡娛少,無奈明朝酒醒何!

酒與中國文化,與中國文人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尤其是與後者有著不解之緣。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酒是中國騷人墨客寫作詩文時筆墨紙硯外的必需品。詩中蘊含著酒,酒中隱藏著詩,酒是水中詩,詩是心中酒。可以設想,如果沒有酒的話,中國璀璨耀眼的文學歷史就得是另一副模樣了,就會變得味同嚼蠟,寡然無味了。酒對於文人與文學是功是過,無需多論,只舉陶淵明一人足以論證:陶淵明困頓到舉家食粥的境遇,依然是常常賒酒來喝。即便如此,酒又何嘗辜負了陶淵明呢?他的詩文和操守影響了一代代的中國知識分子。雖然像他這樣的一類知識分子,不能致君堯舜,使風俗淳,不能征戰沙場,馬革裹屍,但他們在酒的迷醉之中,把心中積鬱的情感和那無法實現的理想幻化成古今傳誦的詩文又何嘗不是"事功"?甚至是更深層次的文化意蘊上的"事功"。千秋功業,終成黃土,而漢賦南駢,唐詩宋詞,依然是與日月爭光,真可謂經國大業,不朽盛事。其他如建安七子,竹林七賢,魏晉風度,李、杜,王、孟,元、白,韓、柳、歐、蘇、辛等,不勝枚舉。

文人縱情於酒大都是因為他們或者認為歲月苦短人生無常,應醉酒當歌及時行樂,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斗酒相娛樂,聊厚不為薄""浩浩陰陽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萬歲更相送,賢聖莫能度。服食求神仙,多為藥所誤。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生者百歲,相去幾何。歡樂苦短,憂愁實多。何如樽酒,日往煙蘿。花覆茆簷,辣雨相過。倒灑既盡,杖藜行歌。孰不有古,南山峨峨":或者寂寞壓抑壯志難酬,進而憤世嫉俗借酒澆愁","有耳莫洗潁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含光混世貴無名,何用孤高比雲月?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陸機雄才豈自保?李斯稅駕苦不早。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君不見吳中張翰稱達生,秋風忽憶江東行。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或者因酒而解愁快意,而消災避禍,而任誕放達,而與道不行之世劃清界限。唐伯虎《桃花庵歌》:"酒醒只在花間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復日,花開花落年復年。但願老死醒只在花間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復日,花開花落年復年.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前者大都為一定程度上已經功成名就的士大夫,末者多為隱逸之高士,中者大都為失意的落魄文人,達夫當屬中者。

郁達夫與酒:醉中只恨歡娛少,無奈明朝酒醒何!

不為無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郁達夫很早就飲酒成性,少年之時,就酒入愁腸,化作詩文。行者武松喝幾碗酒,就有幾分力氣。郁達夫寫了多少詩文,也就喝了多少酒。從他的十二卷著作中可以發見他好酒的性情。此處引他的三首飲酒詩:

過小金井川看櫻,值微雨,醉後作

尋春攜酒過城西,二月垂楊葉未齊。

細雨成塵催小草,落花如雪鎖長堤。

社前新釀家家熟,陌上重樓處處迷。

我亦隨人難獨醒,且旁錦瑟醉如泥。


木曾川看花"

原野青青春事繁,嗚禽誘我出衡門。

輕帆細雨剛三月,寵柳嬌花又一村。

翠絡金鞍公子馬,綠羅芳草女兒裙。

阻風中酒年年事,襟上脂痕涴淚痕。


席間口占

醉拍欄杆酒意寒,江湖牢落又冬殘。

劇憐鸚鵡中州骨,未拜長沙太傅官。

一飯千金圖報易,幾人五噫出關難。

茫茫煙水回頭望,也為神州淚暗彈。

從這三首飲酒詩中可以發現出很多東西來。第一首寫在小金井川這個地方看櫻花,正下著朦朦的細雨,詩人喝了酒,有些醉了:第二首也是寫看花,詩人受不了春天的原野和花鳥的誘惑,而去踏青:第三首寫詩人懷才不遇,心中惆悵,然而還是為神州大地上所發生的不幸暗彈珠淚。這三首詩都是有思想、有內容、有生活的,不是呻咿嚶嚶,不是無風非要起浪。從上述引詩之中,可以看出郁達夫是有生活熱愛生活的一個人,是熱愛自然與自然息息相通的一個人,是一個雖然鬱郁不得志卻胸懷天下蒼生,有著良知有著報國之心的一個人。

郁達夫與酒:醉中只恨歡娛少,無奈明朝酒醒何!

郁達夫曾經戲言喝酒可以找回初戀的感覺,果真如是乎。在《批評家與酒》這篇文章裡,郁達夫這麼說喝酒之後的種種感覺,"最初的一杯兩杯,喝下去只能潤一潤喉,暖一暖胃,使你感覺到一點生氣。直到一兩斤落肚,滿身血液裡都融合著酒精的時候,那你周圍的世界會完全換一個面目,你的腳和身體也會得輕起來,臉上的筋肉忽然一張忽然一放,笑神經和淚腺便同裝上了電氣一樣,稍微一拔,就會起完全的作用。到了這時候,悲哀,喜樂,生死,得失,在你就都是一樣的了,你所感到的只是舒服,舒服,解放的舒服,自由的舒服。就連沒有飯吃的這一件事情都不能夠苦你,更還有什麼良心不良心,世界不世界,這些事情是別人的事情,還去想它幹什麼,喝,喝,喝,越醉越自在,越醉越放心,這才是世上的樂園,這才是夢裡的遊仙。""這段對酒的玩味真是精道,深刻,郁達夫確實是感官異常的敏銳。他最後在蘇門答臘開了家酒廠,可見其對酒的愛戀,愈老愈深。

郁達夫與酒:醉中只恨歡娛少,無奈明朝酒醒何!

在郁達夫的一生中,總是在醉境中麻醉自己,藉以暫時擺脫現實中的痛苦。郁達夫心中的塊壘外化為狂飲酣醉的行為,而大醉之後,就更為態肆不羈了。在醉境中,一切冷峻的理智和嚴酷的存在都被狂醉沖刷得蕩然無存,一切必然的、邏輯的、道德的和倫理的東西都被酒醉後的狂放所代替,精神和肉體洋溢在高度的歡暢和自由之中,生命獲得了徹底的解放。

郁達夫太清醒了,以至於他不能正視這個社會的現實和自己所要面對的現實:郁達夫太痛苦了,以至於他須臾不能沒有酒,不能沒有酒的醺醉。郁達夫當然清醒地知道自己是在墮落,正是因為他墮落的時候非常清醒地知道自己是在墮落,他才會那麼痛苦,那麼狂狷。他是那麼的清醒,又是那麼的痛苦,以至於痛苦到了變態的程度:通過酒自傷自殘,自我折磨,在自虐之中緩輕自己的痛苦。而郁達夫之所以一生縱酒,根源就在於他找不到理想中那永久的愛,更是因為不懂得如何去愛,如何駕馭自己的感情。沒有愛神維納斯的眷顧,只好從酒神巴吉斯那裡尋求慰藉了。可是飲酒並不能澆滅他胸中的愁緒鬱結,清醒了之後,只會更加的怨恨自己,更加的憤憤不平,更加的放蕩不羈,墮落消磨,自暴自棄。但是有一點,再怎麼樣,郁達夫依然沒有泯滅掉自己有所不為的狷介品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