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傳在民間的柴堆三國故事之“三顧茅廬”

”顧名思義:農民倚靠在柴堆旁談論的三國故事。

一個有趣的現象:農民群眾、三兩成夥會在田間勞作的間隙點上一杆煙;或是在炊煙裊裊中淺飲小酌;亦或是在寒冷的冬天倚靠在柴堆旁曬太陽,侃侃閒談。口中談論的有柴米油鹽醬醋茶、街頭巷尾的八卦也有歷史人物事蹟、家國天下。

而三國故事已然是其中最重要的談資,廣大農民群眾會利用自己的見識和想法去解讀故事中的趣味性,為忙碌且單調的生活增添樂趣。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紮根於社會底層的廣大勞動人民反而用自己的智慧,為典籍記載中冰冷嚴肅的三國曆史,增加了別樣的光彩——使之具備生活氣息更有藝術性和觀賞性。

劉備三兄弟“三顧茅廬”

話說劉備三兄弟“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的故事在“柴堆三國”裡是這樣演繹的:第一、第二次由劉備、關羽出馬遊說諸葛亮失敗,第三次由張飛出馬,諸葛亮說你們若是能跟我對上啞謎,我就隨你們出山。於是,諸葛亮食指指天,張飛便食指指地;嗯,有點意思。然後諸葛亮伸出三個手指胸前畫了一個圈,張飛便伸出九個手指於胸前;厲害!想了想,諸葛亮又用雙手在胸前畫了一個大圓,張飛隨即便用手指了指袖子裡。諸葛亮心服口服,出山!

解讀:

諸葛亮說:我說天文、他答地理;我說三三歸一、他答九九歸原;我說我胸中有陰陽八卦,他說他袖裡藏日月乾坤。

後來劉備和關羽悄悄問張飛:你是怎麼答的?這麼厲害!張飛煞有介事地解釋道:他說今天天上下雪,我說小心地上路滑;他說我要送你們三個大餅,我說要九個才能管夠;他說你們肚子吃不下啊,我說吃不下可以兜著走啊。哦~原來如此!

雖然“柴堆三國”的歷史客觀性相對較弱或與真實人物存在一定差距,但其詼諧誇張等的屬性促使我們以輕鬆的視角看待三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