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市民政局“四點發力”全面推進農村社區建設

營口市民政局聚焦主業,將基層農村社區建設與加強基層社區治理能力、脫貧攻堅任務同步規劃、同步推進,以黨建為引領,以加強農村社區村級建設能力為主線,通過建立操作規範、劃出負面清單、引入多方監督、加強跟蹤問效等舉措,進一步推進了全市農村社區村級規範化運行機制,提升了基層農村社區治理能力。

一是加強綜合服務設施建設,建好工作“發動機”。對貧困地區農村社區建設加大資助傾斜力度,申請省、市福彩公益金,支持貧困地區社區建設,採取新建、改建擴建等方式完成蓋州、大石橋東部山區保障工程18個,不斷改善貧困地區農村社區綜合服務設施。

二是健全民主協商監督機制,樹好工作“風向標”。嚴格落實“四議一審兩公開”、村務聯席會等制度,健全村務監督委員會、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議事規程。整頓提升軟弱渙散村黨組織62個。實行“四對照四查看”工作機制,依法對全市有不符合條件的村“兩委”成員共60人進行了補選,同步補齊配強39名,建立健全村務監督委員會611個,培訓農村基層黨務幹部1500餘人,組織篩選確定省、市扶持集體經濟項目129個,消滅集體經濟“空殼村”134個。

三是規範村規民約修訂,用好工作“指揮棒”。以黨建為引領,以村規民約為主線,廣泛發動群眾、依靠群眾,推進“自治、法治、德治”有機結合,不斷提升鄉村治理能力,做好村規民約和居民公約修訂工作。與有關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做好村規民約和居民公約工作的實施意見》。全市現已修訂完成531個村民公約、158個居民公約。村規民約約出了“新環境”、約出了“新民風”、約出了“新風尚”。

四是提升能力建設,配好工作“攻堅隊”。重點聚焦脫貧攻堅項目,惠農政策落實等重要事項,釐清權利範圍,建立權力清單,明確了在鄉鎮服務中心設立“一站式”服務平臺的具體要求;加強了貧困鄉鎮政府的公共服務能力、社會管理服務能力、民生救助保障能力、帶領群眾脫貧致富能力、綜合保障能力、履職盡責能力為組要內容的“六種”能力建設。加大對貧困地區鄉鎮服務中心建設資助傾斜力度。指導各地對新當選的村民委員會成員進行了培訓,使能監督、敢監督、善監督成為每個成員的標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