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海寇犯吴川纪事

摘录雍正.乾隆《吴川县志》

(明)明隆庆二年(1568年),流冦掠县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倭寇吴川围城甚急。

(明)崇祯五年七年(1632~1634年),海寇刘香老两入限门,大肆劫掠。

(清)顺治四年(1647年),土寇龙泉、杨千秋、郑哨牙六攻域,初战斩郑哨牙。夫复战,言兵败,城陷,知县、县丞、教谕、典史俱被杀,死者无算。时贼李定国攻高州,故明守黄兆穰叛,通李定国,定国遣施尚义、叶标、古鼎等攻化州,村社间咸树白帜应之,吴川遂分东西水对垒,虽不聊生,吴川大饥,谷每石价银二两余,九月故提督李成栋叛,遣将尚可义破吴城,屠截甚惨。

顺治七年(1650年)冷可杰、唐天星攻域,男女被难无算。

顺治十年(1653年)土寇林励金父子勾引叶标、施尚义复犯吴川。

顺治十一年(1654年)李定国复陷高州、化州、吴川。

康熙十六年(1677年),海寇谢厥扶卒船百余只突港索民献米,民尽惊逃。

康熙十七年(1678年)九月初一日,那良士棍陈懿,那罗李大头六,黄坡李天捎二勾引海寇洗彪,船数百号,直入内地掳掠,沿河一带尽为寇踞,土地荒芜,田税遭积,自此始(至)十八年(1679年)贼势愈炽,据洗村、水潭、那邓、那良、大岸为巢穴,沿村焚掠,掳男女、屠耕牛,惨不堪言。十月百总陈华督乡勇渡河,身先士卒,力攻水潭寨,官兵协攻冼村、那邓二巢,贼大败,馀艘仍泊於十二涌、郁律、硇州、新门诸处。

十九年(1680年)六月初二三日,海寇谢昌、李积凤船数百号攻西炮台,初四早,贼分艘对垒馀船乘潮驶入梅录,掠掳男女,仍聚於十二涌取赎。岭西道时公国栋目击荒残,发谷二百石,发牛二十头赈济,广东督粮道蒋公伊悯民困苦,代纳本年仓米三千余石,残黎得生。

康熙二十年(1681年),顺德蔡总兵、虎头门张总兵,统率舟师,调吴营战舰为前道沿海荡剿,贼首谢昌、洗彪漂突琼南,追至扑灭,徐党不知所之,广东署布政司耿公文明,捐俸银七百两,代购牛、种,给发难民开垦荒田,督粮道蒋公伊又代纳本年仓米三千余石,恩同再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