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焦慮的時代如何生存,《道德經》告訴我們答案!

在焦慮的時代如何生存,《道德經》告訴我們答案!

焦慮已經成為了我們這個時代的主題詞。

沒有人會直接說“我很焦慮”,可是有人在考試前日夜擔心,害怕不能通過重要考試;有人為各種貸款發愁;有人為找不到好工作而焦頭爛額,這些哪個不是焦慮的表現?

哪怕如願以償通過了考試,還完了房貸和車貸,找到了好工作,新的焦慮還會出現,孩子上不了重點中學怎麼辦?父母身體越來越不好了怎麼辦?工作上遇到了特別棘手的問題怎麼辦?

大家為什麼會如此焦慮呢?

是因為自己能力不行嗎?是因為競爭太激烈嗎?是因為人生本就如此,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嗎?都不是。

最根本的原因是人們沒有一個正確的人生觀。

說來可悲,現在大部分的人別說正確的人生觀了,連人生觀都沒有。即便有人生觀的人,不過人云亦云,極少由世界觀引申而來,更別提宇宙觀了。

木心曾在《文學回憶錄》中提出兩個問題:“不從宇宙觀而來的世界觀,你的世界在哪裡?不從世界觀而來的人生觀,你不活在世界上嗎?”木心這兩個問題是什麼意思呢?

沒有從宇宙觀得來的世界觀,沒有從世界觀得來的人生觀,你就什麼也沒有。西方哲學講:認識你自己。我們認識自己的次序應該是這樣的:宇宙觀→世界觀→人生觀。這樣才真實懇切,不至於自欺欺人。只有直面現實,只有真實自律,在痛苦中成長,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宇宙觀決定世界觀,世界觀決定人生觀,古今中外的哲學家,老子,莊子,釋迦摩尼,尼采,無一不是遵循這樣的思考順序。

老子的哲學特別清晰地把宇宙觀放進世界觀,人生觀。 老子唯一的著作是《道德經》,他的哲學極簡單豐富,他在兩千多年前就悟出了宇宙真理:“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面對這一宇宙真相,他主張退、守、弱、柔,這在全世界的思想領域中是獨一無二的。

很多人以為《道德經》傳達的思想消極、悲觀、厭世。其實這是對老子哲學的誤解。對待天命,對待人事,老子的話最樸素、最實用:

虛其心。(《道德經》第三章)

致虛極。(《道德經》第十六章)

虛而不屈。(第五章)

上面三句話講的是人保持虛心,保持平靜,沒有妄念也沒有成見,就能獲得無窮智慧,觀照宇宙萬物的本來面目。

還有: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道德經》第八章)

守靜篤。(《道德經》第十六章)

靜為躁君。(《道德經》第二十六章)

清靜為天下正。(《道德經》第四十五章)

以上四句話講的是清靜、平靜能夠讓外界的真相從人們心中顯現。如果人終日昏聵,處於焦慮之中,何談清靜?沒有清靜,何談智慧?若無智慧,何談美好人生?《道德經》是極其精深的實用性哲學著作,字字句句講的是極其厲害的戰略,政治家,軍事家,教育家等各行各業的人都能從中找到策略,取得勝利。

“守靜篤“是老子教給我們的,面對焦慮的答案。

《道德經》第三十六章有云:“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我們若想戰勝焦慮,必要捨棄焦慮,在這一過程中,學會安靜,讓內心始終保持平靜,在平靜中獲得智慧,有了智慧,生活中諸多問題便迎刃而解。

如果從五千多年的中華文化歷史長河中,選出一位哲學家,那麼這個人非老子莫屬。大家都知道,百家爭鳴,諸子百家,是倫理學家,研究的是人際關係、社會結構和治國策略。只有老子思考宇宙、生命。

全世界讀《道德經》的人很多很多,二次世界大戰前,歐洲大學生讀尼采,大戰後必讀老子。《道德經》的英譯、法譯、德譯版本不斷更新。老子的獨特魅力,讓全世界都忘不了他。

有人可能會說,宇宙、世界都是虛無的,離現實生活太遠了。關於宇宙和世界的思考,既不能讓人升職加薪,也不能替人還房貸。與其思考那些,不如想辦法多掙錢。

這本身就是一種焦慮的想法。

《道德經》告訴我們,人要守靜,心要平靜,只有這樣才能開啟智慧。

什麼是智慧?用老子的話說,智慧就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第四十二章)”。我們要做的是“惟道是從”。“天”也是從“道”而來,“天法道”,也就是說,宇宙從道而來,遵循”道“而運行。

著名美國心理學家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告訴我們一個關於道理:人只要順利活過嬰兒期,就一定有更高的靈體保護著他。但他們接受不了悲傷、消極等低頻次的情緒,只能接受平靜,樂觀等高頻次的情緒。所以我們要保持內心的平靜,才能開啟智慧。

這跟《道德經》的中“守靜篤”是一個道理。智慧,生於平靜。因此,儒家教我們“格物致知”,佛家教我們“心無掛礙“,這都是保持平靜,獲得智慧的辦法。只有獲得智慧,我們才能在這個焦慮的時代獲得真正的幸福。

做到“守靜篤“,保持內心平靜,開啟智慧。這就是老子在《道德經》中給我們的對抗焦慮,獲得幸福的答案。

在生命的前半部分,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我們要自尊自強,追求自我,有一番建樹。後半生,我們就要放棄虛無的自我,追求靈魂。就像偉大的牛頓那樣,前半生追求自我,在科學上有偉大建樹;晚年追求靈魂,投入上帝的懷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