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焦虑的时代如何生存,《道德经》告诉我们答案!

在焦虑的时代如何生存,《道德经》告诉我们答案!

焦虑已经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词。

没有人会直接说“我很焦虑”,可是有人在考试前日夜担心,害怕不能通过重要考试;有人为各种贷款发愁;有人为找不到好工作而焦头烂额,这些哪个不是焦虑的表现?

哪怕如愿以偿通过了考试,还完了房贷和车贷,找到了好工作,新的焦虑还会出现,孩子上不了重点中学怎么办?父母身体越来越不好了怎么办?工作上遇到了特别棘手的问题怎么办?

大家为什么会如此焦虑呢?

是因为自己能力不行吗?是因为竞争太激烈吗?是因为人生本就如此,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吗?都不是。

最根本的原因是人们没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

说来可悲,现在大部分的人别说正确的人生观了,连人生观都没有。即便有人生观的人,不过人云亦云,极少由世界观引申而来,更别提宇宙观了。

木心曾在《文学回忆录》中提出两个问题:“不从宇宙观而来的世界观,你的世界在哪里?不从世界观而来的人生观,你不活在世界上吗?”木心这两个问题是什么意思呢?

没有从宇宙观得来的世界观,没有从世界观得来的人生观,你就什么也没有。西方哲学讲:认识你自己。我们认识自己的次序应该是这样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这样才真实恳切,不至于自欺欺人。只有直面现实,只有真实自律,在痛苦中成长,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宇宙观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人生观,古今中外的哲学家,老子,庄子,释迦摩尼,尼采,无一不是遵循这样的思考顺序。

老子的哲学特别清晰地把宇宙观放进世界观,人生观。 老子唯一的著作是《道德经》,他的哲学极简单丰富,他在两千多年前就悟出了宇宙真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面对这一宇宙真相,他主张退、守、弱、柔,这在全世界的思想领域中是独一无二的。

很多人以为《道德经》传达的思想消极、悲观、厌世。其实这是对老子哲学的误解。对待天命,对待人事,老子的话最朴素、最实用:

虚其心。(《道德经》第三章)

致虚极。(《道德经》第十六章)

虚而不屈。(第五章)

上面三句话讲的是人保持虚心,保持平静,没有妄念也没有成见,就能获得无穷智慧,观照宇宙万物的本来面目。

还有: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第八章)

守静笃。(《道德经》第十六章)

静为躁君。(《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清静为天下正。(《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以上四句话讲的是清静、平静能够让外界的真相从人们心中显现。如果人终日昏聩,处于焦虑之中,何谈清静?没有清静,何谈智慧?若无智慧,何谈美好人生?《道德经》是极其精深的实用性哲学著作,字字句句讲的是极其厉害的战略,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等各行各业的人都能从中找到策略,取得胜利。

“守静笃“是老子教给我们的,面对焦虑的答案。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有云:“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我们若想战胜焦虑,必要舍弃焦虑,在这一过程中,学会安静,让内心始终保持平静,在平静中获得智慧,有了智慧,生活中诸多问题便迎刃而解。

如果从五千多年的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选出一位哲学家,那么这个人非老子莫属。大家都知道,百家争鸣,诸子百家,是伦理学家,研究的是人际关系、社会结构和治国策略。只有老子思考宇宙、生命。

全世界读《道德经》的人很多很多,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大学生读尼采,大战后必读老子。《道德经》的英译、法译、德译版本不断更新。老子的独特魅力,让全世界都忘不了他。

有人可能会说,宇宙、世界都是虚无的,离现实生活太远了。关于宇宙和世界的思考,既不能让人升职加薪,也不能替人还房贷。与其思考那些,不如想办法多挣钱。

这本身就是一种焦虑的想法。

《道德经》告诉我们,人要守静,心要平静,只有这样才能开启智慧。

什么是智慧?用老子的话说,智慧就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四十二章)”。我们要做的是“惟道是从”。“天”也是从“道”而来,“天法道”,也就是说,宇宙从道而来,遵循”道“而运行。

著名美国心理学家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告诉我们一个关于道理:人只要顺利活过婴儿期,就一定有更高的灵体保护着他。但他们接受不了悲伤、消极等低频次的情绪,只能接受平静,乐观等高频次的情绪。所以我们要保持内心的平静,才能开启智慧。

这跟《道德经》的中“守静笃”是一个道理。智慧,生于平静。因此,儒家教我们“格物致知”,佛家教我们“心无挂碍“,这都是保持平静,获得智慧的办法。只有获得智慧,我们才能在这个焦虑的时代获得真正的幸福。

做到“守静笃“,保持内心平静,开启智慧。这就是老子在《道德经》中给我们的对抗焦虑,获得幸福的答案。

在生命的前半部分,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们要自尊自强,追求自我,有一番建树。后半生,我们就要放弃虚无的自我,追求灵魂。就像伟大的牛顿那样,前半生追求自我,在科学上有伟大建树;晚年追求灵魂,投入上帝的怀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