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赏析:《国风·周南·关雎》表现的是西周礼乐制度

了解《诗经》,我记得是在初中的时候,几年级忘了,而且学习的第一篇就是《国风·周南·关雎》。年轻人接触先秦文学,其实是很有文化意义的,它会对我们的价值观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这种古朴纯洁的文学可以涵养我们少男少女的言行举止和思想认识。

《诗经》赏析:《国风·周南·关雎》表现的是西周礼乐制度

《毛诗序》说:“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我想这应该是《诗经》开篇是《国风·周南·关雎》的缘故,因为直抒胸臆和借物言情是我国古典文化的文化特性,用这种“思无邪”的文化理念约束我们,克制我们,达到不越界的目的。既然年轻人不越界,那就是文化理念不越界,而文化理念不越界的本质,其实就是文化纯洁和道德纯洁。

《诗经》赏析:《国风·周南·关雎》表现的是西周礼乐制度

《国风·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赏析:《国风·周南·关雎》表现的是西周礼乐制度

正如孔子所言:“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这种崇高且纯洁的恋爱追求,才是当下年轻人所追求的,歌德也说过:“道德纯洁的少男少女的初恋永远趋向‘崇高的目的。’”而《诗经》开篇就是《国风·周南·关雎》篇,我认为体现的就是文化纯洁,道德纯洁。

《诗经》赏析:《国风·周南·关雎》表现的是西周礼乐制度

水鸟关关对着唱,栖在河中沙洲上。

美丽善良的姑娘,是君子求的对象。

长长短短的荇菜,或左或右把它采。

美丽善良的姑娘,醒时梦时追求她。

却一直追求不上,醒时梦时都想她。

悠悠思念情意切,翻来覆去难入眠。

长长短短的荇菜,或左或右把它采。

美丽善良的姑娘,弹着琴瑟接近她。

长长短短的荇菜,或左或右把它采。

美丽善良的姑娘,击鼓敲钟取悦她。

男欢女爱,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情窦初开的男生,喜欢上漂亮的女生,然后连做梦都想和对方在一起,直到想的不行,兴奋地睡不着,辗转反侧,后来爱慕不成,男生为了让女生喜欢自己,一会儿弹琴,一会儿钟鼓,来表达自己对女生的爱慕之情,我想这里面的琴瑟和钟鼓应该是一种西周“礼乐”制度的体现,用“礼乐”约束表达爱情,这种不越界、不犯规的行为,表现的是古典文化中的文化纯洁和道德纯洁。

《诗经》赏析:《国风·周南·关雎》表现的是西周礼乐制度

胡适曾经这样评价《国风·周南·关雎》,他说这是一篇男人引诱女人的文章,他这样说是为新文化运动造势,为了打倒孔家店。不过通过胡适的言论,突然让我想起来了一个典故,就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的故事。我觉得司马相如并不见得有多喜欢卓文君,因为他是带着目的去故意接近卓文君的,他隔着门帘,对卓文君弹《凤求凰》,引诱卓文君对他感兴趣,甚至产生好奇,再到爱上他,最后两人私奔,都有一种目的性和功利性,因为他借助卓文君获得了好处。

《诗经》赏析:《国风·周南·关雎》表现的是西周礼乐制度

但我不认同胡适为了新文化运动而刻意地贬低《国风·周南·关雎》,我觉得《国风·周南·关雎》恰恰体现的是中国古典文化的文化纯洁和道德纯洁。《国风·周南·关雎》中男生通过弹琴和钟鼓,我觉得其实一种追求手段,他用“乐”的手段表达自己的爱慕。因为在西周春秋时期,有着一整套严格的“礼乐”规章制度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而且西周“礼乐”制度已经达到了一个礼乐不分家的地步,所谓“礼之所及乐必从之”,《国风·周南·关雎》中男生通过弹琴和钟鼓的手段我觉得这应该就是用“乐”来表达追求女生的“礼”,这种看似浪荡的行为,其实折射出来的文化本质是文化纯洁和道德纯洁。

《诗经》赏析:《国风·周南·关雎》表现的是西周礼乐制度

《国风·周南·关雎》中文化纯洁和道德纯洁对当下男女恋爱观的启示:

爱情应该是纯粹的,不带有功利的,也不要让物质的东西,把纯粹的爱情当作是一种物物交换,也不要把男欢女爱的真情实感变成流水线生产出来的罐头、方便面、巧克力、化妆品、洗发香波、泡泡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