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蓄勢待發,中小企業豈能掉隊?

“新基建”盛宴下,中小企業如何在細分領域找到應用場景價值?



隨著各地復工復產的全面開啟,為新技術、新產業、新經濟而生的5G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簡稱“新基建”),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巨量的“新基建”投資,正成為激發經濟潛力、優化經濟結構的重要抓手。


“新基建”整裝待發,中小企業豈能掉隊?


從近期發佈的相關政策看,通過“新基建”全面賦能傳統產業的信息化升級和中小企業,成為了關注的重點——3月1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佈了《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方案》,要求集聚面向中小企業的數字化服務商,培育符合中小企業需求的數字化平臺、產品,以及整體解決方案,助推中小企業通過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賦能,實現復工復產,提高發展質量。


更重要的是,在5G、大數據、人工智能市場需求的拉動中,民企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業都發揮了巨大作用。比如:放眼人工智能市場,取得單點突破的,大多是中小創業公司;在工業互聯網和物聯網領域,諸多應用場景的落地,也大多經過民企的試錯。


為了讓更多中小企業抓住這次產業升級窗口期,找到“新基建”產業鏈上的更多合作點,為疫情後的復甦,增添發展的後勁,4月4日(週六)晚20:00,《中外管理》“管理百家大講堂”——《“共克時艱”春耕進行時之“新基建”》(總第24期)整裝待發,你做好準備了嗎?北京芯合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芯合科技)始人王相偉,將帶來專業視角下的精彩講述:《科技創新企業怎麼擁抱“新基建”?》。他將分享以下乾貨:中小企業參與“新基建”的方式有哪些?如何在“新基建”產業鏈中,找到不可替代價值?


同時,“後疫情時代”,圍繞“新基建”,一場規模空前的全民“試驗”正在進行。


那麼,中小企業如何邊緣創新、單點突破,才能成為不畏大企業的細分領域龍頭?在民企可切入的“新基建”蛋糕中,哪種類型的玩家,才有機會被資本重注?圍繞這些問題,素有“科創圈最活躍天使投資人”之稱的創客共贏基金創始合夥人李建軍,將分享《企業如何參與未來“新基建”的投資大潮?》,乾貨滿滿,定會讓你滿載而歸!


“新基建”蓄勢待發,中小企業豈能掉隊?


1


發力“新基建”,一定要先摸準市場需求


“後疫情時代”,一場圍繞“新基建”的全民“試驗”正在發生。如果說不斷創新和試錯是其發展的動力,真正的驗金石只有市場。


“一個創業公司,特別是科技型創業公司,一定要根據客戶的需求去解決實際應用問題。”李建軍這樣對《中外管理》表示,這個思路同樣適用於即將投身“新基建”的中小企業……面對“新基建”投資大潮,建議大家不要倉促上馬,而是要先要看到市場的需要,畢竟你的產品要由市場買單。


芯合科技就是把科技研發和市場需求緊密結合起來的一個典型案例。


芯合科技成立於2015年,分別於2016年5月和2017年12月,完成了中科創星領投的天使輪融資,以及創客共贏基金、中海資本投資的Pre-A輪融資。3月15日,由珠海高科創管投資的新一輪數千萬A輪融資,也已到位。


作為創業者,王相偉坦言每天過得都很焦慮。“不是說疫情期間拿到融資就踏實了,接下來我們還要研發,還要一個一個工廠去磕、去擴大市場,工業不是一個‘賺快錢’的領域。”他說,創業5年中,我們一步一個腳印地創新、試錯,碰了很多釘子,但最大的困難,還是產品的實際落地。


為了解決研發到實際應用的“最後一公里”,王相偉帶領團隊深思苦慮——機器人畢竟不是有血有肉的工人,如何讓它們像熟練工一樣完美地工作,是芯合科技要解決的第一個難題,也是整個行業的難題,如果得以攻關,那將會成為其在工業機器人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新基建”蓄勢待發,中小企業豈能掉隊?


經過不懈努力,他們最終做到在重複定位精度等一系列重要參數方面,遠超國內平均水平,可以為需求方提供從機器人本體、控制系統、驅動器,到後續維護、維修的一整套解決方案。


解決了“最後一公里”問題,王相偉並不滿足,他還要讓自己的產品進一步垂直聚焦。於是,便將突破點放在了“定製化”上。據王相偉介紹,芯合科技生產的機器人,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和使用場景變換功能,儼然成了工業生產中的多面手。


比如:在工業轉型升級中,面向大型儲罐焊接、船舶製造等大型結構的焊接生產,往往會出現大量角焊縫、圓管焊接的需求,不僅工藝流程複雜,成本也高。而芯合科技基於自主研發控制系統打造的高精度智能機械臂,則可以滿足電機焊接、角焊縫焊接和圓管焊接三種不同場景的定製化需求。


2


工業領域的技術改造升級,必須沉下去、慢慢磕


將技術轉化成客戶滿意的商品,並帶來真正的效益,遠沒有人們想象的那樣一日千里。工業領域的技術改造升級,必須沉下去,慢慢磕,才能從“深水區”裡逐漸成長起來。


在王相偉看來,國產智能化機器人的需求量和市場一直沒有打開,很大因素在於產品的穩定性,以及經濟成本方面的考量。


2011年底,富士康提出“百萬機器人計劃”,即要在2014年裝配100萬臺機械臂,並計劃在5-10年中,完成富士康首批自動化工廠的建設。後來由於機器人精度不夠,後期升級和維護成本過高等問題,直到2016年底,才引入了4萬臺設備。


王相偉由此告誡中小型製造業廠商:機器換人並非盲目地堆砌設備,而是要根據具體業務做到人機協同、合理分工。“傳統制造企業的主要利潤空間在於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產品銷售價格以賺取‘中間價’,所以會更加看重引入設備的性價比。”他說。


“新基建”蓄勢待發,中小企業豈能掉隊?


但通過芯合科技智能化系統的引入,原本只能由高級焊工才能完成的作業,普通焊工就能熟練上手,且機器換人的替代效率,可達傳統人工的1.5-2倍,設備投資回收週期也只需一年時間。


因此,在勞動力成本上升和機器人制造成本下降的形勢下,合理規劃焊接智能自動化裝備的投入,可以讓製造廠商進一步縮減投資成本。尤其對於一些相對薄利的製造業企業來說,搭載有焊接智能系統的機器人,可以創造更大的盈利空間。


關於芯合科技的未來,王相偉表示,我們會一如既往地按照既定業務方向去做,並積極尋找合作商以擴展合作。“我們團隊的技術基礎打得非常紮實,創業5年,核心技術是自己研發的,代碼是自己一行行寫的,電路板也是自己設計的……可謂從根上創新、一點一滴積累,所以在整個工業機器人領域是有一定優勢的。”王相偉談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