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重啟經濟,會是V型反彈還是U型復甦?

封筆數日,因為有幾個問題想不通:經濟數據明明這麼差,美股為何仍然走強?美國以及很多國家債臺高築,會不會發生債務危機,以及可能的演變路徑,如何影響未來的經濟走向?世界經濟會發生怎樣的變局?

美國重啟經濟,會是V型反彈還是U型復甦?

當地時間4月1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將允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較少的地區重啟經濟活動。分析開始預測,美國經濟會以哪種形式發展,是V形反彈、U形或W形復甦,抑或呈現L形低迷走向?

據美國銀行對全球基金經理人的調查顯示,有高達93%的受訪經理人預期今年會出現經濟衰退,其中僅有17%認為經濟會“V型復甦”,52%認為會“U型復甦”,還有22%認為是“W型復甦”。

美國自3月中旬開始採取嚴格的外出限制,多間餐廳、零售、旅遊、運動及娛樂等行業暫時關閉,造成高企的失業人數。

數據顯示,美國3 月份零售銷售下降了8.7%,是紀錄以來新低,工業生產下降5.4%,是自1946 年以來的最深跌幅。在新冠肺炎重災區紐約地區,製造業活動不僅創下歷史新低,跌幅更達到令人震驚的78.2%。

美國採取的防疫經濟措施,大多屬於紓困性質,並不是刺激經濟復甦的特效藥;而且,美國多次“放水救市“更令國內財政赤字高築,讓救市後的經濟不明朗因素再添變數。

美國重啟經濟,會是V型反彈還是U型復甦?

美聯儲(Fed)前主席耶倫(Janet Yellen)指出,“疫情對美國經濟造成的破壞越深,美國經濟越有可能出現U型,更甚者是我們不想看見的L型”。

多位美聯儲官員對美國經濟前景也持有悲觀態度。

達拉斯聯儲銀行行長Robert Kaplan16日指出,在解除封鎖後,經濟復甦需要一段時間,可能要到2021年才會恢復原先的模樣。

紐約聯儲銀行行長John Williams同日也發表了類似言論,他表示,即便疫情過了,經濟開始復甦,但他預期需求仍將疲弱,因此需要更大量的資金和財政政策支持,才能在接下來的幾年當中讓經濟全面恢復增長。

舊金山聯儲銀行行長Mary Daly表示,解除政府限制令、讓公眾重拾信心——相信自己能夠安全外出,這一切都需要時間,所有這些都表明復甦之路將是緩慢的。 “我認為不會實現急劇的V型復甦走勢,我預計,整個2020年都將出現負增長,然後到2021年逐步恢復正增長。”Daly補充說,即便如此,上述前景也完全取決於這場健康危機的發展,”Daly稱。

相比之下,聖路易斯聯儲銀行行長James Bullard似乎顯得稍為樂觀,他認為美國經濟能在今年第三季度開始復甦,而且如果新冠病毒檢測能力足夠的話,可能出現“V型反轉”,不過他也警告,風險仍存在,美國經濟面臨許多下行風險,其中包括經濟蕭條。

亞特蘭大聯儲銀行行長Raphael Bostic表示,儘管無法知道經濟前景將如何發展,但他認為,美國經濟可能在第三季度復甦。Bostic 認為,5 月將是美國企業生死存亡的關鍵時間點,企業需要確保擁有充足現金,來應對停工後的經濟衝擊。

美國重啟經濟,會是V型反彈還是U型復甦?

縱橫華爾街半世紀的瑞士銀行場內交易主管Art Cashin 在被問到經濟會U 型反轉還是L 型復甦時說,“經濟重新啟動後,大家會急於加入嗎?喜歡出門社交的人,會馬上回來嗎?不會。因此經濟快速反彈的幾率相當低。”

曾在1987年、2008年金融危機中盈利的美股專家、投資顧問公司Alan B. Lancz & Associates總裁Alan Lancz認為,即使美國經濟完美復甦,最好的情況也只是U形,企業和消費活動的反彈將漫長且緩慢。他強調:“由於這場危機帶來前所未見的負面因素,V形復甦已不可能。”

牛津經濟公司(Oxford Economics)首席美國經濟學家Gregory Daco也預期,美國經濟將呈現U型復甦。他說,即使政府的大規模投資到位,就業損失仍將具有創傷性,因此全面復甦需要12到18個月。

施羅德集團首席經濟學家Keith Wade則指出,由於存在著新冠病毒感染再次擴大的風險,美國經濟可能出現W型走勢,在政策強烈干預下,疫情受到控制,但如果解除相關政策,疫情可能將再度快速擴散。在此條件假設下,經濟可能在第四季度出現第二次下跌,然後在2021年第一季度回升。

相關名詞解釋:

1. V型復甦:短期跌落、強勢回升

經濟短期會呈現跌落,但在危機之後會強勢反彈,高增長率能讓損失得到補償,重回衰退前的水平。因為震盪和復甦的曲線呈現V 型軌跡,所以稱作V 型復甦。

2. U型復甦:需要經過一段時間,才會回到增長水平

經濟在經歷一段時間的衝擊後,能夠迴歸到最初的增長路徑和水平。但與V 型相比,U 型衰退處於底部的時間更長,沒有額外的高速增長來抵銷損失,在震盪期產生永久性的經濟損失。

3. L型復甦:增長無法回到過去水平,長期發展趨緩

供給端遭到結構性破壞,持續多年未能重回趨勢線。也就是說,經濟受劇烈重挫後長期放緩,走勢呈現L 狀。

期待每天與你分享一個國際財經話題。


【免責聲明】本文編譯自外電,不代表“東往西來”的立場與觀點。本文任何內容概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意見,使用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自身的投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文內容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本文版權歸“東往西來”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一旦發現,我們將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