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表揚卻越笨?那是你沒有get這個技能!

隨著當代父母們對教育的關注度不斷增加,現在很多家長都明白了正面管教的意義,認為孩子要多表揚少批評,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就在於誇獎。

孩子越表揚卻越笨?那是你沒有get這個技能!

然而一位斯坦福心理學教授卻說,錯誤的誇獎會損傷孩子的學習動力,進而破壞他們的學業表現。這究竟是危言聳聽還是真知灼見?

其實,這是斯坦福教授Dweck在她的暢銷書《終生成長》中的一個觀點。這個觀點目前已經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認可。

想知道誇獎孩子的正確姿勢是怎樣的嗎?讓我們來看看相關書摘和點評吧。

1、錯誤的表揚方式

我們先來看看,一個擁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孩子是怎麼誕生的:

孩子越表揚卻越笨?那是你沒有get這個技能!

這段話的大意是,表揚一個孩子的智力,反而會損傷他們的動力,並進而破壞他們的學業表現。

這是因為,如果家長每次表揚都是針對孩子的固有特性,例如:

  • 你真聰明
  • 你簡直是數學天才
  • 你的畫太有天賦了
  • 你是個天生的工程師
  • ......


久而久之,孩子就容易把重心集中在這些天性上,逐漸形成固定型思維模式。當遇到一些有挑戰的任務時,他們會擔心,如果自己表現不好,是不是就不聰明瞭?不是天才了?於是,他們會蜷縮在自己的安全區,不去多嘗試,也不多做努力,也因為他們覺得天生聰明的孩子,應該是不需要努力的。長此以往,你覺得他們的表現還能一直優秀嗎?

2、正確的表揚方式

那麼,難道就不能表揚孩子了嗎?

非也非也,表揚也是有技巧的:

孩子越表揚卻越笨?那是你沒有get這個技能!

也就是說,表揚孩子,不能直接針對他們的個性天賦,而是應該針對他們的努力,和達成的結果。例如:

  • 你最近上課很認真,考試成績也不錯,我們為你感到驕傲!
  • 你的計算速度和正確率都提高了,這一定是你每天勤練習,認真檢查的結果,繼續努力!
  • 你今天能獨立完成作業了,完成質量還很高,你又進步了,真棒!
  • 你的畫細節真豐富,這個小車你一定畫過很多次吧?看起來如此逼真,我非常喜歡!
  • 你這個積木搭的好有趣,你是不是觀察過類似建築的結構?你是怎麼知道這樣搭不會倒塌的?你是不是實驗了好幾次?跟我聊聊你的搭建想法吧。
  • ......


當父母的表揚更偏重於孩子的努力,而不是天賦時,孩子就會慢慢知道,只要付出努力,就能得到父母的欣賞;只要付出努力,自己就會獲得進步;只要不斷付出努力,自己就能變得更聰明、更有能力。

孩子越表揚卻越笨?那是你沒有get這個技能!

擁有這樣的成長型思維模式,孩子才會不懼挑戰、不故步自封,才會把困難和挑戰看成是自己成長和學習的機會,才會不怕失敗、並能在失敗中總髮現不足,不斷成長。

3、表揚之外

除了表揚孩子以外,當孩子的表現不盡如人意時,成長型和固定型父母也會有不同的表現。這段話我覺得特治癒,分享給大家:

孩子越表揚卻越笨?那是你沒有get這個技能!


每個孩子都會調皮。研究表明,正常的低齡兒童每三分鐘就會有一次舉止不當。我們是就此給他們的性格貼標籤、下定義呢(例如:你真是個調皮的/不懂事的/淘氣的/不聽話的/壞孩子!),還是利用這個時機來教育他們呢?

4、給家長的話

作者寫給家長和教育者的一些話,我非常喜歡,也分享給大家:

孩子越表揚卻越笨?那是你沒有get這個技能!

關於你自己和孩子的一切,都應始於成長型思維。這並不只是嘴上說說“每個孩子都能學習”,而是發自內心的一種深切的渴望,去觸及每個孩子的內心,並點燃他們學習的動力。a deep desire to reach in and ignite the mind of every child

,這句話讓我很感動......孩子能遇到這樣的老師和家長,多麼幸運呢。

下面這段話,既是給孩子們,也是給我們自己:

孩子越表揚卻越笨?那是你沒有get這個技能!

你必須讓自己每天進步一點點。如果你能持續不斷的讓自己在一項任務上變好一點點,那麼一段時間後,你將會變得好得多。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就是這個道理啦。

最後這段話,一樣發人深省:

孩子越表揚卻越笨?那是你沒有get這個技能!


作為家長、老師、或教練,我們肩負著他人的一段人生。他們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傳承。現在我們知道了,成長型思維是如此關鍵,它既能幫助我們完成自己的使命,還能幫助我們的孩子和學生們實現他們的潛力。

孩子越表揚卻越笨?那是你沒有get這個技能!


你擁有成長型思維嗎?如果你想變成成長型思維的人,不妨去找這本《終生成長》讀一讀吧。

最後,願我們都能夠和孩子們一起:

終生成長。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轉發和關注:

孩子越表揚卻越笨?那是你沒有get這個技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