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錢引的誕生與發展:宋朝為何廢除交子,使用錢引作為新紙幣?

交子是我國乃至全世界最古老的紙幣,出現於北宋年間的四川地區。由於當時四川地區未受到唐末五代時期戰亂的影響,經濟較中原地區更為發達,因此值小體重的賤金屬貨幣已經不能滿足蜀地大宗貿易的需求。

淺談錢引的誕生與發展:宋朝為何廢除交子,使用錢引作為新紙幣?

交子

於是民間商人便需要一種既可以代表鐵錢,又方便攜帶的憑證來交易。由此交子便應運而生。交子誕生之初是由民間的交子鋪戶經營的,但是由於交子鋪戶唯利是圖,破壞了交子的信用,官府一度廢除了交子。直到公元1004年,薛田擔任益州知府後,將交子收作官營,並確立了分界、限額、新舊相因的發行制度。至此,交子作為一種國家發行的官方貨幣,正式登上了歷史舞臺。

官交子作為法定貨幣,可以得到國家的財政支持,北宋官府為了鼓勵人們廣泛使用交子,允許人們在租稅、鹽茶等許多交易裡用紙幣代替鐵錢。史載:

“租稅之輸,茶鹽酒酤之輸,關市澤梁之輸,皆許折納,以惟民之便”

同時,官府還有各種用來穩定幣值的手段:

“賤則官出金以收之,而不使常賤,貴則官散之,以示其稱提,使之勢常平,而無此重彼輕之弊”

但即使是有官府的扶持和調控,交子也僅僅存在了85年,濫發使得交子貶值,最終被錢引取代。

交子的崩潰

錢引與交子,絕不是換了個名字那麼簡單。薛田當初規定兩年一界,每界發行交子1256340貫,準備本錢36萬緡,約佔發行總量的28%,這套制度保證了交子幣值的穩定。熙寧年間,朝廷開始超額髮行交子,並且允許並界流通,於是交子的幣值銳減。

淺談錢引的誕生與發展:宋朝為何廢除交子,使用錢引作為新紙幣?

宋徽宗

宋徽宗時期,由於奸臣當道,交子的發行更是肆無忌憚,“較天聖(1023-1032)一屆逾二十倍而價愈損”,交子的貶值幅度已經達到了90%以上,可以說已經形同廢紙了。

在這種情況下,官府不得不重新發行一種紙幣用來替代已經崩潰的交子。大觀元年(1107)“改四川交子務為錢引務”,同年錢引務“改交子為錢引,舊交子皆毋得兌換現錢”,但這時候新紙幣的名字仍然是交子,大觀三年(1109)才正式更名為錢引。

錢引的發行

“引”是宋代官府頒發的一種運銷許可憑證。出名的有鹽引、茶引,分別對應食鹽和茶葉。商人先交納現金獲得鹽引和茶引,然後可憑藉鹽引和茶引去產地換取食鹽和茶葉。

《宋史·食貨志》記載“錢引本以代鹽鈔”,這也可以說明錢引並不是一種新發明,而是由鹽鈔發展而來。

淺談錢引的誕生與發展:宋朝為何廢除交子,使用錢引作為新紙幣?

蔡京當權的時候,濫發交子使得民眾不信任紙幣。而新的紙幣——錢引要想順利發行,就必須得重新取得民眾的信任。當時的宰相張商英便想到了重新運用薛田辦法,即分界、定期發行、限額等制度。《宋史·食貨志》載:

及張商英秉政,奉詔復循舊法。宣和中,商英錄奏當時所行,以為自舊法之用,至今引價復平。

與此同時他進一步強化錢引的通貨地位,加大紙幣的流通領域。民眾可以隨意從官府那裡用鐵錢兌換錢引,也可以隨時用錢引兌換鐵錢,官府不得用鐵錢賤買民眾手裡的錢引。同時還規定賦稅也可以用錢引交納,這些做法很得民心,於是錢引順利地接替了已經崩潰的交子,並且重拾民眾的信任。

張商英的政策很合理,他使得我國的紙幣歷史沒有因為交子的崩潰而中斷,這對於我國古代紙幣的發展意義重大。同時張商英政策的成功,也證明了薛田的高瞻遠矚,他早已料到統治者濫發紙幣的下場,所以才制定出了分界、限額的制度。

錢引的流通

錢引誕生於北宋大觀三年(1109),止於端平元年(1234),跨越兩宋共發行了56界。錢引在發行和使用上與交子有許多共同之處,比如錢引同樣是只在鐵錢流通區使用,禁止在流通區使用。

淺談錢引的誕生與發展:宋朝為何廢除交子,使用錢引作為新紙幣?

宋朝鐵錢

發行量方面也有共同點。北宋時期,錢引的發行量和交子一樣是每界1256340貫,朝廷南渡後的第五十三界(1127年)也同樣是舊額。但是我們都知道兩宋之際戰亂頻頻,於是南渡後的第二年就“以軍食不繼,增印錢引六十三萬緡”,此後一直在增印。

紹興六年(1136)以前,錢引的印發都是由四川轉運司下轄的成都府錢引務負責。但同年,四川制置使趙開為了籌備軍需,自行印發錢引。(《宋史》記載:“以便宜增錢引三百萬緡市軍儲”)從此以後,錢引的印發由這兩處共同負責。

此後近百年的時間裡,朝廷基本都靠增印錢引的手段來籌備軍需,錢引的發行量由最初規定的一百二十五萬貫增加到兩千多萬貫。但是朝廷和四川政府都很清楚這樣做的後果,交子崩潰的教訓他們尚且記得。於是官府一直在擴大錢引的法償能力,並且確保錢引可以即時兌換,靠著這些手段,民眾依然信任錢引,錢引的幣值也基本維持著穩定,而錢引也因此流通了將近一個半世紀。

錢引的崩潰

北宋交子的崩潰的教訓就是:想要讓紙幣順利流通,官府就必須遵守薛田制定的限額、分界、新舊相因等制度。一旦官府放開界限, 只印發而不回收,發行量必然大增,伴隨而來的便是紙幣貶值。

淺談錢引的誕生與發展:宋朝為何廢除交子,使用錢引作為新紙幣?

韓侂冑

南宋寧宗開禧二年(1206年),平章軍國事韓侂冑貿然北伐,最終以失敗告終。戰爭結束後,雙方簽訂了“嘉定和議”,合約規定:“增加歲幣銀帛各五萬;宋納犒師銀三百萬兩與金。”軍費、增加的歲幣以及賠款使得南宋財力匱乏,國力驟衰。

接下來的操作我們都可以料到了。為了彌補財政虧空,錢引由原來的二界並行改為三界並行,而且嘉定九年(1216)朝廷將界限由兩年一界改為十年一界。至此,錢引的兌換和分界制度遭到了破壞,交子的命運在錢引上重演了。

公元1234年蒙古軍隊攻入四川,致使四川經濟被破壞,朝廷的賦稅收入減少。當初正是因為四川一帶經濟發達,才率先誕生了紙幣。如今四川經濟盛況不再,錢引自然會再次貶值,同年朝廷便停用了錢引。錢引在北宋末年代替交子而誕生,跨越了兩宋,也是宋朝使用時間最長的紙幣,遠超交子的使用時間,因此在我國古代紙幣史上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

淺談錢引的誕生與發展:宋朝為何廢除交子,使用錢引作為新紙幣?

蒙古攻川蜀

遺憾的是,時至今日依然沒有出土一張錢引實物。但是根據記載,錢引票面的構成是以花紋圖案人物歷史畫為主,同時印有朝廷敕字以及使用年限,並且有著多種色彩,可以看出宋朝紙幣的設計理念是非常超前的。

杜牧在《阿房宮賦》裡說:“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錢引的誕生不正是這樣嗎?濫發導致交子崩潰,崩潰以後朝廷用錢引代替了它,但是卻未能吸取教訓,使得錢引最終以同樣的方式退出歷史舞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