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安史之亂與楊玉環之死


公元775年,亂臣安祿山在范陽起兵造反,這個被玄宗看重的胡人,帶著蓄謀已久的野心,直奔唐玄宗的大本營。安史之亂使唐朝受到重創,這也是唐朝由盛轉衰的節點,但是安祿山從弱到強,唐玄宗為何放任不管?唐玄宗的失敗,為何是以楊玉環的死為終點?

世上任何一次偶然都可以追根溯源,唐朝的由盛轉衰與唐玄宗的失敗,都可以從歷史的長流中找到線索。

一.安祿山從無到有的野心

淺談:安史之亂與楊玉環之死

《資治通鑑》記載:本姓康,原名阿犖山,又作軋犖山。少時喪父,隨母嫁安國人安延偃,改姓安,更名安祿山。

安祿山本不姓安,為胡人,但是在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改嫁,嫁給一個姓安的男子,隨後才改名為安祿山,祿山也是光明的意思,可他成功的給唐朝帶來了黑暗。

安祿山本只是一個普通的農民,跟隨母親生活在河北一帶,在當時,河北地區是一個經濟落後的地方,這裡長期生活著各種遊牧民族,而也正是在這種環境下,安祿山學會許多種語言,後來才能去營州當商客們的翻譯,他那識人心的能力,也是後來在營州學會的。

安祿山通過張守珪進入官場後,用自身實力在張守珪心中站住腳跟。隨後被張守珪派去長安遞交文件,安祿山見到唐玄宗後使出渾身解數拍馬屁,而且馬屁還拍的恰到好處。因此玄宗對眼前這個憨厚的胖子印象深刻,這也為後來安祿山官運亨通埋下伏筆。

淺談:安史之亂與楊玉環之死

安祿山真正的轉折點是當上河北的節度使,河北在當時可以說是一個名族大熔爐,在唐玄宗開元年間,大批遊牧民族表示願意歸順唐朝,於是玄宗就把河北周邊的區域劃給了他們。但是遊牧民族管理起來很困難,最大的困難便是言語上的交流,這時懂六種語言的安祿山便成為玄宗的合適人選,而且安祿山在此前已經立下許多戰功,皇帝對這個胖子就更加的放心。就這樣安祿山順利的當上了河北的節度使,開始了第一波的大權在握。

但是一個節度使的力量是不足以撐起他的野心的,到安祿山造反時,他已經是平盧、范陽、河東三個潘鎮的節度使了,手下已經擁有人數達18萬的軍隊,而在當時,中央軍也就是唐玄宗手下的軍隊也只有13萬而已,其餘的軍隊都被派往邊境地區了。

說幹就幹,野心達到極點的安祿山,開始了自我的不斷膨脹,

公元775年,安祿山和部下史思明起兵發動叛亂,以"奉旨討伐逆賊楊國忠"為旗號,從范陽起兵,到河北長驅南下,佔領洛陽、使潼關淪陷,之後步步緊逼玄宗大本營長安。

二.帝王擴張夢的裂痕


淺談:安史之亂與楊玉環之死


而這一切野心的源頭,還要從帝王們的野心開始說起。

從建國之初,唐朝壓根就沒有停下對外擴張的腳步,為心中的更大更遼闊的疆土夢,不斷進行著對外戰爭。

即便當時的唐朝已經是世界第一大國,不管是軍事還是經濟都甩其它國家一大截,可常年的對外擴張,還是對國內的民生經濟損耗很大。

擴張初期,中央用一個叫做"府兵制"的軍事制度控制擴張的步伐,什麼叫做兵府制呢,

府兵平時為土地的農民,訓練,戰時從軍打仗。府兵參戰和自備,全國都有負責府兵選拔訓練的

大意就是戰士們既是士兵又是農民,沒打仗期間,就要進行耕種,閒的時候訓練一下,打仗了呢,就要趕去前線,而且所有參戰的兵器馬匹也都是由中央劃分的折衝府負責。這樣不但能節省中央開支,也能大大提高戰事效率。

可隨著擴張的疆域越來越大,戰士們打完仗後,朝廷規定的"兵歸於府,將歸於朝"的來回成本越來越高,導致戰爭的費用不斷上升,各府對府兵的管控也逐漸減弱,加之各地富人們大批的購買土地,府兵制也就越來越站不住腳根,唐玄宗也就乾脆將它廢除了。


淺談:安史之亂與楊玉環之死


代替府兵制的,是"募兵制",這個制度廢除了士兵還需要務農的任務,被招募後即可一直呆在軍營,不用交稅,更不用來回奔波,還有軍餉,因此募兵制在當時很受歡迎。你想啊,不用務農,可以成為職業軍人,因為唐朝有一個制度叫"出將入相",意思就是文官可以從戎,立下戰功後便有機會回朝當宰相,那個"口腹蜜劍"的李林浦便是這樣當上宰相的,所以許多人的夢想便是揚名戰場。

自募兵制推行後,守護邊疆的人數越來越多,為了方便管理以及保證戰爭的勝利,唐玄宗直接將中央派發軍餉的權利交給各潘鎮的節度使,各潘鎮的節度使們掌握了財政大權,又常年與部隊在一起,於是各自為王的局勢逐漸形成,潘鎮割據也就是不久的事了。

通過募兵制,安祿山的野心才得以慢慢擴張,最終導致血洗長安城、民不聊生、皇帝出逃的局面。

三.楊玉環最後的使命


淺談:安史之亂與楊玉環之死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李白的這首《清平調》雖不是寫給楊玉環,卻只有楊玉環才能配得上此番形容。

安史之亂爆發後,安祿山的軍隊直逼長安城

唐玄宗及其跟隨的十萬人從延秋門出逃,準備暫避蜀中,可在逃亡蜀中的路上,途徑馬嵬驛時,以陳玄禮為首的護送玄宗出逃的金吾衛們突然發動兵變,認為安史之亂的禍源就是楊國忠楊玉環兩兄妹,於是砍下楊國忠人頭,並強迫唐玄宗賜死楊玉環,以平民怨。

淺談:安史之亂與楊玉環之死

雖承諾生生世世永不分離,可玄宗還是將楊玉環賜死於馬嵬驛,以平民恨。

這個帝王背後的女人,因唐玄宗而現於世人們中,也因唐玄宗的為平民恨,被賜死與白綾之上。

帝王的昏庸無能,最後以沉迷女色,荒廢朝政的罪名輕鬆概括,“成也帝王,死也帝王”的楊玉環,完成了她最後的使命。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