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不止脱发,也可能猝死


熬夜不止脱发,也可能猝死


文章开始前,做个测试。

近期你是否出现了以下症状:


熬夜不止脱发,也可能猝死


如果你全部中招,那么第五步就是,猝死。

根据人民网“求真”栏目统计,以中国13亿人口推算,我国猝死总人数约为每年54.4万。

这意味着平均每天有1000多人猝死。

熬夜猝死现象频发

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新闻:

19岁,女大学生宿舍晕倒猝死;

26岁男子连续11天熬夜看欧洲杯后死亡;

36岁券商研究员晚上在家中猝然离世......


这些并不是什么先天的疾病,仅仅只是熬夜所致。

2017年亚马逊中国睡眠地图的数据显示:

中国接近6成人通常在深夜11点到凌晨1点入睡。

除了本身有睡眠障碍情况外,我们把主动长期熬夜分为两种:

一种是晚睡晚起,每天睡足7-8小时,睡眠时间并不减少。

一种是长期熬夜,睡眠时间严重不足。借用维基百科的图概括一下这类熬夜的后果:


熬夜不止脱发,也可能猝死


而我们大多数熬夜的人通常是第二种。

场景类保险“熬夜险”备受追捧

接连发生的猝死案例,让一份保险备受欢迎。

2018年底,一份名为“熬夜险”的保险产品因为包含猝死内容,在微信上被大家接力传播,甚至视作“少熬夜、保重身体”的提醒。

该产品是平安产险在“平安好车主”APP上推出的“双11”限定产品,每份价格只需27.5元,保额高达20万元,期限一年,一经推出就卖出了9800份的良好销量。


熬夜不止脱发,也可能猝死


据估算中国约有1.3亿的90后年轻人有晚睡熬夜的情况,原来我并不是孤独的熬着夜……

早在2017年11月,平安就曾推出过该款熬夜综合险。但也只是昙花一现便宣告下架。据了解这与监管对于此类场景类保险的“保守态度”有关,禁止保险产品偏离实际,追求营销效果,“炒噱头”、“蹭热点”等行为。

此前“恋爱险”、“扶老人险”、“赏月险”等一系列奇葩保险刷屏互联网。专家指出“虽然保费增量可能不算太多,但是这可为大公司带来新的获客手段,而同时也可以为中小险企摸索新的发展方向,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是值得一试的一种营销方式”。场景类保险多数处于摸索阶段,缺乏历史数据沉淀和精算假设,使得目前这类保险噱头大于保障。

熬夜猝死消息不断传来,网友们评出了最常熬夜的八个职业:警察、医务人员、媒体人、会计、销售、程序员、广告从业者、设计师。身在广告业的我留下两行清泪。


熬夜不止脱发,也可能猝死


你们要爱护好自己

虽然熬夜成为90后的普遍显现,但伴随着秃头率也越来越高,猝死现象越发频繁。珍爱生命,从早睡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