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汽車銷量2月跌79%,多地放寬限購,廣州補貼拍牌費

行業分析|汽車銷量2月跌79%,多地放寬限購,廣州補貼拍牌費

汽車業的“黃金時代”終結

中國汽車協會的數據顯示,2018年汽車銷量2808.1萬輛,同比下降2.8%,宣告了自1990年來蓬勃發展的進程被猛然打斷。2019年的汽車產銷數據也不容樂觀,2019年1-10月,國內汽車銷量共計2065.2萬輛,同比下滑9.7%,業界驚呼“汽車黃金時代終結”。

新冠疫情爆發在1月下旬,大部分企業3月才正式復工,對於整個中國汽車市場,等於失去了整個2月份,2019年的春節在2月份,汽車銷售當年的基數本來就低,但今年2月對比去年同期,銷量還是出現了暴跌。據工信部數據,2月汽車產銷量下降約79%,只有29萬輛左右的水平,2月銷量不足1月的20%,預計一季度汽車銷量將損失250萬輛。


行業分析|汽車銷量2月跌79%,多地放寬限購,廣州補貼拍牌費

汽車行業的上下游企業多、產業鏈條長,從原料、加工、零部件、組裝、運輸到終端銷售,可以實時反映國家制造業情況的晴雨表。工信部3月30日公佈,汽車行業開工率達97%,員工復崗率82%,總體達產率和去年同期已經差不多。

3月初疫情轉向歐美,預計2020年一季度,全球汽車銷量預計未7880萬輛,比去年同期損失超過1000萬輛,同比下跌12%,超過了2008年金融風暴的8%的降幅。


2月產量僅去年同期的10%

春節假期結束後,疫情較輕的地區陸續在2月底復工,但疫情較為嚴重的區域則推遲到3月中旬,全國復工節奏有差異,供應鏈的零部件缺失,省外員工無法到崗,物流運輸不暢等因素,都制約著整個中國汽車行業。

上汽集團是中國車企的龍頭企業,2月份,上汽的產量是去年同期的10%。大本營在武行的部分“東風系”車企,產量直接歸零。2020年1-2月,東風本田產量較2019年同期減產4.3萬輛,產值直接損失數十億元。

行業分析|汽車銷量2月跌79%,多地放寬限購,廣州補貼拍牌費

近年來,中國汽車市場本來就處於深度調整期,2019年,受宏觀經濟影響,汽車需求走弱,汽車企業打起價格戰,除了市場競爭慘烈,部分省市汽車排放標準由“國五”切換到“國六”、新能源汽車補貼減少,也增加了車企的成本。2019年車企銷量、盈利能力均受大市影響。疫情將加速汽車企業優勝劣汰,傳統品牌車企舉步維艱,初創車企會比想象中“死得更快”。

吉利控股集團總裁、吉利汽車執行董事安聰慧指出:“2020年可能是歷史上最艱難一年”。 2019年,吉利汽車財報顯示,公司共銷售136萬輛新車,同比下降9%。營收規模為974億元,同比下降9%。全年淨利潤同比下降35%至81.9億元,2019年末現金淨額為118億元,較2018年末的123億元下降了5%。


新能源車免購置稅延長2年,部分城市限購開閘

3月3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指出,為促進汽車消費,確定將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徵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本應在今年年底正式結束的新能源汽車補貼又得以延續,這對受今年補貼退坡、車市持續下行、疫情“重創”等因素影響,持續半年下跌的新能源汽車銷量而言,無疑是重大利好。

行業分析|汽車銷量2月跌79%,多地放寬限購,廣州補貼拍牌費

各地限購政策也有所放寬,杭州就是一個汽車限購的城市。其發佈的公告稱,2020年將一次性增加2萬個小客車指標,其中個人階梯搖號增加1.5萬個,縣(市)個人指標增加5000個。

同樣限購的上海市雖然沒有明確出臺刺激政策,但從數據來看,購車指標也悄然回彈。1月上海個人額度8612輛,中標率6.5%;2月7966輛,中標6.1%;到3月已經是11970輛,中標率上升到8.9%。

另一限購的廣州市,2019年“粵A”牌照搖號中籤率約為0.6%。為刺激當地汽車消費,廣州將釋放更多汽車競拍指標。


廣州市鼓勵本地車企,補貼車主拍牌費用

4月3日,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印發《廣州市促進汽車生產消費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若干措施》鼓勵廣州市整車製造企業補貼消費者競價費用,若廠家補貼達到每輛車1萬元,廣州市財政相應給予該企業每輛車5000元補貼。廣州2月汽車牌照競拍平均成交價為17086元,1萬元補貼標準接近成交均價的60%。

行業分析|汽車銷量2月跌79%,多地放寬限購,廣州補貼拍牌費

政策剛剛發佈,廣州車企迅速響應。廣汽傳祺、東風日產當晚推出營銷活動,提出“買傳祺車補貼粵A牌”和“你拍牌我補貼”。

《若干措施》還提出,對在廣州當地置換二手車、新購“國六”標準車的消費者,每輛給予3000元補助。購買低油耗汽油車和非插電混合動力汽車,每輛給予6000元補助。這意味著,在購車環節,

廣州消費者至少可享受1.3萬元的補貼。

除鼓勵汽車加快更新換代外,廣州市還在新能源汽車消費和便利購車登記等消費環境上下功夫。廣州市提出,從3月底至12月底,在使用環節對個人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給予每車1萬元綜合性補貼。

廣州市汽車服務業協會秘書長郭俊榮稱,如今汽車消費以換購為主。政府的補貼政策對提振市場信心有一定作用,但如果車型沒有給出吸引力的價格優惠,消費者並不著急置換。廠家掌握定價權,如何結合政府給出的政策組合牌推出營銷政策,將對消費者購買行為有直接影響。


總 結

汽車業過去走過來10多年的高速增長期,近兩年增速已放緩,遇上了百年一遇的新冠疫情衝擊,更讓汽車業百上加斤。從市場形態,已經開啟了淘汰模式,產業整合之後消費者觀念發生轉變,擇優選擇的生態開始建立完善,主流品牌銷量或許能保持,二線品牌則動盪不堪,三線品牌則開啟面臨被淘汰或被整合。

為了刺激汽車消費,一個多月來,商務部已經連續5次發文要刺激和鼓勵汽車消費,國務院將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徵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上海、廣州、杭州等地的限購有所放寬,廣州市推出了《廣州市促進汽車生產消費若干措施》,直接給予車企財政補貼,並鼓勵車企向消費者補貼拍牌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