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人物之——公孫瓚:一直走在自我毀滅路上的莽夫

三國人物之——公孫瓚:一直走在自我毀滅路上的莽夫

公孫瓚,東漢末年從社會底層起步猛人,靠自己的努力打拚,並逐漸成為一方諸侯,在當時的北方諸雄中,從實力上講,可以稱為當時第一人。在人生初期短暫的高光時刻過後,他卻令人費解的很快就結束了他的歷史使命。這其中有許多外部因素的影響,可仔細回顧一下他的所作所為,只能說由於他自身性格缺陷,由於他自己的有勇無謀,使他一直在自我毀滅的路上奔跑,這才是他過早退出歷史舞臺的主要因素。

靠勇力白手起家

公孫瓚(?—199年),字伯珪,大約在東漢元嘉年間出生於遼西令支(今河北遷安市),據史料記載其家族是“幽州遼西郡”貴族的典型一脈,但他由於是庶出,受到的家庭幫助肯定不大,因為在三國中出場時的第一個職務是“為郡門下書佐”,也就是相當於與現在的文書之類工作吧,主要從事一些文件的起草,抄寫,傳送等小事。但他自身的優點也很突出:

有姿儀(長的高大漂亮好看),大音聲(聲音洪亮好聽),性辯慧(口才不錯),每白事不肯稍入,常總說數曹事,無有忘誤(記憶力強),侯太守器之,以女妻焉,遣詣涿郡盧植讀經。

就這樣公孫瓚的事業有了基礎和起步的平臺,學成歸來後,在遼西郡太守劉基(不是候太守)的手下任郡吏,主要任務大概是代表郡守到京都,向朝廷上奏本郡的戶口、賦稅等吧。他也沒有辜負人們對他的期望,做出了自己人生中的兩件大事:

劉太守坐事徵詣廷尉,瓚為御車,身執徒養。及劉徙日南,瓚具米肉,於北芒上祭先人,舉觴祝曰:"昔為人子,今為人臣,當詣日南。日南瘴氣,或恐不還,與先人辭於此。"再拜慷慨而起,時見者莫不歔欷。劉道得赦還。瓚以孝廉為郎,除遼東屬國長史。嘗從數十騎出行塞,見鮮卑數百騎,瓚乃退入空亭中,約其從騎曰:"今不衝之,則死盡矣。"瓚乃自持矛,兩頭施刃,馳出刺胡,殺傷數十人,亦亡其從騎半,遂得免。鮮卑懲艾,後不敢復入塞。遷為涿令。光和中,涼州賊起,發幽州突騎三千人,假瓚都督行事傳,使將之。(《三國志》卷八 魏書八 二公孫陶四張傳)。

因為這兩件事他開始走上了做官為宦之路,也自此開始了自己跨州邊郡的軍閥生涯。可他一生中值得自豪的也只有這兩件事了,因為在自己事業走上新的臺階後,他卻走上了一條自我毀滅的道路。

恃勇力不識大體四面樹敵

三國人物之——公孫瓚:一直走在自我毀滅路上的莽夫

董卓進入京都洛陽把持朝政以後,各地豪傑並起,一時間中原戰火四起。由於道路不通等原因,北方在當時環境下除關外胡人的騷擾外,還相對比較安寧,因為他們遇到一位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劉虞。他以朝廷大司馬出任幽州牧,封襄賁侯,以自己出色的政治手段穩定了北方的局面。

這時公孫瓚帶兵駐薊中(薊城,在今北京市大興縣西南),與前中山國相張純、前太山太守張舉與烏桓大人的叛軍,正打的不可開交,他解決問題的辦法,真是體現自己的一生作風,那就是硬磕到底,武力是處理事情的唯一選擇。這樣的結果是:與胡相攻擊五六年。丘力居等鈔略青、徐、幽、冀,四州被其害,瓚不能御。公元188年,朝廷看到北方的動亂不能平息,而且因為劉虞在北方的威信很高,再次任命他為幽州牧。劉虞到達薊城,精簡了部隊,廣泛佈施恩惠,派遣使者告峭王等人朝廷將寬大處理,可以免除他們犯下的罪責,一下子就消除了動亂的群眾基礎,然後又懸賞通緝張舉、張純。眾叛親離的二張只有逃到塞外,其餘的人員也都投降或逃跑了。至中平六年(189年)三月,張純被手下王政殺死,首級被送到劉虞處,這樣沒有動用一兵一卒就平息了這個令朝廷頭大的難題。就從這一件事就可以看出公孫和劉虞兩人政治 水平的高下,公孫瓚卻沒有認真反思自己的不足,反而對有能力的上級領導心生不滿,認為他不但搶了自己的風頭,還束縛了自己的手腳,這樣先失去了自己一生可以依靠的政治後臺。而他的有勇無謀的莽夫本質和政治覺悟的缺失,在處理袁術和袁紹兄弟糾紛這事中充分表現出來。本來兄弟相爭是人家的家事,和其他人也沒有多少關係,你要是真不甘寂寞的話,也用腦子想想,幫誰才能為自己爭取最大利益才對啊,公孫沒有經過大腦考慮就選擇站隊袁術,派自己的弟弟公孫越幫助孫堅攻袁紹大將周昂,不幸的是公孫越被流矢射中而死,公孫瓚一聽這個消息,怒道:“我弟之死,禍起於袁紹。”這樣就和袁紹有了不共戴天之仇,於是出兵駐紮在磐河(今河北境內),準備和袁紹正式開戰。當時的袁紹實力還非常一般,地盤很小,兵力也不多,是冀州刺史韓馥的手下,所以非常驚恐,趕緊把渤海郡太守印交給了公孫瓚堂弟公孫範,派他到南皮,明顯表現出想與公孫瓚示好的態度。但公孫瓚卻沒有見好就收,公孫範也背叛袁紹,以渤海兵力協助他,於是公孫瓚不顧自己上司的再三勸阻,而且也剛收編了青州、徐州的一股黃巾軍,兵勢一時強盛到極點,就出兵進駐界橋(故址在今河北威縣境內)袁紹的勢力範圍。更是忘乎所以的沒有經過任何人,擅自任命嚴綱為冀州牧(這樣不僅公開和劉虞決裂,也直接表現出對冀州刺史韓馥的輕視),田楷為青州牧,單經為兗州(今山東金鄉縣西北)牧,並配置了郡守縣令。完全是 一副我就是北方老大的做法。公元192年,被逼無奈的袁紹主動屯軍廣川縣(今河北棗強縣東北),與公孫瓚大戰於界橋南二十里處。公孫瓚以兩萬步兵,排列成方陣,左、右兩翼各自配備騎兵五千多人。袁紹命其將麴義領精兵八百在前,布強弩千張於兩翼。公孫瓚輕視袁紹兵少,縱騎兵出戰。麴義命士兵伏於楯下不動,等公孫瓚軍到十步前,一時同發,公孫瓚大敗。袁紹軍生擒了嚴綱並斬其首。麴義追公孫瓚到界橋,公孫瓚率兵還擊,再次被打敗。 於是公孫瓚逃到薊縣(今北京大興區),在縣城東南另築小城自守。雙方戰成均勢。

而 劉虞對公孫瓚窮兵黷武,對於自己的命令不聞不問,心中感覺到非常不滿,就打算稍稍削弱他的權限。公孫瓚本來剛打了敗仗就很鬱悶,看到上司對自己的不滿更是大怒,想想自己打袁紹不佔上風,就屢次違反命令,開始侵犯百姓作為出氣口。劉虞準備賞賜給遊牧民族的物品,也多次被公孫瓚搶奪,劉虞一看不能制止,就決定和公孫兵戎相見。作為文人的劉虞,在武力上當然不是公孫瓚的對手,一個回合就被他殺死。而公孫當然也不知道,他通過這件事,成功將自己樹造成北方所有人的敵人。因為劉虞在北方很得人心,他死後,其舊部鮮于輔、齊周、鮮于銀推舉閻柔為烏桓司馬,與公孫瓚部將鄒丹戰於潞河之北,斬殺鄒丹等四千餘人。這樣公孫瓚就被各種敵對力量所包圍,完全沒有任何出路,滅亡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迷信勇力不能識人容人

三國人物之——公孫瓚:一直走在自我毀滅路上的莽夫

遊戲中趙雲形象

瞭解三國曆史的人可以發現,公孫在北方打拚幾十的時間裡,並沒有組成自己有效的集團力量,手下也沒有能拿出手的人物,給人一種關鍵時刻無人可用的印象,其他群雄卻都在慢慢壯大自己,千方百計將有識之士收為已用,公孫在這方面和曹劉孫不可同日而語,就是和袁紹,呂布相比也是差了一節。難道公孫在一路上就沒有遇到出色點的猛將謀士?答案是有,而且還有幾個在整個三國曆史上稱得上的人傑,可公孫自己智識短淺難識人無術,而且心地狹隘,對大家公認的優秀人才更是不想容納,終於使自己成為孤家寡人。首先看看,還是一個平民的劉備和他是一起求學盧植的同學,可公孫對對這位風雲人物視而不見,作為天下雄才的玄德公,可能早就看出公孫難成大事。所以在自己一無人馬,二無地盤的情況下,雖然依附在公孫瓚處,心中謀劃自己的未來時,根本沒有打算看上公孫,也沒有一點帶他一起玩的意思,更有點不地道的是,劉備在離開公孫時,還挖走了他手下的第一猛將趙雲,不過這件事也真不能全怪劉備。公元191年,趙雲受常山郡推舉,率領本郡吏兵投奔公孫瓚。公孫瓚對這樣主動投靠自己人物不僅不熱情,反而有點酸溜溜的說:“聽說冀州的人都想要依附袁紹, 怎麼唯獨你能迷途知返呢?”趙雲非常大度的回答說:“天下大亂,不知道誰是明主,百姓有倒懸之危,我們常山人經過商議討論,決定要追隨能夠實施仁政的地方,並不是因為我們要疏遠袁紹而偏向於將軍您。”從中也能看出趙對第一次見面的點失望,而且也婉轉的對他提出了希望,只可惜創充耳不聞。 公孫瓚與袁紹交戰以後,就派遣青州刺史田楷佔據青州西北部的土地,袁紹亦派數萬大軍前來爭,公孫瓚便上表將劉備提升為別部司馬,前去幫助田楷抵抗袁紹。趙雲隨劉備出征,為劉備掌管騎兵。趙雲得以與劉備深交,這樣把自己手中的人物輕易在送人了。後來,趙雲因為兄長去世,向公孫瓚請辭歸鄉,公孫沒有一絲挽留之意,而以識見長的劉備知道趙雲此去便不會再回來,因此淚眼汪汪的握著趙雲的手約定了,一生一起打天下的誓言。

其實,當時公孫手下還有一個能人,那就是田豫,劉備投奔公孫瓚時,田豫年紀還小,自己託身於劉備,劉備非常看重他。劉備任豫州刺史後,田豫以母親年老為理由請求回鄉,劉備涕泣著與他告別,說:“只恨不能與君一起建立大業。”由於時機的不湊巧,劉備想得到田的願望終身沒有實現。可由此可以看出劉備能成大事,確實是有過人之處,公孫和他的差距真的不是一般。後來公孫瓚雖然知道田豫有權謀卻不能重用,只是給了田豫一個守東州縣令的小差事。公孫瓚失敗後,劉虞的部將鮮于輔為屬下官民所推重,代行太守之事,他與田豫素來關係很好,就任命田豫為太守府長史。 當時群雄並起,鮮于輔不知依從誰好。田豫對鮮于說:“最終能夠安定天下的,一定是曹操。應該趕緊投奔他,不要等著以後遭禍。”鮮于輔聽從了他的建議,因而受到曹操的重用和封官、尊寵。曹操召田豫為丞相府軍謀掾,任命為穎陰、郎陵令,遷升為弋陽太守,所到之處,都得到很好的治理。後來田豫常年鎮守曹魏北疆,從徵代郡烏桓、斬骨進、破軻比能,多有功勳;也曾參與對孫吳的作戰,在成山斬殺周賀,於新城擊敗孫權。官至太中大夫,封長樂亭侯。

自生自滅是莽夫最後的結局

三國人物之——公孫瓚:一直走在自我毀滅路上的莽夫

公元195年,劉虞的從事漁陽鮮于輔、齊周、騎督尉鮮于銀等率幽州兵馬想為劉虞報仇,因燕國(今北京大興)閻柔素有恩義,他們便推舉閻柔為烏丸司馬。閻柔招集鮮卑、烏丸等兵馬,共得漢兵、胡兵數萬人,與公孫瓚所置漁陽太守鄒丹戰於潞河(今朝白河)之北,大敗公孫瓚軍,斬殺鄒丹。烏桓峭王也率其部落的人及鮮卑騎兵七千餘騎,隨鮮于輔迎接劉虞之子劉和與袁紹將麴義,合兵共十萬攻打公孫瓚,大敗公孫瓚於鮑丘,斬首二萬餘。於是,代郡、廣陽、上谷、右北平各郡縣的官民各自殺掉公孫瓚所置長官,與鮮于輔、劉和兵聯合,公孫瓚屢戰屢敗,於是逃回易京(故址在今河北雄縣西北)想做最後堅守。他先將臨易河挖十餘重戰壕,又在戰壕內堆築高達五六丈的土丘,丘上又築有營壘。塹壕中央的土丘最高,達十餘丈,公孫瓚自居其中,以鐵為門,斥去左右,令男人七歲以上不得進入,只與妻妾住在裡面,又囤積糧谷三百萬斛。公孫瓚又讓婦人習為大聲,使聲音能傳出數百步,用來傳達命令。公孫瓚又疏遠賓客,致使身邊沒有一個親信,謀臣猛將都漸漸疏遠了。從此以後,很少出來打仗,瓚曰:"昔謂天下事可指麾而定,今日視之,非我所決,不如休兵,力田畜谷。兵法,百樓不攻。今吾樓櫓千重,食盡此谷,足知天下之事矣。"。只是這時間的這種想法太天真了。

公元198年,袁紹對公孫瓚展開了最後的決戰。而此時的公孫瓚完全沒有任何鬥志,一心只想自保性命,做出一些正常人難以想象的事情:先是自己有別將被圍,公孫瓚從不肯相救,還說:“救一人,那以後眾人都會只等救兵而不肯力戰。現在我不去救他們,他之後被圍困的將士就會自我勉勵。”等到袁紹來攻時,公孫瓚的界橋別營自度不能自救,而公孫瓚又必不肯相救,眾人或降或逃。袁紹直接攻到了城門前,公孫瓚派他的兒子公孫續向黑山(今河南浚縣西北)黃巾軍求救。199年三月,黑山帥張燕與公孫續率兵十萬,分三路相救公孫瓚。援兵還沒到,公孫瓚秘密派人送信給公孫續,讓他率五千騎兵於北隰之中,舉火把為應,公孫瓚就從城內出戰。袁紹劫得了這封信,將計就計,舉起火把。公孫瓚以為救兵到了,率兵出擊。袁紹設伏兵襲擊公孫瓚,公孫瓚大敗,又回到城內堅守。袁紹於是掘地道到城樓下,毀壞其望樓,漸漸到達中央的土丘。公孫瓚自料必敗無疑,引火自焚。 而公孫瓚的首級,則被袁紹送到了曹操所在的許都。一個獨夫終於走完了自己不尋常的人生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