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沒能力的爸爸,越喜歡把這三句話掛嘴邊,養出來的孩子難有出息

越沒能力的爸爸,越喜歡把這三句話掛嘴邊,養出來的孩子難有出息

越沒能力的爸爸,越喜歡把這三句話掛嘴邊,養出來的孩子難有出息

父愛如山,爸爸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影響深刻。父愛不可缺少,也不可能被替代。

美國秘魯大學的研究成果表明:由男性帶大的孩子智商高,他們在學校裡的成績更好,走向社會也更容易成功。

家長的言行舉止對孩子非常關鍵,對於有兒子的家庭而言,爸爸顯得尤為重要。

越沒能力的爸爸,越喜歡把這三句話掛嘴邊,養出來的孩子難有出息

前不久在公交車上,看到這樣一件事。一位爸爸抱著一個小男孩坐車,剛上車的時候座位很空,爺倆一人一個座位。 等到幾個人上車後,爸爸突然把小男孩抱起來,小男孩不解地問:“爸爸,你抱我幹什麼?”爸爸耐心解釋道:“寶貝,有人上車,小孩不能佔座,所以爸爸把你抱起來,這個座位要讓給叔叔阿姨們坐。”

越沒能力的爸爸,越喜歡把這三句話掛嘴邊,養出來的孩子難有出息

但是,上來的人並不多,小孩讓出的位置並沒人坐,這時爸爸又把小孩放到了原來的座位上。

下一站上來很多人,這時小孩突然說: “爸爸,快把我抱起來, 上來很多大人。”

孩子之間的差距往往就是被父母不同的教養方式拉開的。

因為同為男性,兒子在生活中的各方面會在不經意間就朝著爸爸看齊。這一點是媽媽所無法比的,在兒子心裡,爸爸就是他學習的榜樣。

越沒能力的爸爸,越喜歡把這三句話掛嘴邊,養出來的孩子難有出息

如果爸爸在生活中不注意自己的行為,給孩子做了一個錯誤的示範,那麼教育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而優秀的爸爸,會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為,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不斷改變自己提升自己。不靠譜的爸爸自己沒本事,還常常帶壞了孩子。

一般來說,越是沒能力的爸爸,越喜歡把下面這三句話掛在嘴邊,將來養出來的孩子也是難成大器。

越沒能力的爸爸,越喜歡把這三句話掛嘴邊,養出來的孩子難有出息

1、“家務活不是男人要乾的,不然要女人幹嘛”

之前在公園看到幾位小朋友在玩“過家家”。我路過的時候,聽見了一位小男孩的高聲抗議:“不行!我爸爸告訴我做飯、洗衣服、帶孩子都是女孩子的活兒我們男孩子不會做的……我扮演去掙錢就行……”

現在許多男性責任心很強,認為家務活不一定都是媽媽的責任。不過也有很多大男子思想嚴重的男性。

不少電視劇中,我們也能看到,越是沒本事的男人越不會尊重女性。一提到家務活,就覺得是女人乾的,認為男人只需要做的就只是賺錢就夠了。

越沒能力的爸爸,越喜歡把這三句話掛嘴邊,養出來的孩子難有出息

把這種觀念傳輸給孩子,孩子也會性別歧視也會有這種錯誤的觀念。等孩子將來長大,持著這種觀念和態度,會令身邊的人排斥遠離。

2、“看看你這個熊樣,一點不像我”

有的時候孩子犯了錯,有的爸爸就會嫌棄皺眉說:“你這個熊樣,一點不像我,也不知道是像誰!”這句話對孩子的心靈其實是傷害非常大的,也會對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

越沒能力的爸爸,越喜歡把這三句話掛嘴邊,養出來的孩子難有出息

一個負責任的爸爸,絕不會把孩子身上的問題找藉口。

如果長時間經常這樣打擊孩子,很容易造成孩子的性格缺陷,變得膽小懦弱,親子關係也會變差。

​3、“人家過得好是因為家裡有錢,咱們過不好是祖先不給力”

家庭狀況好不好,主要看自己的工作努不努力,而不是去羨慕別人。

這種人就是典型的沒有上進心,愛眼紅別人,把自己生活過得不好的原因推到自己的祖先身上,自己不努力。其實這就是在無形之中讓孩子推卸責任,一直這樣下去很容易碌碌無為。

越沒能力的爸爸,越喜歡把這三句話掛嘴邊,養出來的孩子難有出息

如果有家長對孩子說了這句話,那麼請儘快停止,其實對生活我們一定要充滿信心,更有責任的把整個家庭經營好,這種正能量會傳遞給孩子,讓他們以後也能奮發圖強,成為一個未來前途無量的人。

讀書有助於孩子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那些主人公具有美好品格的書籍,那些富有人文精神的書籍,很容易在閱讀者的內心引起震盪。

越沒能力的爸爸,越喜歡把這三句話掛嘴邊,養出來的孩子難有出息

而這些向上的精神也會對孩子內心產生強大的作用,並可以促使一個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

雖然家長無法預測孩子的未來,但卻可以在孩子小的時候,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孩子的內心更加強大,今後孩子也會能夠成就一番事業。

越沒能力的爸爸,越喜歡把這三句話掛嘴邊,養出來的孩子難有出息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想要孩子長成什麼模樣,更多的在於父母如何引導!

尤其在3-6歲的時候,是培養孩子優秀人格、優秀品德及良好行為習慣的最重要時期,很多父母忙於工作,缺席了對孩子的陪伴和教導。父母再忙也要抽點時間陪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有套繪本故事我最近一直在讀給孩子聽,分享給大家,尤其對於孩子的內心與人格培養很有幫助。

越沒能力的爸爸,越喜歡把這三句話掛嘴邊,養出來的孩子難有出息

此套全綵繪本共10冊,由多名育兒專家聯合編寫而成,繪本中每一個故事都是經精心設計,從多個維度對孩子加以引導,孩子聽了後,可以更加的有自信、有毅力、有誠信、有愛心、有自律和有擔當。同時,也有助於孩子智商的提高和情商的發展。父母可以作為睡前小故事講給孩子聽,孩子也可以自己觀看書中生動有趣的圖片。

越沒能力的爸爸,越喜歡把這三句話掛嘴邊,養出來的孩子難有出息

2-8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準備一些認知類、行為習慣類、情緒處理、入園小故事類的繪本,還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在3歲之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健全的性格會讓“雛鷹”的翅膀更有力量,有了力量他們會飛的更高更遠。不要錯過了幫孩子養成好習慣的最佳時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