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还没完,房产税就要来了?

作者:掌楼
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12575043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虽然不起眼,但这或许是今年最重磅的房地产新闻:

疫情还没完,房产税就要来了?


重点全在摘要里。疫情还没完,房产税就要来了?

而且这次不是“狼来了”。里面的两句话,信息量非常大:

--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二者将整合成新开征的房地产税

--由人大预工委和财政部共同组织起草

房产税的征收方式和时间节点,都大致能猜出来了。

掌柜我来为你们好好捋一捋。

01

疫情初期,我曾做出神预测:

财政的“大礼包”会更加重磅...基建发力,落实一批重点项目。

果然,上层这几天就表态了,

“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

说干就干,仅北京、福建、河南、云南、江苏等地发布的2020年重大项目清单,总投资额就超过了11万亿。

上项目是为了救经济。我在excel里算了一下,要完成全面小康的目标,今年的gdp增速要达到5.7%

拉动增长,基建最直接有效。咱们gdp约百万亿,基建投资每加码一万亿,就能拉动1个百分点的增长。

疫情还没完,房产税就要来了?


不过,花钱一时爽,一直花钱...可就真没钱了。

咱们的财政已经不比原来充裕了,只是大部分人可能都还没看出来。

2019年,官方的赤字是2.76万亿元,赤字率还只有2.8%。没到3%的红线,你可能会觉得稳得一批。

但要注意,财政部公布的赤字,只是预算赤字,而不是实际赤字。(二者的差别牵涉到了复杂的财政会计原则,我就不详细解释了)

反正你要清楚,实际情况很严峻:2019年的实际赤字高达4.8万亿,实际赤字率高达4.9%,都是历史新高。

为了下面两行字,我专门研究了过去二十年的财政收支,真心都快研究吐血了。总结一下,大概的情况是这样的:

--2015年之前,经济发展非常好,国家积累了大量的财政结余,底子雄厚。

--但在2015年,经济面临通缩。为了扭转局面,财政开始大手笔地花钱。从2015年到17年,以往的结余基本花光了。

去年已经非常吃紧。

今年抗疫情、救经济,财政 → 尤其是地方财政 → 缺口只会更大。

敢问出路在何方?出路只有一条:

房产税

02

从2011年开始,房产税已经在上海和重庆试点征收了。但当时有很大的争议。

最大的争议是:

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而且已经交了70年的土地出让金,为什么还要再加征一道税呢?

思路没有厘清。所以试点一直停留在沪渝,无法推广。

但这一次不一样了。从这句话「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二者将整合成新开征的房地产税」可以看出来,有关部门已经想得非常明白。

简单解释一下:

房子可以看成由两部分组成:土地,以及盖在土地上的物业(即房产)。现在的思路,就是针对土地和物业分别征税

将来的房产税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如果土地使用权还没到70年,就不用交税。70年到期后会自动续期,但业主每年需要续缴使用土地的租金。

--业主拥有物业,每年都要缴物业税。

土地租金+物业税=每年要缴纳的房产税

对这个话题比较熟的人,可能已经看出来了,这就是“香港模式”

疫情还没完,房产税就要来了?


香港值得参考。“房产税”的计算规则挺繁琐的,我就不细说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吧:

假设你在香港港岛买了一套1000万的房子。你每年要缴纳的“房产税”总额,取决于房子是自住的还是投资的:

--如果是自住,房产税大约是2万,税率可以看作是房价的千分之二

--如果是投资,房产税大约是5万。税率就是千分之五

内地的房产税率,大概也将在千二到千五之间

03

千二到千五的税率,对房价的影响非常小。

基准利率时代,贷款利率打96折,省下的利息成本就是千二。打9折,省下的就是千五。

利率优惠,不会影响房价。所以,房产税对房价的影响,大概也微乎其微。

我想这也符合决策层的思路。一旦房产税冲击到了楼市,影响了土地财政,反而得不偿失。

但对于地方政府,千二的税率意义就很大了。

上海作为试点,每年收上来的房产税只有200亿。

上海的房子总市值大约是35万亿;按照千二的税率,每年就能收上来700亿房产税,是原先的3.5倍。能极大地纾解财政压力。

04

关于房产税,还有很多其他的疑虑。

--会不会有免征面积?--有些存量房买的早,老人有房没钱,征不上来怎么办?...

我倒觉得不用太纠结于细节。每座城市的状况都不一样,实施的细则自然会有差别。

投资客青睐的城市,房产税可能会重一些。而空心化严重的城市,例如鹤岗,房子几乎没人要了,房产税估计想征都征不起来。

疫情还没完,房产税就要来了?

▲ 鹤岗房价


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房产税一直在有序地推进。

2018年6月,自然资源部宣布不动产登记已实现了全国联网。这意味着有关部门已经对各地楼市完成了摸底。

而财新网里的“由人大预工委和财政部共同组织起草”;一旦草案出炉,即将进入“立法先行”的流程。大概率将在2021年提交人大全会表决,

按照财政部“立法先行、充分授权、分布推进”的节奏,2022年各地会制定具体实施细节,大概在2023年,房地产税将正式落地

05

虽然房产税要过几年才会出炉,但咱们买房还是得心里有谱。

我有三点建议:

一、不要把房子都买在同一座城市

房产税大概率是根据当地的房产数量(面积),递进征收的。房子集中在一座城市,会触发更高的税率。

另外,从资产组合的角度,分散投资也非常重要。买在不同的城市,即便其中一座城市行情不好,整体的风险也是可控的。

二、买在租金回报率高的城市

注意,我们在意的不是租金本身,而是城市的估值。

假设有两座城市A和B;同样是200万的房子,A的年租金是4万,B是2万。A是B的2倍

按照千二的税率,房产税就是4000。扣除房产税后的租金,A是3.6万,B是1.6万。A成了B的2.25倍。

有了房产税后,原本租金回报率高的城市,吸引力变得更高了。

三、 把老破小置换成房龄新的小区

老小区会更早到达70年期限。虽然物权法规定,土地使用权到期后会自动续期,但参照香港,续期大概率需要续费(土地租金)。

所以越老的小区,将越早缴纳土地使用税。

新小区土地使用税征收得晚,还更宜居。哪方面看,都比老小区更划算。

06

比起买房建议,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心态。

指望着房价暴涨身价倍增,是一叶障目。房住不炒仍将是调控的主基调。

决策层很清楚,机会应该属于有本事有干劲的年轻人,而不是手里全是房子的生而逢时者。

房产税虽然近在眼前,但也没必要担心房价一落千丈。

房产税的制定之所以慎之又慎,就是因为不希望冲击到房地产市场。稳房价的思路不会改变,房价的涨跌幅会维持在一个安全的区间。

总之,大家的心态要踏实一点。

买自己该买的房,挣自己该挣的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