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替罪羊综合症:为什么父母感情不和,受伤的总是孩子?

最近我看了一部纪录片《盖布瑞案:消逝的小生命》:生活在美国加州的一名八岁的小男孩盖布瑞被自己的亲生母亲和继父殴打致死。

他的几个哥哥和姐姐并没有遭受到母亲的虐待,而年纪最小的盖布瑞被母亲和继父选中,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母亲和继父一发生夫妻矛盾,盖布瑞就会被妈妈和继父虐待。最后盖布瑞在忍无可忍中不得已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这样的情况在生活中并不少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这就是一种“家庭替罪羊综合征”:

在长期恶劣的婚姻关系里,糟糕的家长会选择冲孩子发泄自己的怒火和压力,甚至是在某些情况下,孩子会主动或者是被动充当“替罪羊”的角色来缓解父母糟糕的关系。

家庭替罪羊综合症:为什么父母感情不和,受伤的总是孩子?

“替罪羊”这个词语最早来自于圣经《旧约》中的一个小故事:

挪亚后有个叫亚伯拉罕的闪族人,他99岁得一子。一天,耶和华突然降临,要他杀子以撒献祭,来拯救人类。以撒不知自己是祭品,跟随父亲上山,亚伯拉罕准备好一切,正将儿子放上祭坛欲动刀时,天使飞来拉住其手,不准他杀子,告诉他这只是耶和华的考验,最后他选择用羊来代替儿子作为祭品。

这就是替罪羊的来历,比喻代人受过。年幼的盖布瑞就是在代替母亲承受问题婚姻和生活压力的情绪之苦,这些本就不该他承受的苦 ,被母亲强行加在了他身上。现实生活中,当夫妻婚姻关系出现问题的时候,绝大数人的选择都和孩子有关:

  • 两个人关系不好,生个孩子吧,拉回对方的心,维系感情
  • 两个人之间意见出现分歧,拉拢孩子做同盟,倾述对方的“坏”
  • 两个人之间没了感情,为了孩子,离婚是不可能的

事实上,夫妻之间的问题期望通过孩子去解决,是一种妄想,也是一种祸害。孩子不是婚姻关系的替罪羊,更不是婚姻问题的解药。直面问题,才是婚姻经营的正道。

家庭替罪羊综合症:为什么父母感情不和,受伤的总是孩子?

孩子是如何主动成为家庭亲密关系中的“替罪羊”呢?

我想大家都听过或者是经历过这样的对话:

1.“要不是你,我早就离婚了,你必须要听话一点,认真读书,考上好大学”

父母作为成年人,应该要对自己的婚姻负责,自己的婚姻出现了矛盾,很大程度上是沟通出现了问题,要是真过不下去,十个孩子都不一定能挽留你想走的心。

但是家长却非要将自己权衡利弊之后的选择怪在孩子身上,让孩子心生内疚:如果没有我,他们大概就不会吵了,我打底要怎么做他们才不会吵架呢?

2. “我们吵架还不都是因为你不听话,你要是懂事一点,我们也不可能会吵架”

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出现了分歧,一个想让孩子写完作业玩,一个想让孩子先玩再写作业,说着说着就吵起来了,家长发泄了情绪,收获了口舌之快。

这个时候孩子不再是孩子,而是家长情绪的垃圾桶:为什么爸妈很少对我笑呢?是不是我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就会过得很开心?应该是我给他们添麻烦了吧。

家庭替罪羊综合症:为什么父母感情不和,受伤的总是孩子?

家庭替罪羊综合征会出现的几个原因:

1.父母婚姻关系出现问题

纳皮尔曾写过一本名为《热锅上的家庭:家庭问题的真相》的家庭心理分析书籍。里面有个例子:

一名十六岁的少女青春期开始就十分叛逆,逃学,有自杀倾向,在家长的描述里,孩子是一个无可救药的少女,总是和家长吵架,和谁都不和。

因为少女的防备比较重,在治疗师的分析长时间的分析下发现,孩子的问题出在大人身上。

在这个少女家庭里,父母的婚姻关系非常糟糕,每次父母一吵架孩子就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孩子会逃学回家,或者威胁家长要自杀,闹到父母停止吵架来解决自己。

这个女孩子主动“献祭”了自己,把自己当做父母的“替罪羊”,缓解父母的婚姻关系。

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人,在家庭关系里,要父母的婚姻关系先稳定,亲子的关系才能稳定,如果父母的关系不好,孩子的内心就会非常不安,时常有父母会抛弃自己的想法,有家庭岌岌可危即将分裂的感觉。这是孩子会出来“献祭”自己的原因。

夫妻关系紧张还有一种情况像盖布瑞一样是被动的,父母的关系不好,就会选择孩子作为出气筒。作为情绪宣泄物的孩子不仅在身体上会受到伤害,心理也会承受极大的压力。

家庭替罪羊综合症:为什么父母感情不和,受伤的总是孩子?

2.家长在外受气回家撒气

《龙年档案》讲述了一名为罗成的官员到地方办理贪腐大案的故事:

在故事中,有个叫贾尚文的副书记因为自己的屁股不干净,在罗成到自己管辖的地方来时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在几天的高压后,他回到家,随便拿起作业本就骂自己的儿子:

“混账东西。”

妻子出来阻止他,他还不停止,接着骂

“你看看你儿子怎么做的作业?十道题就错了八道。”说完还要打小孩。妻子极力阻止,把孩子赶回屋再和贾尚书谈话。

“罗成来了你心里不舒服是不是。”

贾尚书转回头不肯承认,“胡说八道!”

心智较为不成熟的家长容易拿孩子撒气,我们常要求家长无条件爱孩子,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做到,有时候孩子更像是家长权衡利弊之后的选择,并不是来自于爱的结晶,这样的情况之后,家长会把工作或者是生活上的压力发泄在孩子身上而觉得理所当然。

但是孩子是无条件爱家长的,在家长突然莫名其妙把怒火撒给自己的时候孩子是会非常委屈的。我们能理解家长有这种心情,但是绝对不会提倡家长把孩子拉过来做“替罪羊”。

家庭替罪羊综合症:为什么父母感情不和,受伤的总是孩子?

“替罪羊”现象本身是一种家庭问题,为了避免这种问题家长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夫妻双方都去做“成年人”

这里的成年是指心理上的成年,父母要做一个独立的,能够自我治愈的成年人。如果父母的内心没办法自我治愈,要通过婚姻对象来治愈自己,到最后很有可能出现需要孩子来治愈自己的情况。

很多父母在成长的过程中是带着心理创伤和遗憾长大的,在旧的原生家庭中,他们的问题没有解决,带着问题成立自己新的家庭那么问题可能还会重复。

如果家长在原生家庭里就是一个“替罪羊”的角色,那么来到了新的家庭他也会寻找一个“替罪羊”。这个替罪羊有可能是妻子,老公,也有可能是自己的孩子。

由于不成熟的父母本身就缺乏安全感,于是他们会不断地期望在伴侣身上去要,去拿,婚姻关系自然无法健康。

而如果夫妻双方都是有安全感的人,他们通常不会逃避生命基本的要求,不会逼迫另一半替自己承担自己生命中必须担当的责任。

为了不让悲剧重演,家长应该先和自我和解,如果有机会回到自己的原生家庭可以向自己的家长提出反抗,说出,“我不是你们的替罪羊。”或者寻求咨询师的帮助。

家庭替罪羊综合症:为什么父母感情不和,受伤的总是孩子?

2.当婚姻关系出现冲突的时候,双方共同承担解决

作为一个成熟的大人,我们要学会自己处理婚姻关系,推卸责任是孩子气的表现。推卸责任家长到最后就会把锅都推到孩子身上,有责任感的大人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和对方和解,问题才能解决。

我们经常见到很多夫妻在吵架的时候互相指责的情况,事实上一个婚姻问题不会只出现在一方身上,要两个人共同努力才能解决问题。

所以,沟通方式很重要,我们可以试着改变我们交流的语气,尽量把指责的语气转化为自己为主语的表达自己情绪的语气,把“你是一个……”转化成“最近我觉得……”或者“我感受到你……”

不要把婚姻问题推给家庭关系里的弱势方——孩子,孩子是需要你们爱的,把问题推到孩子身上是在从孩子身上索取爱。

再者,夫妻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否则的话孩子会有“如果我现在生病了就好了的想法。”很多父母爱吵架的家庭会有一个体弱多病的孩子,这是因为孩子的身体发育还比较脆弱,

身心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情况。由于孩子的抵抗力较差,孩子被父母的争吵影响到了心情,从而影响身体健康,最后发展成身体疾病。

在父母吵架的过程中要是遇到孩子生病,父母会停止争吵带孩子进医院,这无疑给孩子一个信号:只要你生病了,爸爸妈妈就不会吵架。孩子的身体就会一直出问题。

家庭替罪羊综合症:为什么父母感情不和,受伤的总是孩子?

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卡耐基说:

如果你是对的,就要试着温和地、技巧地让对方同意你;如果你错了,就要迅速而热诚地承认。这要比为自己争辩有效和有趣得多。

“家庭替罪羊综合征”是家庭成员沟通出现障碍,不愿意负责的体现,孩子做一个“替罪羊”的心理压力是很大的。在生活中,父母要勇敢地承担自己的责任,才能为孩子保驾护航,让孩子有个愉快的家庭环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