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可以和清軍、農民軍議和,保住江山,但崇禎帝為何放棄?

明朝末年,是中國封建社會末期風雲詭異的時代。一邊是戰無不勝的李自成農民軍,一邊是在山海關外頻繁鬧事、虎視眈眈的後金,而自己卻黨政不休、苟延殘喘,無法擁有強大的戰鬥力。此時對明朝崇禎皇帝來說,最明智的做法莫過於先和他們議和,給自己喘息機會,然後蓄養國力,等到時機成熟後再決一雌雄。但崇禎帝為什麼放棄這一絕佳方案?

本可以和清軍、農民軍議和,保住江山,但崇禎帝為何放棄?

如果總是心高氣傲,不把對手放在眼裡,只會讓自己陷入危險境地

後金崛起於明朝萬曆年間,起初以天國自居的明朝根本沒有拿它當回事,但到崇禎皇帝時期,後金勢力已經發展到不可小覷。明朝對後金的幾次進攻都遭受挫折,延續幾年打打停停,後金始終沒能越過山海關內。但隨著國內形勢的急轉直下,國力已異常疲敝,導致明朝和後金的對峙上明顯處於下風。

本可以和清軍、農民軍議和,保住江山,但崇禎帝為何放棄?

1642年,兵部尚書陳新甲在一次小範圍會議上向崇禎帝進言道:“松錦久困,兵不足援,非議和不可”。此時已經被圍剿農民軍失敗弄得焦頭爛額的崇禎說道:“可議和就議和,不妨便宜行事”。如果放在幾年前,這話絕不會在心高氣傲的崇禎口中說出,因為他始終看不上後金這個少數民族。

陳新甲在得到皇帝授意後隨即派郎中馬紹愉組成“議和團”秘密出關和清國講和,皇太極也是非常熱情地接待了他們。在經過一番談判後,皇太極開出的條件有點苛刻:明方每年給清方黃金萬兩,白銀百萬兩,清方則每年給明方人參、貂皮各千張;領土上,明方以寧遠和雙樹堡為邊界,清方以塔山為邊界,互不侵犯,而且要相互承認兩國的政治地位。

本可以和清軍、農民軍議和,保住江山,但崇禎帝為何放棄?

如果這在以前,以老大自居的明朝是萬萬無法接受的,但現在所謂“弱國無外交”,既然自己明顯處於下風,也只好委曲求全。雖然皇太極開的條件是有點高,但不算離譜,關鍵是隻要出點血本就能把皇太極鎖在關外,等個10年、20年,等到明朝恢復元氣,可能歷史將會改寫。

一個人如果關鍵時刻優柔寡斷,放棄正確的主張,是很難幹成大事的

但由於一個失誤改變了進程:陳新甲的家童竟然將議和的密報當成了塘報公佈於眾,朝野震動。向來無風三尺浪的東林黨人大做文章,直接上書彈劾陳新甲“議和賣國”。

按理說,崇禎如果真的下定決心議和,就應該和大臣們攤牌,強硬一把。但關鍵時刻,崇禎退縮了,因害怕承擔“議和”的責任,竟遷怒於陳新甲,最後以“私款辱國”、“失陷城寨”等罪名將陳新甲殺了。

本可以和清軍、農民軍議和,保住江山,但崇禎帝為何放棄?

為了達成目標,委曲求全,放下身段又算得什麼?可是自尊心極強的人卻做不到

再看1644年,李自成的軍隊把北京城圍得水洩不通,崇禎已危在旦夕。但此時不知道是李自成產生了惻隱之心還是有其他目的,竟派了一個叫杜勳的人到皇宮和崇禎談判。

李自成開出的條件其實並不高,他要崇禎把西北一帶割讓給他,並封自己為王,並犒勞自己的軍隊白銀百萬兩。只要崇禎答應這條件,他不僅立即退軍河南,而且還可為明朝內滅群賊,外檔清軍。對於李自成來說,皇宮寶座唾手可得,還需和明朝談判嗎?這也許是李自成的良心發現,也可能是對崇禎皇帝仁至義盡。

本可以和清軍、農民軍議和,保住江山,但崇禎帝為何放棄?

面對李自成的條件,崇禎開始喜出望外,然而自己念念不忘的還是放不下自己面子,他希望大學士們給自己臺階,勸諫自己議和,然後自己再假裝迫不得已接受議和。可是有了陳新甲的前車之轍,大臣們紛紛沉默不語,假裝糊塗,氣的崇禎都把他們趕了出去。

就這樣,死要面子的崇禎最後決定拒絕和談,明朝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被自己生生掐斷。

本可以和清軍、農民軍議和,保住江山,但崇禎帝為何放棄?

正是由於崇禎的心高氣傲、優柔寡斷、自尊心極強的缺陷讓他沒能把握住讓明朝起死回生的機會。崇禎雖有議和之心,卻屢屢不能堅定己見,也害怕承擔責任。他是個對面子看得非常重的人,不善趨利避害,看不清國內外大局。

明亡雖不是崇禎一個人的原因,但他在議和失敗過程中的確要承擔責任,關鍵時刻作為皇帝不能明斷是非,反而讓一幫不明大體的臣子在那妄議胡為,最終讓自己成了亡國之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