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研發控軋控冷技術,中國“超級鋼”的發展離不開它

自主研發控軋控冷技術,中國“超級鋼”的發展離不開它

本期提要

在《中國經濟大講堂》演講中,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國棟指出,鋼材的控軋控冷技術,是指在軋製過程中通過控制加熱溫度、軋製過程、冷卻條件等工藝參數,改善鋼材的強度、韌性、焊接性能。中國“超級鋼”的發展採用了自主研發的控軋控冷技術。

更多精彩,4月19日21:30,CCTV-2央視財經頻道《中國經濟大講堂》特邀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國棟,為您深度解析:《我們如何打造“超級鋼”?》

鋼鐵是怎麼煉成的?首先要有鐵礦石和煤,然後把鐵礦石和煤通過焦化和燒結的環節,變成燒結礦和焦炭;然後在高爐裡邊進行化學反應,變成鐵水;鐵水出來以後,經過轉爐的冶煉、吹氧、去碳、降碳,使碳達到一定的程度;再經過精煉,把成分進行調整,變成了鋼;鋼水又經過連鑄以後變成鋼坯;鋼坯又經過熱軋變成熱軋產品;熱軋產品又經過冷軋,變成冷軋產品。這時候我們就得到各種各樣的鋼材,比如型材、 板材、管材等等。

自主研发控轧控冷技术,中国“超级钢”的发展离不开它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抓住一些鋼鐵重要的性能來進行調整,通過我們的加工過程來提高鋼材的性能,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控軋控冷技術。

鋼材的控軋控冷技術,是指在軋製過程中通過控制加熱溫度、軋製過程、冷卻條件等工藝參數,改善鋼材的強度、韌性、焊接性能。而鋼鐵軋製就是通過施加一定的壓力,使鋼錠、鋼坯在旋轉的軋輥間改變形狀和性能。在鋼鐵生產技術中,軋製控制是使粗鋼變成高精度、高性能、高效益的鋼鐵產品的一個關鍵工藝。王國棟院士數十年潛心於我國鋼鐵軋製技術的研發和攻關,通過軋製與冷卻過程來控制、改善鋼材的性能。

我們改變各種各樣的軋製條件就會改變鋼的性能,可以在很大的範圍裡調整鋼材性能。如果能夠把這個條件控制好,比如它的變形程度、溫度等等,我們就會得到非常好、性能非常優異的材料。

如何調整溫度?用水來調整最好。多加點水,一冷卻,溫度就變化了;多澆水,它就冷卻得快,少澆水就冷卻慢。所以在鋼材的發展過程中,就出現了“控軋技術”,特別是控冷技術。世紀之交的新一代鋼鐵材料的研究中,“超級鋼”的發展也採用了控軋控冷技術。 國外在這項技術的發展過程中,發現原來的控軋控冷系統有點問題。就是在它冷卻的時候,採用低壓的層流水,這導致它的冷卻和傳熱效果都不是特別好,不均勻,所以鋼板就會“翹”,這是一個挺大的問題。另外那時候的冷卻技術,是直接冷卻下來就完了,很少考慮冷卻的方式,是先快冷後慢冷?還是先慢冷後快冷?還是先快冷再慢冷再快冷呢?這種冷卻的模式上的研究,如果和我們的金屬指標、金屬內部的材料的變化結合在一起的話,可以給我們調整材料性能提供一個好的手段。所以在這個時候,在國際上來看,他們又開始研究超快速冷卻的技術。

自主研发控轧控冷技术,中国“超级钢”的发展离不开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