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明朝覆滅的主要因素

《大明王朝1566》裡,嚴嵩有一句特別重要的話:

二十年了,你爹不光是殺人、治人、罷人,也會用人。國庫要靠我用的人去攢銀子,邊關要靠我用的人去打仗,跟皇上過不去的,要靠我用的人去對付。是大明朝離不開你爹!只要用對了人,才是幹大事的第一要義。

淺談明朝覆滅的主要因素

儘管一個朝代的滅亡受到經濟基礎、生產力生產關係這種意識形態史學認為的因素,但是用人的問題也是起到很大作用。古代實行人治,政策由人來制定,又要靠人來實行,最後要作用到人的身上。三個環節裡的人,只要用得好用的對,問題就不大。

先看看崇禎是怎麼用人的。

崇禎上位的一大阻礙是魏忠賢的閹黨,閹黨倒臺之後,原本被閹黨壓迫的東林黨重新回到了中央,“眾正盈朝”,局勢一片大好。但是頂替閹黨充當東林黨對手的,是以地域劃分的楚黨、浙黨等文官集團,相較於閹黨來說,這些人從表象看跟東林黨區別不大,都談理學心學,都是科甲正途入仕,道德的制高點基本不存在,黨爭的平衡度就高了不少。

淺談明朝覆滅的主要因素

於是就出現了十七年來,四五十個內閣首輔走馬燈似的來回轉,具體剿滅農民軍的政策也是改來改去,戰略決策的人沒有用好,崇禎在第一環就出現了重大疏漏。

那底下的武將如何?

應該說亂世出英雄,崇禎時期的武將水平,相對來說還是比較高的。曹文詔、盧象升、袁崇煥、孫傳庭……執行這一環的人總算用的還不錯,如果作用方的人也相應配合,那麼剿匪成功,抵禦後金,鬧個天選之子崇禎重光還是有可能的。

偏偏不行的地方就在後一環。

東林黨主張三項,反對宦官干政是對著閹黨來的,開放言路是對著自己來的,反對礦稅是對著作用方(百姓)來的。

淺談明朝覆滅的主要因素

東林黨先逼著崇禎廢除了河道太監,於是十七年來黃河淮河再也沒有修過一次,任憑改道氾濫,就是當不知道,至於錢呢?你們不知道吧,我也不知道。(手動滑稽)

河道太監廢了,又壓著崇禎搞減稅降費,說天啟完蛋就是因為徵稅太多,把二十萬兩的茶稅,變成了一年十二兩……

對,你沒看錯,不是十二萬兩,是十二兩……

茶稅改完又是海關稅,自隆慶開禁以來,無論白銀流入還是財政稅收,都成了朝廷重要的收入來源,東林黨憑著宦官不得干政的太祖成法和減稅降費的大旗,逼著崇禎又把海關太監收了回來。

淺談明朝覆滅的主要因素

一通折騰完了以後,崇禎成了“中興之主”,在東林黨看來,大明很快就會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李自成重新回家種田(驛站被裁了),皇太極多行不義必自斃早晚自己掛了。但是……老天爺反應比較慢,該天災還天災,該氾濫還氾濫,後金李自成接著蹦噠,而且似乎越蹦噠越歡了。

仗還得打,錢還得花,可都減稅降費了,牛逼吹出去了,總不能自己扇自己的臉吧。

於是,放過了商人工場主,東林黨把屠刀對準了農民。遼餉、練餉、剿餉通通加上,農民群眾就唱著“闖王來了不納餉”,義無反顧地走向了通往梁山的不歸路。

淺談明朝覆滅的主要因素

決策環崩了,作用方崩了,執行方再有本事,也只能是家裡的媳婦兩頭受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