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祥林嫂:沉默的大多數

毛主席曾說:魯迅是中國的第一個聖人。

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祝福》祥林嫂:沉默的大多數


作為現代民族中國魂的魯迅先生,在他筆下塑造了孔乙己、阿Q、閏土、祥林嫂這些封建禮教下的“傑出產物”。

在《祝福》中,魯迅先生刻畫了一位勞動婦女——祥林嫂,這樣一位模樣周正,手腳寬大的人物最後淪為時代的悲劇產物。

《祝福》祥林嫂:沉默的大多數


悲劇的祥林嫂

在封建社會中,政權、族權、神權、夫權,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縛中國農民的四條極大繩索。《祝福》中的祥林嫂,就是“四權”壓迫的千千萬萬封建勞動婦女中的其中一位。

祥林嫂的悲慘人設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她的悲劇是悲了一次又一次。

祥林嫂在大家眼中有人們所說的“剋夫命”,兩任丈夫都年紀輕輕地去世。第一任丈夫比自己小十歲,以打柴為生,祥林嫂在二十六七就淪為寡婦,也就是這樣她逃到魯家去做工。

逃出來的祥林嫂,又被婆家像對待牲畜一樣捆回家,迫使她再嫁給賀家,再嫁的第二年,就生了一個孩子。

沒兩年的時間,第二任丈夫年紀輕輕的斷送在了傷寒,兒子阿毛又給狼銜去了。

每任丈夫的去世,失去孩子的痛苦,一次次的悲劇在貧苦的命運中上演,每每生活出現了小小的希望又會被無情的撲滅,本來自身命運就是苦澀的,封建社會又給祥林嫂增添了無盡的苦味,祥林嫂註定是那個時代的悲劇。

悲劇的必然

故事中的社會對祥林嫂最大的傷害就是思想上的禁錮和束縛,時代的環境讓祥林嫂接受了這個對她造成巨大傷害的社會環境,她在這個社會中一點點地在深陷。

主家的服從

祥林嫂初到魯四老爺家做工時,

她整天的做,似乎閒著就無聊,又有力,簡直抵得過一個男子。

這樣一個安分耐勞的人,在第三天就定局了。祥林嫂對於做工的“熱愛”,源於她心底的服從。封建禮教中,女性卑微的身份低如塵埃,為了迎合主人的歡心,得到主人的肯定,祥林嫂會“積極地”傾盡全心為主家服務。

她的做工卻絲毫沒有懈,食物不論,力氣是不惜的。人們都說魯四老爺家裡顧著了女工,實在比勤快的男人還勤快。到年底,掃塵,洗地,殺雞,宰鵝,徹夜的煮福利,全是一人擔當,竟沒有添短工。

對於這一切,祥林嫂沒有抱怨。“然而她反滿足,口角邊漸漸的有了笑影,臉上也白胖了。”

在封建思想浸潤下的祥林嫂,以無比滿足的心情做盡主人家的所有事。她對於這不公平的社會,已麻木不仁,骨子裡的卑微讓她用加倍的勞動力換取主人的認可。

再婚的順從

對於再嫁,祥林嫂起初是強烈的反抗。一路上嚎,嚎的嗓子全啞,用自己的全力抗拒拜天地。在這次抗議中,祥林嫂的頭上還留下被後人恥笑的疤。

後來柳媽問祥林嫂,“你那時怎麼後來依了呢?”

祥林嫂說,“你不知道他力氣多麼大呀。”

一個力氣大如男的祥林嫂,最後仍拗不過男人的力量。柳媽說:“你後來一定是自己肯了,倒推說他力氣大。”

柳媽的話讓祥林嫂侷促了,看來這也是她自己的意願,正如柳媽所說,如果祥林嫂自己不願意,任誰也打動不了她的反抗。

在封建社會夫權的勢力下,祥林嫂的力量是如此的弱不禁風,祥林嫂是封建社會勞動婦女的縮影,順從是逃脫不了的命運。

迷信的聽從

祥林嫂聽柳媽說,她和兩個男人生活都沒到結尾,這犯了一個大罪名,將來到了陰司,閻羅大王會把她鋸開分給兩個男人。

柳媽勸祥林嫂到土地廟捐一條門檻,給千人踩、萬人踏才能贖了這一世的罪名。

她用快一年的時間,用歷來積存的工錢捐了門檻。她以為自己可以洗刷身上的罪名,在祭祖的時節,她做得更出力。

可是她卻連拿酒杯、筷子的資格都沒有,被四嬸慌忙喝止住:“你放著罷,祥林嫂!”

迷信也挽救不了她身上的罪名 ,挽救不了別人對她的偏見。

《祝福》祥林嫂:沉默的大多數


祝福的背後是對祥林嫂悲劇命運的反諷

魯迅先生為這篇文章起名為《祝福》,卻描寫了一位有著悲慘命運的祥林嫂,然而祝福與祥林嫂的命運似乎沒有直接關係。

祝福是在節日中進行的,祥林嫂也是在這祝福的節日中去世的,在魯四老爺眼中,祥林嫂就是個謬種,到死在人們的眼中都是礙眼的,因為祥林嫂死在了歡聲笑語的祝福中。

丁玲說: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

為什麼祥林嫂最後選擇死呢?又是誰把她推向了死亡的深淵?

《祝福》祥林嫂:沉默的大多數


百無聊賴的祥林嫂被人們棄在塵芥堆中,她的死亡不會帶來人們對她的憐憫、惋惜,曾經是人們談話間的玩物,之後也依舊是人們談話的邊角料。

在祥林嫂第一次當寡婦時,她的悲劇人生已經開始了。魯四老爺“皺了皺眉”,對她寡婦的身份心存芥蒂,不料,再嫁的她又淪為了寡婦的境地。

曾經她也曾抗拒封建禮教的束縛,抗拒婆家把她賣給其他人,為她小叔子賺一筆聘禮錢,能夠證明的就是她額頭上的傷疤。

這個傷疤成了別人的笑柄,人們笑她最後怎麼“肯了”,可惜她白撞了額頭一下。不論怎樣,祥林嫂始終是大家口中的笑料。

“吃人”的禮教把人們的思想吞噬了,一口一口地把祥林嫂吃掉,連手腳都壯大了,力量堪比男人的祥林嫂都抵不住他們的蠻力,她的思想湮沒在一張張深不見底的黑洞般的嘴巴中。此時,她原本用不完的力卻沒幫助她任何忙,她能做的也就是默默地接受。

求乞者的悲哀

魯迅先生在《野草 求乞者》說:我將用無所為和沉默求乞,我至少將得到虛無

當祥林嫂的兒子阿毛被狼叼走,她向人們訴說著失去兒子的痛苦,悔恨自己的愚蠢,起初人們還會聽一聽她講的悲慘故事,但不久,祥林嫂說的多了,大家也都聽得純熟了,這個悲慘故事不再能夠引住人們的一滴淚。

大家已知道她開口那句“我真傻,真的”,全鎮的人們幾乎都能背誦她的話,一聽到她的話就厭煩得頭痛。

對於大家的無情和冷漠,祥林嫂不說一句話,她認為自己沒有開口的必要,僅僅是瞥他們一眼。

最終,祥林嫂以沉默告別這個“吃人”的社會,到最後,她去當了乞丐,但誰也不知她是何時去當乞丐的?

祥林嫂在這個“吃人”的社會中得到的只是虛無,她只是沉默大多數的一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