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筆下的衍太太、楊二嫂、祥林嫂,都是封建禮教的產物


導讀

出現在魯迅小說和散文裡的女性很多,但是讓魯迅先生費了很多筆墨來描寫的女性,給我留下深刻印象這現個女性,分析起來很有意思,衍太太、楊二嫂和柳媽、祥林嫂。衍太太出現在《瑣記》和《父親的病》文中。《故鄉》裡的楊二嫂,《祝福》裡的柳媽和祥林嫂。

從感情的角度而言,一個比一個親暱,從對待她們的態度而言,則是由恨到厭,再到憐,這三位女性在魯迅先生的文中,分別代表了封建社會中不同的群體和勢力。


魯迅先生筆下的衍太太、楊二嫂、祥林嫂,都是封建禮教的產物


因為魯迅先生很多文章裡都在抨擊封建禮教、仁義道德“吃人”,而這四位女性中,顯然像衍太太屬於封建禮教規則的捍衛者,是她們利用禮教為工具對社會其他階層的人進行殘害,是施害者。而楊二嫂本身既是受害者,也無意中成為幫兇。祥林嫂則是封建禮教下最大的受害者,她的受害一方面來當時封建社會各種禮教規則,而自己又特別在乎規則的執行,所以越陷越深、而最終不能自拔,成為封建禮教迫害的產物。


魯迅先生筆下的衍太太、楊二嫂、祥林嫂,都是封建禮教的產物

衍太太,封建禮教捍衛者

封建禮教在社會中是非常具有偽裝性,很多時候不像我們想像中那麼森嚴、可怕,甚至會讓人感覺到有一種救世主的感覺,這在禮教和封建迷信活動中是很常見的。

比如像在日食住行、紅白喜事各種禮俗習慣,從道德高度上來批評不按照封建禮教來辦事的人,這種封建迷信經過上千年的文化浸入,已經深深地烙在人們的心裡,自願、樂意地去遵循、維護。


魯迅先生筆下的衍太太、楊二嫂、祥林嫂,都是封建禮教的產物

衍太太就是這樣的角色。

“早晨,住在一門裡的衍太太進來了。她是一個精通禮節的婦人,說我們不應該空等著。於是給他換衣服;又將紙錠和一種什麼《高王經》燒成灰,用紙包了給他捏在拳頭裡……。”

在《父親的病》一文中,衍太太就是這麼登臺亮相的,魯迅給她的定義國“精通禮節的婦人”,具體是誰不重要,關鍵是精通禮節,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她說的話相當於“金口玉言”,當事人必須去遵守,否則,就會落下“不懂禮數”的罵名,在當地社會是抬不起頭的。如同遵守三綱五常一樣,一批一批人從受害者變成迫害者。

至於為什麼要這麼做,也不重要,反正你得去遵守,沒有人敢問為什麼,比如魯迅先生的父親過世時,給他換上衣服,這是沒有毛病的,但是紙錠和一種什麼《高王經》燒成灰則是一種演化出來的習俗了。

“叫呀,你父親要斷氣了。快叫呀!”衍太太說。

這則完全違背生命科學的,人總會死的,在臨死之前大聲叫喚只能增加死者的痛苦,魯迅先生學過醫,所以在後來的文章裡也寫到了:

“什麼呢?不要嚷。……不……。”他低低地說,好一會這才復了原狀,平靜下去了。“父親!!”我還在不停地叫他,一直到他嚥了氣。


魯迅先生筆下的衍太太、楊二嫂、祥林嫂,都是封建禮教的產物

魯迅先生顯然是對自己當時的行為感覺到非常的後悔。

以至於後在《瑣記》裡,衍太太再次出現,而且形象更加猙獰。以一副和善的面容出現在孩子們的面前,關鍵衍太太對待不諳世事的孩子們,常常教唆他們做壞事:冰凍天叫孩子們吃水缸結的冰、讓孩子去看那些淫穢的圖畫書、鼓動孩子做有害的“打旋子”的遊戲、甚至教唆孩子偷盜家中的錢財……。這些行為對孩子們都是有害的,而天真的孩子們當時卻把她當好人。

這就是魯迅要表達的“封建禮教殺人不用刀”的行為。包括豆腐西施楊二嫂、祥林嫂的結局,都與這些封建禮教有著極大的關係。

而衍太太這樣的人,一定是有背景的人,家裡有錢,否則人微言輕是沒有人相信或去遵守的。那楊二嫂呢?


魯迅先生筆下的衍太太、楊二嫂、祥林嫂,都是封建禮教的產物

豆腐西施楊二嫂,封建禮教的利用工具

楊二嫂相比衍太太這一階層,等級上低一點,《故鄉》裡“楊二嫂”卻是由“衍太太”和“豆腐西施”等女人雜糅合成,雖然文中所佔的篇幅並不長,文中的魯迅幾乎想不起是哪一位,經周媽媽提起才想來:“斜對面賣豆腐的”。想不起來說明交往並不深,趁魯迅搬家時就過來蹭東西,不言而喻這是一個愛佔便宜的角色。也說明她的日子過得也不咋地。


魯迅先生筆下的衍太太、楊二嫂、祥林嫂,都是封建禮教的產物


一開口說魯迅貴人多忘事,接著又說你既然闊了,這些東西就送給自己吧,說得非常的坦然和理直氣壯。被拒絕之後,馬上尖酸刻薄地數落著魯迅先生,什麼愈有錢,便愈是一毫不肯放鬆等難聽的話,還順便順走一幅手套,走了。

這還沒完呢。 楊二嫂基本上是每天來順東西, 一次灰堆裡掏出十多個碗碟來,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硬說是閏土埋著的,說他可以在運灰的時候,一齊搬回家裡去;

目的是讓人認為自己很以為功,理所當然地拿了那狗氣殺飛也似的跑了,魯迅先生寫“幸虧伊裝著這麼高底的小腳,竟跑得這樣快。”充滿了諷刺。


魯迅先生筆下的衍太太、楊二嫂、祥林嫂,都是封建禮教的產物


千萬另小看文中裡寫的楊二嫂說的那些話,俗話說:“舌頭可殺人”,就是麼一回事。這一類人,並不是封建社會壓迫層,她們長期生活在封建會的禮教下,由一個老老實實賣豆腐的女性,變成說話尖酸的長舌婦,很多時候她們不饒人舌頭就是在執行封建禮教,可能她們也不是有意的,她本來也是受害者,如所有老實的農民一樣,都是“辛苦麻木而生活著”,這種暗淡的空氣,在鄉村裡原是很普遍的。她們無形中充當了封建禮教的打手,自己也不知道。所有話講出去是不計後果的。

這在《祝福》裡殘害祥林嫂的過程就非常明顯。《祝福》裡柳媽就是楊二嫂相同的角色。

“我想,你不如及早抵當。你到土地廟裡去捐一條門檻,當作你的替身,給千人踏,萬人跨,贖了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

柳媽的一句謊言,就花費了祥林嫂兩年的工錢,本以為可以重新做人了。卻被四審一句:“你放著吧,祥林嫂!”

,無意中把祥林嫂從人生巔峰直接一腳踢到了低谷,從此,祥林嫂再也沒有翻過身來。


魯迅先生筆下的衍太太、楊二嫂、祥林嫂,都是封建禮教的產物


可以看出,這些人所謂的規則也好,建議也好,都是信口開河,並沒有任何出處的。

在封建社會里,有著千千萬萬個楊二嫂、四嬸這的樣的人,雖不是封建禮教的捍衛者,但卻是封建禮教忠誠者、執行者,無形中充當了打手。


魯迅先生筆下的衍太太、楊二嫂、祥林嫂,都是封建禮教的產物

祥林嫂,封建禮教下悲劇產物

中國從封建道德下所養成的女性觀的確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這經過了多少年代,一直流傳下來,不曾遇著什麼抵抗,潛勢力很大。過去所謂的聖人,只會替統治階級張目,宋元以後因為理學反加重了婦女的束縛。到了五四前後,打倒禮教的口號才叫了出來,也就提出了婦女問題,在魯迅的小說中常有說及,但也還沒法子解決。在我們今天看來祥林嫂的遭遇有多麼的可笑、荒唐和無奈,但是,那就是血淋淋的事實。

《祝福》大致如同家族中的祭祀習俗,能參與祭祀的人可以說是一種榮耀,如果在鄉村裡連參加祭祀的資格都沒有,那是一種人生恥辱。在電視劇《白鹿原》裡,田小娥就因為來路不明,而不能進家族的祠堂,弄得普天之下沒有自己的容身之所一樣的感覺。而引起後面一系列的事情。


魯迅先生筆下的衍太太、楊二嫂、祥林嫂,都是封建禮教的產物

祥林嫂也是一樣,只因為是一個寡婦而被歧視,寡婦不能參與敬神,關鍵更嚴重的是,這種觀念不僅被統治階級廣泛接受,不僅大家可以接受,連被侮辱、被損害最甚的祥林嫂也自己還特別在乎,這才是最終導致祥林嫂悲慘結局的原因。

其實,第二次進魯鎮當女工,祥林嫂還是那個祥林嫂,只是因為被綁回去再嫁了賀老六,孩子阿毛死了。正常情況下更值得人們同情才是,儘管此時手腳已經不如前一次利索,但比起其她的女工,還是顯出很大的優勢,至少不偷懶,只是再次經過一次打擊後,精神狀態有的點差而已。

最要命的打擊來了:

四叔告誡四嬸說,祥林嫂屬於敗壞風俗的人,平時做事無所謂,祭祀時候一定不要讓她沾手,一切飯菜,只好自己做,否則,不乾不淨,祖宗是不吃的。這是什麼亂七八糟的理論。


魯迅先生筆下的衍太太、楊二嫂、祥林嫂,都是封建禮教的產物

當祥林嫂照例在祭祀的過程中參與張羅,可是這一次都被四嬸拉住了,她只得疑惑的走開。坐在灶下燒火。這裡面還有一個女性角色柳媽,是善女人,也是一個下人,但是她卻充當了迫害祥林嫂的幫兇。

首先不停的在祥林嫂的傷口上撒鹽。認為是祥林嫂自己依了賀老六,一句:“可惜,白撞了一下”可深深地傷害了祥林嫂那本已經受傷的心。

其次是恐嚇祥林嫂,柳媽告訴她因為嫁過兩個男人,死後要被劈成兩半,祥林嫂對這種荒謬深信不疑,祥林嫂內心的恐怖在於:生而不能做一個平等敬神的人,死而不能做個完整的鬼,這太恐怖了。這完全是黑暗的迷信嘛!我們今天看得很清楚。如果祥林嫂和我們現代人一樣,也有這份覺悟,那就啥事都沒有了。


魯迅先生筆下的衍太太、楊二嫂、祥林嫂,都是封建禮教的產物


柳媽還指點祥林嫂去“捐門檻”。祥林嫂毫不猶豫的大概花了一年以上將近兩年的工資。她以為這樣花了這麼高的代價贖了罪,應該可以擺脫死後軀體一分為二的恐怖下場,就可以成為平等的人,可以參加敬神活動了。當祥林嫂便坦然去參與一年一度的祭祀活動時:

“你放著罷,祥林嫂!”四嬸慌忙大聲說。

再次打擊了祥林嫂,她從此失去了生活的信念,以至於變成了行屍走肉,最後淪為了乞丐。


魯迅先生筆下的衍太太、楊二嫂、祥林嫂,都是封建禮教的產物

我有話說

魯迅寫了一句話,“她那沒有精采的眼睛忽然發光了”,就是說她殘餘的生命集中起來,還有點希望。希望什麼?希望人死了以後沒有靈魂。沒有靈魂,家人不能見面,就不會打官司,閻王就不會把她一劈兩半。她還在懷疑,這樣一個有一點反抗性的人,最後還是被荒謬觀念壓倒了。


魯迅先生筆下的衍太太、楊二嫂、祥林嫂,都是封建禮教的產物

第一重門是封建禮教本身野蠻和荒謬,如衍太太之流。第二重門是周圍的人和她自己也迷信。當這種觀念被周圍大多數人奉為神聖不可侵犯,就具有了殺人的力量,楊二嫂、柳媽、四嬸之類。四嬸在不讓祥林嫂插手時,也說得很有禮貌,“你放著吧”,給她留下了很大的餘地,但就是軟刀子殺人不見血。

第三重門就是祥林嫂一類的人物代表,中毒到了自我折磨、自我摧殘,自己把自己往死裡逼。祥林嫂不僅死於別人封建禮教的觀念,而且死於她自己頭腦裡裝的封建禮教的東西,那些事,在今天看來,根本就不叫事。

即使生活中有衍太太之流,如果沒有像楊二嫂、柳媽那樣的人群,在生活中不停的挖苦、折磨祥林嫂之類的可憐之人,祥林嫂也還淪落到如此地步,假如,祥林嫂自己不信這些內容,精神上也就沒有了壓力,也不會自己把自己逼上絕路。

所以,封建時代的女人,自己是封建禮教的受害者,同時又不知不覺又參與了封建禮教的傳播與迫害她人的行為。這就是魯先生在他的文章裡所要批判的對象。因此,讀魯迅先生的書,越來越有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