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四书五经》第一期,学而篇(一)


国学经典《四书五经》第一期,学而篇(一)

第一段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白话文)孔子说:“学了知识又时常使用实践,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看我,不是很令人特别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甚至误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非常有德行的君子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上次课我们也说了,经典的第一句话,是经典中的经典,这句话怎么理解。这句话的理解关键在于这个“习”字,有的翻译成温习,有的翻译成实践,对这个字的翻译不同,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一种变成了学习知识,然后常常温习,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吗?可实际上是,我在温习或者复习的时候,并没有特别明显的高兴的感觉啊,炒冷饭一定程度上反而让人失去兴趣。有这样的明显的质疑的声音,那一定不是孔子本意。我更倾向于后者的理解,这里的习是实践的意思,为什么呢,我们繁体字的习怎么写,上面一个羽毛的羽,下面一个白色的白,什么意思呢,鸟儿展翅高飞的时候,很多鸟儿会露出肚子下面白色的羽毛,是飞的时候,也就是实践的时候。所以我更倾向于的解释是,学习了知识,然后去实践它,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吗?举个例子:我们很多男同学喜欢玩《王者荣耀》,学会了一套某个英雄的出装和连招打法,可以一套秒人,你去实践发现真的可以,屡试不爽,这件事不是很快乐吗?我们女同学,学习了一种新的折纸的方法,折好挂在房间里,非常好看,很开心。再比如:上课前你预习了,在上课的过程中老师提问,正好这个知识点你预习到了,你站起来问答,得到老师的肯定,这个事情挺快乐的!

学习学习,就是你学到了一个方法,一个观点,一种想法,然后去实践它,印证它,落实它,这个过程中是有乐趣的,它满足了人的求知欲。从《论语》可见,学和习原本是分开的两个环节,学是学,习是习。学指的是了解知识,习指的是把了解到的知识实践出来,实践完了以后又有新的疑问,然后再学习知识来解答,然后再实践,如此循环往复,这才是学习真正的乐趣,孔子的理解是,人生的真正的快乐也就在此。所以我们的同学们,想要学习不觉得累,想要在学习中体会到真正的乐趣,就应该去使用我们学到的东西,有不懂的,一定要查阅资料或者问更有知识的人,搞懂,然后继续学习,继续使用,这样呢,我们的学习一定是快乐的。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个君子,以后也会常常出现,这个君子是什么意思,一般我们都解释为,道德品质高尚的人。这个是没错的,君,原指古代国家最高统治者,俗称君主。君子,原本是国君之子的意思。根据古代宗法制度要求,国君之子(嫡长子)从小就要进行理想和人格的规范教育,德行比较高尚,所以自然成为个人在修养上的楷模。后来,君子一词便被引申到所有道德、学问修养极高之人的统称。

第二段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白话文)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这个品质的,根本啊!”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中医有个词叫“治标不治本”,标是外在的,表面的。如商标、标识、标记。本是内核的,源头的,如基本,根本,原本等。就一棵树而言,标,就是树梢、枝叶。本,就是树干,主干,靠近根的粗的部分。标可以变换,甚至可以去除,但是本不可以乱动,本不固就会影响标的生长。作为在校学生什么是务本,就是做好学业,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锻炼自己各方面的意志品质。成绩固然有好差,但是学习的态度是我们主观可以调整的。所谓做好学业,就是认真学习,努力学习,刻苦学习,重在过程,轻在成绩。十年寒窗,真正的意义在于他其中磨砺的意志品质,而成绩只是次要的一个方面。因为成绩是标,锻炼意志品质是本。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个道就是你通向人生另一个阶段的通道。人生没有捷径,只有不断的坚守正道,从当下做起,脚踏实地。

那么最后一句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就是说,仁爱这样好的品质,包含的内容很多,爱人啊,宽容啊,怜悯他人啊,都是孔子仁的内容,但是孝顺父母,尊重兄弟姐妹,是所有道德品质的根源,所以要磨练自己的意志,磨练自己的优秀品质,从哪里做起,一定是从孝顺父母做起,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让爸爸妈妈省力一点,这就是孝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功课不让爸爸妈妈操心,这就是孝顺;外出遵守规则,保护自己,不让爸爸妈妈担心,这就是孝顺;认真学习,以后有出息,长大了有足够的能力照顾父母,这就是孝顺。所以想要成为一个大家口中道德品质高尚的人,想要成为一个人人都不讨厌的人,就从孝顺自己的爸爸妈妈开始,就从和谐地与兄弟姐妹相处开始。

这两句解释完了,古人的智慧非常深厚,一言两语也很难讲透,希望大家多多朗诵,细细体会其中博大精深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