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應對危機,企業倒閉比裁員好,裁員比降薪好?

疫情過後,大部分公司將面臨三大困難


1/4

3月份的工資還能正常發嗎?


今年過年是1月底,比往年早,大部分公司1月中旬一過,業務就漸漸停下來,只有催收賬款的工作更忙了,老闆們年前最後幾天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在銀行停止結算之前,讓賬上有足夠發2月份工資的錢。

錢只有流動起來,才能帶利潤,所以老闆也不會讓太多的錢趴在賬戶上不動。至少保證兩個月的工資、少量貨款和其他費用,這是流動資金安全的底限。

不過對於普通員工而言,按月拿工資是天經地義,才不管什麼春節不春節的,所以不管業務受到多大的影響,大部分公司2月份工資還是沒問題的。

但3月份的發工資日,可能讓很多公司陷入兩難。

除了少數資金鍊繃得緊的公司,大部分公司雖然發工資的錢還是有的,但這其中一部分是備料的錢,只是上游開工不足,沒有花掉。

更糟糕的是,下游的需求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恢復,所以貨款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到賬。

如果三月份工資如數照發,可公司上下游整個產業鏈復工率到了3月中旬還不能恢復到八成以上,4月份就真得沒錢發工資了。

為什麼應對危機,企業倒閉比裁員好,裁員比降薪好?

所以,三月份的工資,很多公司開始跟員工商量降薪,或延遲發工資。

普通員工沒有什麼財務知識,不知道銷售收入和現金流的區別,可能完全想不通,公司去年不是還賺了好幾個億嗎?年終獎都是一個個的大紅包,怎麼才一個月,就好像要倒閉了一樣,連工資都發不出來?難道是老闆故意哭窮,坑我們一把?

平時我們只要把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搞好,就萬事大吉,升職加薪,但在這種關鍵時期,我們還是要知道,疫情對一家普通的公司到底意味著什麼?未來還有什麼更大的困難等著我們?


2/4

老闆將面對的三大問題


即便疫情以最樂觀的時間結束,2020年的上半年甚至全年,中小企業的老闆們仍將面對三大問題,如果這三道檻過不去,好好的企業就會突然死亡。

而工資發不出來,正是其中的第一個問題。

在企業的各種經營支出中,工資是最剛性的,供應商的貨款可以拖,但如果工資發不出來(指正常情況下,別的公司都好好的),人心就散了,業務就沒法做了。所以企業一般不到山窮水盡,不會拖欠工資。

但這次的情況特殊,大環境如此,很多企業並不是賬上真的沒錢,而是不敢發,因為更大的困難還在後面。

老闆可能面對的第二個問題,是可能出現的下游的壞賬風險和上游的供貨風險。

雖然國家已經出了一堆減負政策,但必然有一批企業是活不到疫情結束的,這些企業在2018-19年的去槓桿或貿易戰中嚴重受傷,本來就在靠融資苦苦支撐,而疫情直接斷絕了最後的希望。

問題在於,這些本來應該在今後一兩年內陸陸續續倒閉的企業,因為疫情,集中在三個月內突然死亡,會產生連鎖債務危機,上游企業因為下游企業倒閉,而發生資金鍊斷裂,下游因為上游倒閉而出現供應鏈危機。

更重要的是,春節本是消費旺季,往年的資金流是這樣的:年前企業的錢大規模轉移到居民手中,而過年時,居民把錢通過消費再大規模轉化為企業存款。但是因為疫情,現在大量的錢還是壓在居民手裡(順帶拉了一波股市小牛市),導致實體經濟缺血。雖然國家大量釋放流動性,但這些錢短期內到不了企業手裡,企業更不敢用錢。

那麼,疫情過後,這些錢還是要消費的,再到企業手裡,是不是問題就解決了呢?

但更有可能,這些錢暫時就不消費了。

這就是第三個問題,也是最最嚴重的問題:收入增長預期變差,導致消費需求的下降。

朋友圈裡有一份來歷不明的阿里電商內部數據,說疫情期間,30-40歲的中產消費受到極大的影響,類似高檔化妝品、歐洲遊預定等典型的中產消費斷崖式下降。

真假我不知道,就不貼出來了,但邏輯上非常合理。

可選消費與收入預期的關係,大於絕對收入本身。如果收入預期好,就算手裡沒現金,也會刷卡消費。反之,收入預期變差,就算手裡一大把現金。也不敢花。

而收入預期變差的罪魁禍首,正是降薪。

大規模的降薪緩發薪,影響最大的就是中高層管理者,而且這些人對公司經營更瞭解,危機意識更強。他們又是房貸的最大承受者,從而降低消費慾望,未來幾個月將持續影響汽車、手機、家電、高端化妝品、旅遊、餐飲、娛樂等可選消費品的支出。

為了預防未來的風險而降薪,結果反而導致消費需求下降,真的把風險給招來了,這就是把以往經濟蕭條的惡性循環“企業效益不好——預期收入下降——消費下降——企業效益更加不好”,按了5倍快進。

這三大問題,註定2020年會非常艱難。

為什麼應對危機,企業倒閉比裁員好,裁員比降薪好?

當然,國家不可能坐視不管,畢竟刺激經濟是老任務了,總比防疫要輕車熟路得多吧。國家會有哪些對策呢?


3/4

倒閉?裁員?降薪?


先不談國家的政策,其實我認為如果純粹從經濟學角度出發的話,讓企業倒閉比裁員好,讓企業裁員比降薪好。

上策是放手讓一批本來就不行了的小企業倒閉,國家加強失業救濟,這是最快的療傷方法。

從消費的角度看,短期失業對消費的負面影響,跟降薪差不多,都是對未來沒信心,降低可選消費預算。

雖然短期會衝擊經濟,但產能快速出清,生意才能早日轉到活下來的企業,讓這些企業早點擴張招人,消費就可以早日提振,這個就叫“空間換時間”。

當然,任何理智的政府都不會接受這種”休克療法“,它造成的失業潮,可能讓政府陷入信任危機。

所以,中策是放手讓活得一般的企業裁員,同樣,國家也要加強失業救濟。

道理其實是一樣的,裁員必然帶來產能的縮減,就是供給減少,相當於“倒閉”的效果。

從企業的層面看,同樣也是裁員比降薪更好。

裁員是優化人員結構,優勝劣汰,是企業的一次重生;而降薪,表面上是同甘共苦,實際上很容易傷害有能力的員工,造成日後人才流失的後遺症。

而且,降薪還有道義上的問題。今天,遇到天災,企業都跟員工說我們要全員降薪,要共度難關,大家想想也無Fuck可說。但本來是一個簡單的勞務關係,你今天搞得那麼煽情,你明天還怎麼跟別人講規則?

不過,倒閉、裁員,我也就圖個嘴爽。不管是國家,還是公司,現在都在採用下策——減薪,讓企業一時半會兒死不了。

大家都死不了,那就意味著,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誰也活不好。

這就是“時間換空間”了,慢慢磨,看誰能別同行耗得時間長,實際上到了最後,該死的企業還是死了,該裁的員工還是裁了,經濟也就慢慢恢復了。

很多人用2003年非典疫情過後的報復性消費來說明問題不大,實際上,2003年的中國,剛剛加入WTO,經濟處於上升階段,疫情造成的困難反而成了一個最佳的投資良機。

可今非昔比,GDP前幾年保八,去年保六,好像是一個往下坡走的人,結果摔了一跤,那接下來就是咕嚕咕嚕地往下滾。

這還是在三月底前達到80%以上的復工,大家也敢出來消費的前提下。

比較有可比性的是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導致海外訂單突然消失,導致的經濟快速回落。

所以,可以預期的是,像2009年政府為了應付金融危機而出臺的“四萬億”一樣,中國很快就會有大規模地刺激經濟的政策——這也是前面說,該死的企業,一時半會兒還死不了的另一個原因。

但後遺症也很明顯,回放“四萬億”後的2010~2013年,放的水進不了實體經濟,先是讓房價瘋漲,後是各種大宗商品價格暴漲——還記得“蒜你狠”“姜你軍”嗎?

而抹去金融表面的喧囂之後,我們看到是“國進民退”,大量的小企業在十年內慢慢地死去,大企業大象起舞,中國經濟的產業集中度緩慢而堅定的提升。


4/4

解決問題的思維


我在2018年年初的《未來十年,忌創業,尤忌借錢創業》一文中,分析了不不同經濟時期,大公司和小公司的不同趨勢:

經濟上行階段,整個行業以增量競爭為主時,一些小的細分市場不斷湧現,龍頭企業很難顧及,創業企業利用細分市場的機會站穩腳跟後,憑藉各種低成本經營優勢,其成長性往往高於龍頭企業。

但到了經濟下行期,各行業都進入存量競爭時代,規模優勢就顯現了,一旦遇上黑天鵝事件,中小企業抗風險能力不足的問題就暴露出來,無論是傳統制造業、還是新興產業,都出現了集中度上升,龍頭企業高成長的情況。

為什麼應對危機,企業倒閉比裁員好,裁員比降薪好?

所以在此文中,我提出一個觀點,二十年轟轟烈烈的大創業浪潮將走向灰暗時代,未來是屬於大公司的,中國已經進入一個不適合創業的時代。

寫這篇文章的2018年年初,可以說是中國經濟最後的好時光,供應側改革大獲得成功,去槓桿和貿易戰還未開啟。那時我就預言,未來能活下去的創業企業基本上只有三種類型:

第一種介於創業企業與自由職業者之間的微型個人企業,沒有正式員工,只僱傭兼職者和臨時合,沒有固定的辦公場地,不用報稅,把經營成本降到最低。

第二種少數具有成本和定價優勢的中小企業。

第三種是極少數迅速成長後被大企業併購。

當然,這並不代表最好的出路就是到大公司當個員工,到政府機關當公務員,人生同樣可以有不一樣的選擇。

我在《反脆弱:為什麼有些人更能適應工作的劇烈變化?》一文中,借用《反脆弱》一書的核心觀點,提出了一個“如何利用‘反脆弱結構’解決‘35歲危機’的建議,核心就是:不要單純的去防範風險,而是建立一個“反脆弱職業結構”的“槓鈴策略”,在風險來臨時,利用風險,在風險中獲益。

具體到職業發展上,就是放棄單一的中庸職業,讓自己永遠保留“最保守的職業”和“最激進的職業”兩個選擇權,而且總收益為正。

相信經歷了這次的風險,大家會對這篇文章有更深刻的體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